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莉萍
- 作品数:67 被引量:35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技技术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3年
-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是中药研究的核心,也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但由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以及有效成分对机体作用的协同性,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十分困难,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研究方法,已成为制约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公认的瓶颈问题[1]。寻找适合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方法,阐明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一直是中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这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相关领域和主题的重要内容[2]。现今国内外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主流研究模式是化学分离后逐个进行活性测试或活性导向下的追踪分离[3],所确定的成分是否是药效的代表性成分有待商榷[4]。首先,中药是多成分、多靶点的复杂体系,所体现的治疗效果也往往是多种成分作用于不同靶点的整合结果,这也是中药的特色和优势[5],
- 安莉萍窦志华候金燕
- 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物化学血清药理学血清指纹图谱
- 一测多评法测定复方五仁醇胶囊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复方五仁醇胶囊(五味子、三七、柴胡、叶下珠)中6个木脂素类成分的量。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为内参物,建立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与内参物的相对校正因子。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结果在两个实验室的两种HPLC系统(Waters、Shimadzu)和两种色谱柱[Symmetry C18(4.6 mm×250 mm,5μm)和Lichrosphere C18(4.6 mm×250 mm,5μm)]对10批制剂中6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的RSD均小于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表明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可用于复方五仁醇胶囊质量评价。
- 缪应祥窦志华陈敏安莉萍
- 关键词:复方五仁醇胶囊木脂素高效液相色谱
- 茵陈蒿汤醇提与水提部位利胆保肝药效研究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筛选茵陈蒿汤利胆、保肝退黄的药效部位。方法将6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4、7、10日给予α-萘异硫氰酸酯(ANIT)80 mg/kg灌胃造模。醇提和水提部位低、中、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给予茵陈蒿汤75%乙醇提取物和其药渣的水提取物0.040 5、0.081、0.162 g/10 g(折合成原药材计)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连续12 d。末次给药后1 h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记录每只大鼠2、4、6 h的胆汁量;胆汁收集结束后,颈动脉取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醇提及水提部位中剂量组胆汁分泌量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血清TBIL、ALP、ALT、TBA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醇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TBA显著下降(P<0.01);水提部位高剂量组TBIL、ALT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茵陈蒿汤醇提部位及水提部位均具有一定的利胆保肝退黄作用。
- 窦志华陈智娴王冬梅杨爱华安莉萍
- 关键词:茵陈蒿汤利胆药效部位黄疸模型
- 薏苡仁汤治疗寒湿闭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薏苡仁汤治疗寒湿闭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寒湿闭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中医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双氯芬酸钠胶囊75mg,每日1次,薏苡仁汤+双氯芬酸钠组35例,采用薏苡仁汤,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双氯芬酸钠单纯用药组35例,在中医内科治疗基础上,配合服用双氯芬酸钠胶囊75mg,每日1次,2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改变。结果:薏苡仁汤+双氯芬酸钠组及双氯芬酸钠单纯用药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晨僵、20m行走时间均治疗前有改善(P<0.05),薏苡仁汤+双氯芬酸钠组优于双氯芬酸钠单纯用药组(P<0.05)。结论:薏苡仁汤组方合理,用药精当,切合病机,验于临证,多可获效,配合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较单纯口服西药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金晶安莉萍肖明霞
- 关键词:薏苡仁汤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分析
- 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通过观察当归拈痛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的影响。评价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等;在灌服当归拈痛汤18d后,用ELIASA法检测血清C[)4的水平.结果:致炎后不同时间关节肿胀度、疼痛指数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的CD4水平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当归拈痛汤能抑制大鼠过高的CD4水平,当归拈痛汤能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 安莉萍乌英别兢
- 关键词:当归拈痛汤佐剂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CD4
- 五味子含药血清中药源性成分的HPLC-DAD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分析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方法大鼠灌胃给予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制备含药血清,HPLC-DAD测定含药血清、五味子提取物、对照品及空白血清指纹图谱,各色谱峰紫外光谱图,通过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光谱图两方面比对,分析大鼠给药后体内产生的药源性成分。结果含药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13个,其中8个为药材原形成分入血,5个为代谢产物,8个原形成分中的4个分别为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所有13个药源性成分均具有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吸收特征。结论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及其代谢产物。
- 安莉萍窦志华罗琳张琳石禹陈洁玉
- 关键词:五味子含药血清高效液相色谱
- 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近况
-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难治性疾病,目前学术界对其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本文就目前动物模型的研究情况,拟从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卵蛋白诱导的关节炎模型、中医病证结...
- 辛小红安莉萍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五味子含药血清中4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建立五味子含药血清中主要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Lichrosphere C18(4.6 mm×250 mm,5μm),柱前加PhenomenexRDescription C18(4.0 mm×3.0 mm)保护柱,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4种木脂素类成分五味子醇甲、醇乙、甲素和乙素分别在0.0512-0.7680μg、0.0540-0.8100μg、0.0123-0.1845μg和0.0398-0.597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5、0.9996、0.9998和0.9996,含药血清中4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3848、13.2624、1.3001和14.5842μg/mL。结论:该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五味子含药血清中主要木脂素类成分的测定。
- 陈霞窦志华罗琳居宇峰安莉萍
- 关键词:五味子含药血清木脂素高效液相色谱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研究
- 目的: 从宏观辩证与部分微观指标相结合的角度,对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学分布规律作出初步探讨。
方法: 选取来自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中医科、风湿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院风湿科,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16...
- 安莉萍肖明霞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型类风湿因子统计分析
- 文献传递
- 江苏10家医院供应的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测定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10家医院供应的五味子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已建立的一测多评法,以五味子醇甲为内参物,测定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及五味子丙素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木脂素含量。结果:10家医院供应的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和总木脂素含量分别在3.935-6.809、1.389-2.583、0.191-0.436、0.961-1.767、2.030-3.716、0.261-0.813及19.696-34.294mg/g之间;结论:各医院供应的五味子内在质量有较大差异。
- 黄国兴安莉萍窦志华张琳施凯
- 关键词:五味子木脂素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测多评分光光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