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爱华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南通市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茵陈
  • 7篇茵陈蒿
  • 7篇茵陈蒿汤
  • 5篇药效
  • 3篇药效部位
  • 3篇高效液相
  • 2篇血清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色谱
  • 2篇提取物
  • 2篇配伍
  • 2篇五味子
  • 2篇相色谱
  • 2篇利胆
  • 2篇黄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含药
  • 2篇含药血清
  • 2篇保肝

机构

  • 9篇南京中医药大...
  • 8篇南通大学
  • 1篇江苏联合职业...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 1篇南通市药品检...

作者

  • 9篇杨爱华
  • 8篇窦志华
  • 6篇安莉萍
  • 6篇罗琳
  • 1篇陈智娴
  • 1篇王征宇
  • 1篇孟萍
  • 1篇候金燕
  • 1篇陈洁玉
  • 1篇施忠
  • 1篇张琳
  • 1篇王冬梅
  • 1篇陈敏

传媒

  • 2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2012年江...

年份

  • 4篇2013
  • 5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茵陈蒿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与配伍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张仲景《伤寒论》中茵陈蒿汤为例,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对茵陈蒿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有体外化学分离、药效跟踪、仿生筛选、生物筛选等,配伍机制可从配伍对体内、外化学成分和对药理效应的影响方面着手研究。结论:复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筛选和优化拆方配伍研究是阐释方剂结构关系和作用机制以及控制中药制剂质量的基础,这对推动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中药现代化产业的进程有重要意义。
杨爱华窦志华
关键词:茵陈蒿汤药效物质基础配伍
茵陈蒿汤醇提与水提部位利胆保肝药效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筛选茵陈蒿汤利胆、保肝退黄的药效部位。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4、7、10日给予α-萘异硫氰酸酯(ANIT)80 mg/kg灌胃造模。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茵陈蒿汤75%乙醇提取物和其药渣的水提取物0.040 5、0.081、0.162 g/10 g(折合成原药材计)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12 d。末次给药后1 h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记录每只大鼠2、4、6 h的胆汁量;胆汁收集结束后,颈动脉取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醇提及水提部位中剂量组胆汁分泌量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血清TBIL、ALP、ALT、TBA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醇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TBA显著下降(P<0.01);水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茵陈蒿汤醇提部位及水提部位均具有一定的利胆保肝退黄作用。
窦志华陈智娴王冬梅杨爱华安莉萍
关键词:茵陈蒿汤利胆药效部位黄疸模型
茵陈蒿汤HPLC指纹图谱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优选茵陈蒿汤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方法:采用welch-materials X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以标准品对照法初步鉴定茵陈蒿汤主要有效成分。结果和结论:该色谱条件下,茵陈蒿汤指纹图谱中8个成分得到鉴定,其中没食子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来源于大黄,绿原酸和栀子苷来源于茵陈、栀子。
杨爱华窦志华罗琳葛建华孟萍
关键词:茵陈蒿汤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五味子含药血清中木脂素类成分的UPLC-MS/MS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分析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木脂素类成分。方法 UPLC-MS/MS检测,经与五味子提取物、空白血清总离子流色谱图比较,发现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经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相比对,对部分原形成分进行鉴定;经与提取物相同保留时间色谱峰质谱数据比较并参考相关文献,对部分原形成分进行推测。结果大鼠灌胃给予五味子提取物后,含药血清中产生了药源性成分,包括代谢产物和原形成分。鉴定了其中4个原形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推测了另外10个原形成分:戈米辛D、巴豆酰戈米辛H、当归酰戈米辛H、当归酰戈米辛P、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戈米辛O、戈米辛N、6-O-苯甲酰戈米辛O和五味子丙素,所有14个成分均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结论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
窦志华罗琳陈洁玉安莉萍杨爱华
关键词:五味子含药血清木脂素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茵陈蒿汤保肝退黄药效部位初步筛选
目的:初步筛选茵陈蒿汤保肝退黄药效部位.方法:茵陈蒿汤煎煮提取,水煎液(A)分次加入乙醇,使含醇量分别达到20%和60%,取20%乙醇沉淀部位(B)、60%乙醇沉淀部位(C),最终的上清液回收乙醇(D),α-萘异硫氰酸酯...
窦志华罗琳王征宇杨爱华安莉萍
关键词:茵陈蒿汤药效部位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建立茵陈蒿汤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方法建立CCl4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损伤细胞模型,SD大鼠为含药血清供体,以含药血清对损伤肝细胞增殖(WST-8法)的影响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并确定体系中血清添加量。结果每天以成人等效剂量10倍的茵陈蒿汤水提醇沉液间隔8 h分2次给正常大鼠灌胃给药,连续3 d,末次给药后1 h采集血浆,体系中加入20%含药血清能明显提高损伤肝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适宜条件下制备的茵陈蒿汤含药血清对CCl4诱导的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可以用于该方剂的药效评价。
窦志华罗琳候金燕张琳杨爱华安莉萍
关键词:茵陈蒿汤保肝作用含药血清血清药理学
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UPLC-MS/MS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五味子乙醇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方法 UPLC-MS/MS检测,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相比对,鉴定部分成分;通过质谱数据分析,并与相关文献比对,推测部分化合物结构。结果鉴定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推测另外17种成分,所有22种成分均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结论五味子乙醇提取物中主要存在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成分。
窦志华罗琳安莉萍施忠杨爱华
关键词:五味子乙醇提取物
茵陈蒿汤药效部位筛选及配伍机理初步研究
茵陈蒿汤始载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和大黄3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为中医治疗湿热黄疸的经典名方。现代研究表明,茵陈蒿汤具有明显的保肝利胆、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等作用,在肝病治疗领域具有广...
杨爱华
关键词:茵陈蒿汤茵陈栀子保肝利胆药效部位配伍机理
茵陈蒿汤不同提取物对黄疸模型小鼠的药效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筛选茵陈蒿汤保肝退黄的药效部位。方法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制备小鼠黄疸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低、中、高剂量茵陈蒿汤75%乙醇提取物及其药渣水提取物,观察小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及胆汁分泌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醇提部位低剂量组T-BiL、ALP、ALT、TBA及水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P、ALT显著下降(P<0.01或P<0.05);醇提部位低、中剂量组及水提部位高剂量组胆汁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茵陈蒿汤醇提部位及醇提后的水提部位具有一定保肝退黄作用。
安莉萍窦志华罗琳陈敏杨爱华
关键词:茵陈蒿汤黄疸药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