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晖 作品数:5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番禺区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鳜PEP、LPL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与鱼食性驯化相关分析 本研究在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采用直接测序法(DS)和错配引物设计酶切技术(CRS-PCR),率先在国内外对影响鳜摄食的消化、代谢的关键调控基因胃蛋白酶(pepsinogen, PEP)、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杨宇晖关键词:脂蛋白脂酶 单核苷酸多态 食性驯化 文献传递 鳜鱼两种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cDNA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0 2009年 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著名的肉食性鱼类,容易成为环境毒素的富集体.论文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鳜鱼去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的结构及进化上的地位,采用RT-PCR及RACE法,分离、克隆得到了鳜鱼肝脏可溶性alpha型(GSTA)和rho型(GSTR)基因cDNA全序列.结果表明,鳜鱼肝脏GSTA、GSTR全长分别为1052bp、935bp,其中5′-UTR分别为118bp、55bp,3′-UTR分别为262bp、202bp,分别编码223、225个氨基酸.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鳜鱼GSTA与GSTR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与其分类所处的位置基本吻合. 程炜轩 梁旭方 李观贵 王琳 杨宇晖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 基因克隆 鳜鱼 鳜脂蛋白脂酶基因SNP及其与食性驯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鳜食性奇特,通常情况下拒食死饵或配合饲料,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发现:通过驯养,能逐步诱导部分鳜以非活饵为食。通过分子标记定向选育易驯化鳜并使用人工饲料大规模养殖,可以有效解决鳜养殖中存在的成本高、污染严重、病害严重等问题。脂蛋白脂酶基因(Lipoprotein lipase LPL)是脂蛋白代谢的关键酶之一,生理功能是将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核心的甘油三酯催化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以供组织氧化供能和贮存。文章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鳜脂蛋白脂酶基因6、7内含子和6、7、8外显子进行了SNPs遗传多态性检测和分析,探寻LPL基因的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在两个食性驯化表型群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在第7外显子处共检测到3个SNPs位点(A25T、G26T和C29G),其中A25T、C29G两个为非同义突变。利用卡方检验分析驯化与未驯化组,结果表明LPL基因3个SNPs位点对鳜的食性驯化不具显著差异性(P>0.05)。将3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组合成5种双倍型,卡方检验表明双倍型Dip2在两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文章成功完成鳜LPL基因组部分区段多态性分析,因而可以考虑将LPL基因作为影响鳜食性驯化的候选基因,作为遗传标记,为今后的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工作奠定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杨宇晖 梁旭方 方荣 彭敏燕 黄志东关键词:脂蛋白脂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食性驯化 广东与江西翘嘴鳜养殖与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2 2010年 对翘嘴鳜4个人工繁殖群体[江西南昌国家级翘嘴鳜原种场(1个群体)、广东南海人工繁殖群体(2个群体)、广东惠州人工繁殖群体(1个群体)]及2个天然群体(江西鄱阳湖养1个月;江西鄱阳湖养2~3d)共60尾的线粒体控制区(D-loop)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后测序和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翘嘴鳜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得到翘嘴鳜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的全序列(833bp)。分析得到的D-loop区碱基序列中60个个体共检测到65个变异位点,其中43个是单一变异位点,22个为简约信息位点。60个个体共检测出22个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江西两个天然群体基因交流充分,未出现遗传分化,但相对江西省翘嘴鳜原种,广东省翘嘴鳜养殖种群多态性偏低。因此,广东省从其他省鳜鱼原种场引进翘嘴鳜原种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我国集约化主产区广东省的鳜鱼产业向高效、优质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宇晖 梁旭方 林群 李锦光 王琳 谢骏关键词:翘嘴鳜 线粒体DNA 控制区 遗传多态性 鳜胃蛋白酶基因外显子7上SNP检测及其与食性驯化相关分析 被引量:6 2011年 本研究旨在探寻胃蛋白酶(pepsinogen,PEP)基因的等位基因及其基因型在不同食性驯化表型鳜(Siniperca chuatsi)群体中的分布情况。通过2周食性驯化,挑选出最易驯化和最不易驯化的2组,提取各组鳜鳍条组织DNA,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direct sequencing,DS)、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和创造限制酶切位点PCR法(created restriction site PCR,CRS-PCR)对鳜胃蛋白酶基因5、6、7、8内含子和6、7、8外显子进行SNPs遗传多态性检测和分析。结果共检测到2个SNPs位点(C1T和C52 T),均为同义突变,利用卡方检验分析,结果表明PEP基因的这2个SNPs位点分别与鳜的食性驯化不具显著相关性(P>0.05)。将2个SNPs位点的不同基因型组合成5种双倍型,卡方检验表明双倍型Dip1与Dip5在两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成功完成鳜PEP基因组多态性分析,因而可以考虑将PEP基因作为影响鳜食性驯化的候选基因。 方荣 梁旭方 杨宇晖 杜嵇华 曹亮 叶卫 符云关键词:胃蛋白酶 SNP 食性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