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伦庆

作品数:17 被引量:14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东省海洋资源研究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剖面
  • 5篇青藏
  • 5篇青藏高原
  • 4篇盆地
  • 4篇贝壳堤剖面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同位素
  • 3篇环境意义
  • 3篇古环境
  • 3篇古环境意义
  • 3篇柴达木盆地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青藏高原中部
  • 2篇稀土
  • 2篇稀土元素
  • 2篇湖泊沉积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兰州大学
  • 5篇广东省海洋资...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南昌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17篇杨伦庆
  • 11篇张虎才
  • 11篇雷国良
  • 10篇张文翔
  • 9篇类延斌
  • 8篇常凤琴
  • 5篇杨明生
  • 5篇蒲阳
  • 3篇樊红芳
  • 3篇庞有智
  • 2篇李世杰
  • 2篇李春海
  • 2篇牛洁
  • 1篇原峰
  • 1篇尚华明
  • 1篇唐领余
  • 1篇姚书春
  • 1篇邵亚军
  • 1篇常立侠
  • 1篇陈玥

传媒

  • 6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冰川冻土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海洋信息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海洋与渔业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古湖泊沉积物正构烷烃记录的MIS3晚期气候变化被引量:18
2010年
通过对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泊贝壳堤剖面254cm湖相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分析,结合现有的湖相记录资料,探讨了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区39.7~17.514CkaBP(校正年代为43.5~22.4cal.kaBP,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第3阶段晚期)之间湖泊演化规律.在湖泊演化的不同阶段,正构烷烃呈现了不同的分布模式,体现了研究区植被变化及水文条件的改变.正构烷烃代用指标(CPIh,ACLh和Paq)与同纬度地区夏季太阳辐射量变化趋势一致,揭示了夏季太阳辐射是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间接影响了湖泊的演化.另一方面CPIh,ACLh与孢粉总浓度以及格陵兰冰芯气泡甲烷浓度变化趋势吻合,响应了气候快速变化的Dansgaard-Oeschger(DO)旋回,说明MIS3晚期察尔汗湖区气候相对暖湿阶段具有不稳定性.本次研究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受控于夏季太阳辐射来自古湖泊沉积物分子化石的最新证据.
蒲阳张虎才雷国良常凤琴杨明生张文翔类延斌杨伦庆庞有智
关键词:分子化石正构烷烃古气候太阳辐射
无居民海岛开发新概念:破局——摆正保护优先的立场被引量:1
2014年
自2011年国家首批可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公布后,无居民海岛的开发掀起了新一轮白炽化的高潮。但是由于无居民海岛具有自身特殊性,其开发面临制度、规划、经营成本等种种制约,使空前高涨的开发热潮一时间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这无疑给政府主管部门带来了较大压力。无居民海岛的开发,破局是关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保护优先的原则,通过建立协调机制、给予政策倾斜、简化程序、适度放宽指标等措施,试图为无居民海岛开发破局探路。
常立侠熊兰兰杨伦庆
关键词:无居民海岛
柴达木贝壳堤剖面元素地球化学与环境演变被引量:21
2008年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沉积物中酸溶与残留(酸不溶)组分中常、微量元素及其元素对的分析,并结合酸溶与残留组分中常、微量元素相关性对比,讨论了贝壳堤剖面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和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出酸溶组分中的常量、微量元素及其元素对可以作为湖泊和古气候演化良好的代用指标;残留组分中的元素及元素对与原岩及其风化程度紧密相关,因此,酸溶组分与残留组分中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在对于环境响应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应该将二者分开研究以避免对元素所携带环境信号解译的偏差。