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洁

作品数:13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7篇前列腺
  • 7篇前列腺癌
  • 7篇腺癌
  • 4篇PC-3细胞
  • 3篇凋亡
  • 3篇增殖
  • 3篇共表达
  • 3篇P53
  • 3篇SIRNA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质粒
  • 2篇沙门氏菌
  • 2篇体外
  • 2篇体外研究
  • 2篇肿瘤
  • 2篇周期
  • 2篇萜类
  • 2篇萜类化合物

机构

  • 13篇吉林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马里兰大学

作者

  • 13篇李晓洁
  • 11篇李扬
  • 9篇赵雪俭
  • 8篇刘亚男
  • 7篇邵晨
  • 6篇邵月婷
  • 4篇王波
  • 4篇汲坤
  • 3篇李馨
  • 3篇孙连坤
  • 3篇禹彬
  • 3篇许莉
  • 2篇顾俊莲
  • 2篇张灵
  • 2篇李峰
  • 2篇赵丹
  • 1篇胡嘉弟
  • 1篇张爽
  • 1篇金永日
  • 1篇钟加滕

传媒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减毒沙门氏菌携带共表达siRNA-VEGF与p53质粒抗前列腺癌的体内外研究
目的:探讨共表达siRNA-VEGF与p53质粒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的联合效应及用减毒沙门氏菌携带共表达siRNA-VEGF与p53质粒增强对裸鼠前列腺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为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
刘亚男邵月婷王波张灵邵晨顾俊莲李晓洁李馨李扬
关键词:减毒沙门氏菌
文献传递
人质膜型唾液酸酶对丁酸钠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人质膜型唾液酸酶(hmSD)对丁酸钠(NaBT)诱导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前列腺癌细胞PC3和稳定转染hmSD的前列腺癌细胞(PC3-hmSD)为靶细胞,分别设对照组、NaBT2.5mmol·L-1组、NaBT5.0mmol·L-1组、NaBT10.0mmol·L-1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CFH-DA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内ROS,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cl-XL、P65和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①NaBT作用48和72h时,PC3-hmSD细胞的生存率明显高于PC3细胞(P<0.05);②NaBT5.0mmol·L-1作用4h,PC3-hmSD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PC3细胞(P<0.05);③NaBT诱导细胞内活性氧产生,PC3-hmSD细胞与PC3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④NaBT作用下,与PC3细胞比较,PC3-hmSD细胞Bcl-XL、P65蛋白表达水平增强,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减低(P<0.05)。结论:①hmSD具有抵抗NaBT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②hmSD对NaBT诱导活性氧产生无抑制作用;③hmSD抗凋亡作用可能与Bcl-XL和P65表达上调、Caspase9表达下调有关。
禹彬许莉孙连坤李晓洁李扬赵雪俭
关键词:前列腺癌细胞丁酸钠细胞凋亡
减毒沙门氏菌靶向携带共表达质粒p53/siRNA-survivin抗前列腺癌的体内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以人减毒沙门氏菌为基因运载体,探讨其携带p53、siRNA-survivin及其共表达质粒p53/siRNA-survivin对肿瘤的靶向性及抗人前列腺癌效应。方法:复制裸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将已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siRNA-scramble,p53,siRNA-survivin及共表达质粒p53/siRNA-survivin转化到减毒人伤寒沙门菌Ty21a,制备成对应重组减毒沙门菌,通过灌胃及瘤内注射到前列腺癌荷瘤裸鼠体内,观察成瘤时间及瘤块大小;以携有绿色荧光蛋白siRNA-survivin的重组菌作为报告基因,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在肝、脾、肿瘤组织中靶向分布及基因呈递作用;应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治疗后肿瘤组织p53和Survivin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均较对照组肿瘤生长缓慢,肿瘤体积小,共表达质粒组与单独基因治疗组比较,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抑瘤率高;荷瘤裸鼠肿瘤组织可测及Survivin mRNA表达下降,p53基因表达增强,p53相关基因GRIM-19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FCM检测结果发现,减毒人沙门氏菌可在肝、脾及肿瘤组织中存活及表达,但以肿瘤中绿色荧光聚集明显且维持时间较长,其他脏器仅见极少的绿色荧光。结论:人减毒沙门氏菌可作为外源基因载体携带重组质粒,对前列腺癌移植瘤有明显的靶向性,其靶向介导的p53,siRNA-survivin及共表达基因p53/siRNA-survivin,对前列腺癌荷瘤裸鼠有治疗作用,共表达基因较单基因治疗效果好,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邵月婷徐德启刘亚男李晓洁邵晨李扬赵雪俭
关键词:P53SURVIVIN前列腺癌
人质膜型唾液酸酶与人红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相关
2010年
目的探讨人质膜型唾液酸酶(Neu3)与人红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分别或联合柔红霉素(DNR)与唾液酸酶特异性抑制剂(NeuAC2en)处理K562和K562/ADM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0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BCL-xl、BAX和BCL-2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MDR基因蛋白产物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TBA法检测唾液酸酶活性。结果与K562细胞相比,K562/ADM细胞对DNR具有一定的抵抗性,NeuAC2en与DNR有协同作用(P<0.01);应用NeuAC2en或DNR后K562和K562/ADM细胞Neu3活性均明显下降,两种药物联合应用Neu3活性下降最明显(P<0.01);相同处理条件下,与K562细胞相比,K562/ADM细胞中Neu3、MDR1、BCL-xl和BCL-2表达增加,BAX无明显变化;应用DNR后,MDR1、Neu3、BCL-xl、BCL-2表达均下降,而DNR与NeuAC2en联合应用,以上基因表达水平下调最明显。结论Neu3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凋亡和MDR1的表达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
