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珊珊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学位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冰川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电磁
  • 1篇电磁波
  • 1篇动力模块
  • 1篇压缩感知
  • 1篇游戏
  • 1篇游戏教育
  • 1篇语音
  • 1篇语音增强
  • 1篇语音增强算法
  • 1篇摄像
  • 1篇摄像模块
  • 1篇数学模型
  • 1篇轻量
  • 1篇轻量化
  • 1篇网络
  • 1篇乌鲁木齐河源...

机构

  • 8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李珊珊
  • 2篇张明军
  • 2篇骆书飞
  • 2篇李忠勤
  • 1篇汪宝龙
  • 1篇李小飞
  • 1篇李慧林
  • 1篇摆玉龙
  • 1篇王文彬
  • 1篇王璞玉
  • 1篇李旭亮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959-2009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1959-2009年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观测资料,研究了该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变化特征,并建立了零平衡线高度与夏季气温和夏季降水量之间的统计关系。研究表明:近51年来,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呈缓慢上升、缓慢下降、急剧上升、急剧下降的变化趋势,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且该冰川零平衡线高度上升了约45m。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和年净物质平衡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冰川处于稳定状态时的零平衡线高度为4018m。此外,对1号冰川零平衡线高度的气候敏感性研究表明,如果夏季气温升高(或降低)1℃,那么该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将上升(或下降)约64m;如果夏季降水量增加(或减少)100mm,那么该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将下降(上升)约21m,夏季气温是影响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因素。
李旭亮李忠勤王文彬王璞玉李珊珊
关键词: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气候变化
电磁波在高温等离子体中传输特性研究
飞行器以超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与周围空气摩擦产生高温等离子体鞘套,等离子体鞘套的存在会对电磁波的传播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通讯信号的中断,这就是通信“黑障”现象。通信“黑障”的存在不仅会使信号中断,无法获取飞行器的飞行情...
李珊珊
关键词:电磁波高温等离子体传输特性数学模型
1960-2009年中国天山现代冰川末端变化特征被引量:16
2013年
基于冰川定位观测、野外考察、航空摄影、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分析方法,研究了1960—2009年中国天山8条冰川末端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09年,在天山地区气温与降水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8条冰川均处于退缩状态,退缩速率由西向东逐渐减缓,其变化幅度因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冰川规模和冰川形态等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与阶段性差异。其中,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62—1973年冰川末端退缩速率为5.96m.a-1,1973—1980年为3.28m.a-1,1980—1993年为3.93m.a-1,在1993年完全分离成东、西两支独立的冰川;博格达峰四工河4号冰川末端1962—1981年退缩速率为6m.a-1,1981—2006年为8.9m.a-1,2006—2009年为13.3m.a-1。表碛覆盖的青冰滩72号冰川和74号冰川末端1964—2009年退缩速率分别为41m.a-1和30m.a-1,远较无表碛覆盖的庙儿沟平顶冰川退缩迅速(1972—2007年冰川末端退缩速率为2.32m.a-1)。表面特征(表碛)亦是造成冰川变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李珊珊张明军李忠勤李慧林骆书飞
关键词:冰川变化气候变化
基于改进SSD的火焰检测算法研究及实现
火灾对人类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因此对火灾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火焰是火灾最主要的视觉特征,对火焰目标的实时检测已成为灾情监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主流的火焰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基于传感器的火焰探测...
李珊珊
关键词:火焰检测聚类算法
中国天山不同地区典型冰川末端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研究
冰川末端是冰川变化研究的重要参数之一,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冰川末端变化的研究可以为未来冰川及其水资源变化预测提供有力依据。本文通过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62~2009年冰川末端变化数据,系统地分析了冰川末端变化特征。...
李珊珊
文献传递
一种卡片式游戏教育小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片式游戏教育小车,包括显示模块、卡片和小车本体,所述显示模块为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所述卡片为3D立体图像信息的存储器,所述小车本体上设置有控制器、卡片模块、动力模块、摄像模块、电源、语音模块和音...
摆玉龙孙洪阳宫涛涛马小艳李珊珊孟若玉
文献传递
近51年来三江源区降水变化的空间差异被引量:32
2012年
利用1960—2010年三江源区12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通过气候线性趋势分析、5年滑动平均、IDW插值法、Morlet小波分析和R/S分析法对该区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降水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江源区1960—2010年降水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具体表现为20世纪60、70和90年代降水量偏低,80年代明显偏高,2000年以后显著增多;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尤其春季增加显著,而秋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不同流域的季节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空间变化上,三江源区绝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表现为北高南低,东西差异明显,同时不同季节的空间变化存在差异;不同流域降水量在一定的时间序列中存在不同周期变化;三江源区年降水量和各季节降水量的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基本一致,但各流域降水的持续性强度有所不同。
李珊珊张明军汪宝龙李小飞骆书飞
关键词:降水MORLET小波分析R/S分析
面向压缩感知语音增强算法的测量矩阵的研究
近年来,压缩感知技术逐渐成为语音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它是对信号采样和数据压缩同时进行的一种新理论,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限制。在压缩感知过程中,测量矩阵在信号重构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测量矩阵的...
李珊珊
关键词:语音增强压缩感知测量矩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