根据元素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43.5~22.4cal.kaB.P.(39.7~17.5kaB.P.14C年代)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高湖面期间古气候与环境演变过程:43.5~31.7kaB.P.期间酸溶组分中元素含量总体较低,残留组分中元素含量相对较高,且湿润度值((Fe2O3+Al2O3)/(MgO+CaO),或H)处于高值段,而Ca/Mg,Fe/Mn和Rb/Sr则处于低值段,指示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古湖泊水体增加;其中37.8~31.7kaB.P.期间酸溶组分中元素含量多出现最低值,残留组分中元素含量富集,H值较高,而Ca/Mg,Fe/Mn和Rb/Sr此段均值最小,表明此时为环境的最适宜期,此期间降雨充沛,湖泊处于高湖面;在31.7~22.4kaB.P.期间酸溶组分中元素含量普遍较高,残留组分中元素含量相对富集,且Ca/Mg,Fe/Mn和Rb/Sr处于高值段波动,H值处在低值段,指示气候环境恶化,降水逐渐减少,古湖泊水体萎缩;在约22.4kaB.P.气候快速恶化,形成石盐结晶,高湖面历史结束。柴达木盆地该期高湖面及其演化过程可与腾格里沙漠和额济纳盆地-巴丹吉林沙漠高湖面记录进行对比,揭示了大范围气候变化的历史。
张文翔张虎才雷国良杨伦庆牛洁常凤琴杨明生樊红芳
关键词:贝壳堤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环境演变
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1970年来的湖面变化及原因初探被引量:16
2009年
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受人类活动影响微弱的兹格塘错1970—2006年湖面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1970年的地形图,1977年MSS影像,1992年TM影像和2001年ETM+影像中提取的湖泊面积显示,湖泊有逐渐增大的趋势.1999年8月和2006年9月水深2 m处湖水中稳定离子K+和Cl-的浓度对比表明,湖水体积在这期间是增大的.近年来湖面持续上涨也得到了1998年8月,2002年8月和2006年9月野外实地考察的证实.通过分析兹格塘错附近那曲、班戈、安多气象站的记录发现,该区温度自1965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在夏季(5—10月)和冬季(11月到次年4月)温度均有明显增高,冬季温度增幅更大.该区1965年来降水量也有增加的趋势,表现在夏季和冬季降水均有增加,但是夏季降水量增加幅度更明显.结合青藏高原1970年来最大蒸散和干燥度的变化,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增加而蒸发量下降是导致兹格塘错湖面增大、湖水水位增高的主要原因.
类延斌张虎才王甡李世杰樊红芳雷国良杨伦庆
关键词:湖面变化气候变化遥感影像
稀土元素指标δCe-∑REE对沉积相的指示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通过对内蒙古额济纳盆地小狐山剖面沉积物中酸溶组分稀土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指标、分布模式的分析,讨论了剖面中稀土元素指标δCe-∑REE与沉积相、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剖面沉积物酸溶组分中稀土元素丰度均值为7.24μg/g(不包括Y),其中LREE含量占稀土总量的88.67%;且各层的稀土分布模式均为轻稀土适度富集缓右倾斜型、Eu呈负异常模式,但各相位地层的LREE富集程度与分配模式存在差异。由于小狐山剖面中沉积地层的自身岩性、沉积粒径、矿物结构组成以及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均可能会引起REE分异。因此,通过δCe-∑REE图并结合三次回归曲线,可以很好地将不同沉积相得物质有效的区分开来。小狐山剖面除极少数的几个样品(水下沉积砂)之外,其余的均落在三次多项式回归曲线上部;而风成砂层则几乎全部落在回归曲线之下;此外,对于风沙-河流作用下的混合样品也有较好识别,河流过渡相的样品则分布在曲线上或与之相邻近。此研究结果得到了柴达木贝壳堤沉积物的REE数据的验证,运用此方法可以为直观的判别剖面中的不同沉积相,并为定量化划分地层提供依据。
张文翔张虎才雷国良杨伦庆类延斌常凤琴蒲阳庞有智
关键词:稀土元素
近550年来青藏高原中部植被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普若岗日冰芯中的花粉和氧同位素记录,高分辨率恢复了青藏高原中部过去500多年来的植被演变和气候变化历史.通过分析冰芯中花粉记录与现代气象观测数据的相关关系,指出草原和草甸成分的植物花粉的百分比之和可作为夏季温度变化的良好代用指标,而花粉中莎草科/(禾本科+蒿属)[Cy/(G+A)]和草甸植物花粉/草原植物花粉(M/S)比值可作为湿度变化的代用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冰芯δ18O值及冰川积累量,探讨了过去500多年来研究区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指出1450~1640AD主要发育荒漠植被,气候表现为寒冷特征.1640~1915AD总体上以暖干气候为主,荒漠面积减小,草原植被范围扩张.1915~1980AD气候稍变冷变湿,草原植被范围缩小,而荒漠植被扩大.1980~2002AD气候暖干,荒漠植被范围急剧减小,主要发育草甸草原植被.提供了藏北地区第一个长达500多年的高分辨率的冰芯花粉记录.
