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怡欣

作品数:6 被引量:184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能源
  • 1篇地区农户
  • 1篇碳排放
  • 1篇特征及成因分...
  • 1篇土地利用
  • 1篇能源消耗
  • 1篇农户
  • 1篇丘陵
  • 1篇丘陵地区
  • 1篇取暖
  • 1篇热舒适
  • 1篇热舒适性
  • 1篇终端消费
  • 1篇转移矩阵
  • 1篇最小二乘原理
  • 1篇误差修正模型
  • 1篇县域
  • 1篇县域经济
  • 1篇县域经济发展
  • 1篇县域经济发展...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作者

  • 5篇李怡欣
  • 4篇牛叔文
  • 2篇马利邦
  • 2篇杨丽娜
  • 2篇丁永霞
  • 1篇罗光华
  • 1篇秦静
  • 1篇牛云翥

传媒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3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甘肃黄土丘陵地区农户取暖用能需求的评价被引量:1
2011年
甘肃黄土丘陵地区冬季温度多处于0℃以下,农户取暖水平低。论文通过实地观测记录获取数据,建立趋势面模型,核算采暖期累计温差和实际用能消耗,提出以16℃的室内温度为小康取暖标准。参考国家相关标准,比较实际用能和应用节能技术下用能的热效率。结果表明,陇东长官村和陇中河畔村农户采暖期累计温差分别为23 002 h.℃和36 390 h.℃,实际取暖能耗分别为926 kgce/a和1 199 kgce/a。农户取暖用能数量虽不少,但目前只解决了小康水平下39.6%和46.6%的取暖需求。取暖用能的综合热效率只有17%左右。如果应用节能技术,能耗会大幅降低,提高综合热效率的潜力巨大。因此,通过住房的节能改造和用能设施的改善来提高房屋的保暖性、降低单位面积的热损耗是今后解决取暖用能问题的主要方向。
牛叔文李怡欣丁永霞秦静
关键词:热舒适性小康标准黄土丘陵地区
敦煌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8
2010年
利用ArcGIS9.2软件,结合野外调查,对敦煌市1987、1996和2007年3期Land-sat5-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分8个类型分析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近20年来敦煌市呈现出植被覆盖程度不断降低、覆盖面积减小的趋势,其中耕作区、城建用地和无植被区面积净增,其他5类用地面积净减;8类用地类型之间互有转换,转移的主要方向是部分草地和无植被区转变为耕作区,水域湿地和灌木林地转变为草地,草地由高覆盖、中覆盖、低覆盖到无植被区逐次转变;除了耕作区边缘植被覆盖程度有所增加外,其他区域退化趋势明显;引起LUCC的自然因素中气温升高的影响较大,而人文因素中土地开垦、增加灌溉的影响较大。
杨丽娜牛叔文马利邦李怡欣
关键词:转移矩阵
基于终端消费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分析方法研究
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而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能源一经济—环境系统的分析成为国际研究热点,系统研究方法的选择也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有生产都服...
李怡欣
关键词:最小二乘原理
文献传递
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关联分析——基于亚太八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88
2010年
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现实意义重大。本文以亚太八国为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71-2005年间能耗、GDP和CO2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此建立的面板回归模型显示,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基数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单位能耗和单位GDP排放的CO2低,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我国的能耗和碳排放指标优于其它3个发展中国家,但次于发达国家。为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寻求主动,我国应积极转换能源结构,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用能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牛叔文丁永霞李怡欣罗光华牛云翥
关键词:能源消耗碳排放面板数据模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
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评价被引量:25
2011年
运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规程》中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计算方法,以GDP增长率和人均GDP计算出甘肃省1998-2007年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其划分为经济发展水平高值区域、较高值区域、中值区域、较低值区域和低值区域,并对近10 a来经济发展时空差异分两个阶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十分显著。时间上,甘肃省大部分县区经济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缓慢,仍然处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值区域。空间上,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值区域主要分布于河西五市、黄河沿岸以及矿产资源型城市;而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陇南、定西两市和甘南、临夏两州。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证实了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极不均衡。通过对2007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评价可以反映出甘肃生产力的空间分布,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其经济发展特征,直接导致了不同区位在发展时空上的经济分离,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与甘肃省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基础紧密相关。
马利邦牛叔文李怡欣杨丽娜
关键词:GDP增长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