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瑞昌

作品数:112 被引量:293H指数:11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动力工程及工...
  • 31篇核科学技术
  • 25篇理学
  • 10篇化学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自然循环
  • 31篇两相流
  • 18篇过冷沸腾
  • 15篇反应堆
  • 14篇颗粒物
  • 14篇可吸入颗粒
  • 14篇可吸入颗粒物
  • 13篇热泳
  • 13篇传热
  • 11篇蒸汽发生器
  • 10篇脱除
  • 8篇压水反应堆
  • 8篇数值模拟
  • 8篇探针
  • 8篇流型
  • 8篇光学探针
  • 7篇对流传热
  • 7篇值模拟
  • 6篇倒流
  • 6篇湍流

机构

  • 112篇清华大学
  • 21篇中国核动力研...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哈尔滨锅炉厂...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通用机械...
  • 1篇山东省电力试...

作者

  • 112篇杨瑞昌
  • 30篇刘若雷
  • 19篇周涛
  • 18篇孙奇
  • 17篇鲁钟琪
  • 16篇施德强
  • 15篇赵磊
  • 14篇王彦武
  • 13篇赵华
  • 12篇唐虹
  • 10篇刘涛
  • 8篇周立加
  • 8篇钟勇
  • 7篇由长福
  • 7篇覃世伟
  • 5篇郗昭
  • 5篇尚智
  • 5篇蒋序伦
  • 5篇刘京宫
  • 4篇李清海

传媒

  • 23篇工程热物理学...
  • 12篇核动力工程
  • 11篇清华大学学报...
  • 4篇热能动力工程
  • 3篇化工学报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3篇锅炉技术
  • 3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核科学与工程
  • 2篇低温与特气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2篇中国核学会第...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核技术

年份

  • 3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16篇2005
  • 10篇2004
  • 14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 8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87
1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垂直U形管内汽液两相不稳定流动的研究
杨瑞昌
自然循环加热段内摩擦阻力及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
本文以常压去离子水为工质,对自然循环工况下上升加热段内单相水的摩擦阻力及对流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自然循环工况下上升加热段内由浮升力引起的自由流动对摩擦阻力及对流传热特性有重要影响,自然循环工况下加热段内...
杨瑞昌刘若雷刘京宫刘涛
关键词:自然循环对流传热核反应堆
文献传递
自然循环过冷沸腾流动不稳定性试验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一、前言 自然循环在各工业部门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水-水反应堆更有其重要意义。首先它是保证事故后冷却的重要手段,其次它可以用作主要循环方式,大大简化系统,减少系统对外界电源的依赖性,提高安全性。自然循环所能达到的功率水平对于它的采用十分重要,流动不稳定性则是限制其功率的因素之一。对于在压水堆单相液体自然循环系统中发生的流量脉动有所报导,但研究不多。本文利用制冷剂R-12进一步研究了带有不加热上升段的单相液体自然循环系统中的流动不稳定性问题。
施德强杨瑞昌鲁钟琪郑荣钏王勇
关键词:自然循环过冷沸腾
强制循环到自然循环过渡特性的实验研究
杨瑞昌鲁钟琪
关键词:引射器
一种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脱除装置
一种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脱除装置,属于汽车尾气中超细颗粒物的除脱装置。该装置由一组平行布置的热泳工作段和上下级联箱组成;所述的热泳工作段设置在上下级联箱之间,每个联箱的同一侧面分别与相邻两级平行的热泳工作段的进出口相连通...
杨瑞昌周涛赵磊刘若雷
文献传递
自然循环换热段内对流传热的实验研究
对模拟自然循环压水反应堆-回路系统蒸汽发生器倒U型管内以及堆芯的三种换热段内的单相水的对流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的计算强制流动工况下对流传热的经验关系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自然循环工况下各换热段内...
杨瑞昌刘若雷刘京宫刘涛钟勇
关键词:自然循环对流传热蒸汽发生器压水反应堆
文献传递
子通道内空泡份额的实验研究
本文以低压空气-水为介质,对子通道内的空泡份额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使用自制的电导探针测量系统,测定了子通道内的空泡份额分布.通过实验数据的整理,得到了截面平均空泡份额,并将实验结果与已有的计算截面平均空泡份额的方法进行了...
杨瑞昌钟勇蒋文俊杨定华冯俊凯
关键词:子通道空泡份额两相流电导探针
文献传递
光学探针流型及气泡速度测量可视化研究
本文采用NAC数字高速摄像仪在透明管内进行了RBI双探头光学探针气泡速度测量及流型识别的可视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光学探针可得出非常满意的气泡速度测量结果.根据高速摄像仪与光学探针测量结果的比较,对于单个气泡瞬时速度,95...
孙奇杨瑞昌郗昭王飞何军山赵华
关键词:两相流流型识别光学探针可视化
文献传递
水平加热管束间三维汽液两相流特性的研究
2000年
针对卧式火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特点 ,对水平加热管束间的三维汽液两相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用单探头和三探头单纤光导探针分别测定了加热管束间的空泡份额分布和汽相速度分布。开发了三维汽液两相低雷诺数湍流漂移数学模型和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为计算漂移数学模型中的汽相速度 ,综合考虑了重力和流体本身的加速作用对汽相漂移速度的影响 ,故该漂移数学模型可用于分析多维汽液两相流。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符合良好 ,证明该数学模型是正确可靠的。
杨瑞昌郑荣钏王彦武周立加
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并联倒U型管内倒流特性分析
本文对压水反应堆一回路系统在自然循环时蒸汽发生器倒U型管内发生的倒流开展理论分析,针对实际的蒸汽发生器内倒U型管数量巨大,提出了一种集中—分布参数模型,将蒸汽发生器所有的倒U型管分组,每组用一根代表管表示(集中参数法),...
杨瑞昌刘京宫刘若雷覃世伟
关键词:蒸汽发生器自然循环压水反应堆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