杨保唐领余李春海邵亚军陶士臣杨伦庆
关键词:冰芯花粉记录植被变化气候变化青藏高原
浅谈加快发展广东海洋新兴产业
2011年
随着海洋综合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海洋新兴产业已成为抢占新一轮海洋经济制高点的朝阳产业。在国务院批复的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广东要“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将“广东建设成为提升我国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区”。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已成为广东推进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地区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杨伦庆
关键词:海洋经济新兴产业可再生能源国际竞争力生物医药
1950年以来青藏高原兹格塘错碳酸盐稳定碳同位素变化及其原因被引量:6
2010年
兹格塘错是青藏高原中部一个典型的半混合型咸水湖泊。本文在^(210)Pb和^(137)Cs定年的基础上,研究了兹格塘错重力岩芯(ZGTC A-1)小于38.5μm细颗粒组分碳酸盐稳定碳同位素1950年以来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冬夏季湖水水化学特征的分析表明,夏季湖水溶解CO_2呈逸出状态,冬季湖水钙离子浓度是夏季湖水的10倍,据此可以得出兹格塘错碳酸盐矿物主要在夏季沉淀。通过与那曲气象站气象记录对比发现,1950年以来A-1岩芯碳酸盐碳同位素变化与年均温度有很好的相关性,表现出年均温度高时碳同位素偏重,而年均温度低时碳同位素偏轻的特征。兹格塘错1950年以来自生碳酸盐碳同位素的变化是由湖区及水体碳循环(如碳酸盐沉淀,有机质的沉淀与分解,有机碳和无机碳的转化等)的变化引起的,但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碳酸盐含量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碳酸盐含量越高,同时降水量与碳酸盐含量也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1950年以来有机质含量与温度呈反相关,可能与湖泊生产力的下降有关。
类延斌张虎才李世杰杨伦庆姚书春李春海雷国良张文翔
关键词:青藏高原
干旱-半干旱区兰州兴隆山现代森林典型植被和土壤中类脂物分子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GC-MS对西北干旱区一半干旱区兰州兴隆山森林区典型植被与现代土壤样品中可抽提的类脂物进行了系统分析,检测出包括正构烷烃和α-正构脂肪酮等一系列类脂物分子化石。在未进行族分离的情况下,检出兴隆山现代森林木本植物的正构烷烃以C27或C29为主峰,草本植物则以C31为主峰;土壤样品中均保留有很强的、几乎均势的C27,C29和C31信号;α-正构脂肪酮具有明显的奇碳优势,植物中以C23,C25或C29为主峰,土壤样品以C27或C29为主峰;其反映的信息是植被与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为理解现代土壤和古土壤中类脂物所指示的植被信息、进一步探讨类脂物分子在植被(有机质)-微生物-土壤-湖泊沉积体系中存在与相互转换关系这一基础理论问题提供了科学资料。同时,为分子化石分析方法的改进和不同处理过程所得数据之间的对比和科学解释提供资料。
雷国良张虎才杨明生张文翔蒲阳常凤琴类延斌杨伦庆
关键词:木本植物草本植物
青藏高原年保玉则山末次冰期中期以来的湖泊演化与古冰川发育被引量:14
2008年
冰蚀湖中的沉积物不仅记录了湖泊演化及气候变化的历史,还间接地反映冰川发育过程。年保玉则山(果洛山)下的希门错是在冰川强烈退缩后形成的一个典型冰蚀湖。从地域分布上讲,该区冰川发育遗迹分为4个部分,即上希门错以上、上希门错和希门错之间、希门错出口附近和希门错以北6~10km处。前人依据冰碛物的暴露年龄和上覆黄土的热释光年代将上述4组冰碛物划分为4次冰进,包括形成于MIS3阶段的尼格曲冰期、形成于末次盛冰期的希门错冰期、以上希门错和希门错之间的冰碛物作为标志的末次冰消期和形成于全新世的新冰期。通过对采自希门错长达12.8m的岩芯研究发现,希门错自约38kaB.P.以来有连续的湖泊沉积,这一地质证据说明在湖泊存在的这段时间内,冰川规模都没有超过现在湖泊所在位置。希门错冰期的形成时代应该至少老于湖泊沉积物底界的年龄,即大于38kaB.P.,而并非末次冰盛期的产物;尼格曲冰期的形成时代则应该更老。文章还初步分析了湖泊沉积物与冰碛物测年结果代表的不同意义和差别及其造成不一致的原因,认为冰碛物的暴露年代和热释光年代均可能代表了冰川退缩后的年代,而不能代表冰川的形成和发育年龄,冰川存在的时间要比通过冰碛物所测的年代更老。进一步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典型冰蚀湖的形成时代、演化过程不仅有利于对湖泊气候环境记录的全面认识,也将为冰川形成与演化历史、特别是冰川形成年代和其他测年资料的科学解释提供可靠的依据。
类延斌张虎才尚华明杨伦庆雷国良张文翔
关键词:湖泊沉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