许莉孙连坤李峰禹彬李晓洁赵雪俭李扬
关键词:多药耐药K562
Neu3 siRNA对前列腺癌增殖迁移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沉默Neu3对PC-3M细胞系在体内体外生长及转移的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以质粒为载体,真核细胞转染技术为基础,转染前列腺癌细胞系,观察沉默Neu3在体外对其生长转移的作用;建立裸鼠前列腺原位肿瘤模型,...
李晓洁
关键词:SIRNA凋亡
文献传递
尾叶香茶菜二萜类化合物B对人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尾叶香茶菜二萜类化合物B(DB)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0.5、1.0、2.0、4.0、8.0、16.0、32.0mg.L-1DB实验组,MTT法观察不同剂量DB作用24和48h后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相差显微镜观察DB作用后Hela细胞形态的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观察DB作用后Hela细胞P53、P21、CDK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24h时2.0、4.0、8.0DB组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8.18%、28.89%和32.84%,48h时2.0、4.0、8.0DB组Hela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6.64%、47.03%和51.90%,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或P<0.01);形态学观察,DB作用后Hela细胞变圆、体积缩小,有部分细胞漂浮;2.0、4.0和8.0mg.L-1DB分别作用Hela细胞24和48h后,P53和P2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K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DB可抑制Hela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53、p21的表达,下调CDK2表达,从而影响细胞从G1期进入S期有关。
刘亚男金永日钟加滕朱璐汲坤李晓洁崔伟李扬赵雪俭
关键词:尾叶香茶菜宫颈肿瘤细胞周期
hmSD沉默对PC-3细胞增殖迁移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构建表达pGCsi-hmSD质粒,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观察沉默hmSD基因对PC-3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MMP-2 mRNA表达的影响,为前列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靶向参考。 方法:RT-PCR检测hmS...
李晓洁
关键词:RNA干扰基质金属蛋白酶前列腺癌
文献传递
尾叶香茶菜二萜类化合物B对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尾叶香茶菜二萜类化合物B(DB)对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株RM-1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MTT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剂量的DB对RM-1细胞增殖率的影响;相差显微镜观察对RM-1细胞形态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观察DB作用后RM-1细胞p53、GRIM-19、STAT3和细胞周期相关因子CHK1、CDK2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MTT结果:DB可抑制RM-1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经DB处理后的RM-1细胞出现生长抑制,细胞主要阻滞在G1期;(3)RT-PCR结果:DB(2mg/L,4mg/L,8mg/L)分别作用RM-1细胞12h、24h、48h后,p53、CHK1、GRIM-19mRN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DK2、STAT3mRNA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Western blotting结果:DB(2mg/L,4mg/L,8mg/L)分别作用RM-1细胞12h、24h、48h后,P53、GRIM-19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DK2蛋白表达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结论:DB可抑制RM-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53的上调,CDK2表达下降有关,影响了G1期进入S期,同时GRIM-19-STAT3-CDK2途径可能也参与G1期阻滞的过程。
刘亚男邵月婷李晓洁汲坤邵晨李扬赵雪俭
关键词:二萜类尾叶香茶菜前列腺癌细胞周期P53
hmSD沉默对PC-3细胞增殖迁移影响的体外研究
前列腺癌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我国近年来随人口老化,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传统化疗、放疗、手术疗法的效果仍不够理想,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手段正日益受到重视。
李晓洁邵月婷刘亚男邵晨王波李扬赵雪俭
关键词:唾液酸酶RNA干扰基质金属蛋白酶
文献传递
共表达野生型p53及siRNA-mdm2质粒的构建及其在PC-3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野生型p53(wt-p53)及siRNA-mdm2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用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联合基因治疗。方法:利用亚克隆、T-A克隆和PCR技术合成并构建pcDNA3.1-p53、siRNA-mdm2、p53/siRNA-mdm2和siRNA-scramble重组质粒。脂质体法将上述重组质粒转染至PC-3细胞,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共表达质粒对mdm2和p53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共表达质粒转染后PC-3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克隆出wt-p53全长及带有U6启动子的siRNA-mdm2序列,经DNA测序证实序列正确,通过连接成功构建上述真核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细胞48h后可见siRNA-mdm2组GFP明显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转染共表达质粒后PC-3细胞中wt-p53表达增强,mdm2表达下调;MTT检测显示共表达质粒转染后PC-3细胞生长抑制率为40.4%。结论:成功构建p53与siRNA-mdm2共表达质粒,共表达质粒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
邵月婷刘亚男邵晨汲坤李晓洁李峰张灵赵丹李扬徐德启胡嘉弟赵雪俭
关键词:MDM2基因质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