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耀

作品数:15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水文地球
  • 3篇水文地球化学
  • 3篇温泉
  • 3篇化学特征
  • 2篇地震
  • 2篇断层
  • 2篇油气
  • 2篇油气资源
  • 2篇水化学
  • 2篇水位
  • 2篇水文地球化学...
  • 2篇同位素
  • 2篇同位素特征
  • 2篇土壤气
  • 2篇青藏高原
  • 1篇地表破裂
  • 1篇地表破裂带

机构

  • 12篇四川省地震局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中国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应急管理部国...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作者

  • 15篇杨耀
  • 5篇官致君
  • 2篇梁明剑
  • 2篇宫悦
  • 2篇李营
  • 2篇杜方
  • 2篇周晓成
  • 2篇刘焰
  • 2篇张磊
  • 1篇周志华
  • 1篇刘树文
  • 1篇刘耀炜
  • 1篇何政伟
  • 1篇何强
  • 1篇胡滨
  • 1篇郭丽爽
  • 1篇陈学芬
  • 1篇陈志
  • 1篇龙锋
  • 1篇李聪颖

传媒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震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四川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理塘毛垭51泉水温在青藏高原东南缘中强地震前的异常特征及机理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采用四川理塘毛垭51泉46年的人工观测水温数据,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气象等资料,分析了水温的基本动态特征、水温异常的映震特征及其在漾濞M_(S)6.4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并初步讨论了异常机理。结果表明:理塘毛垭51泉水温在不同背景温度下的震前水温上升幅度指标存在差异,2009年以来温泉变为低温温泉,水温上升异常阈值由原8℃降低为6℃。理塘毛垭51泉具有深循环特征,且处于构造交汇部位,水温异常变化能够反映地壳深度热流和构造活动信息,对青藏高原东南缘中强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优势预测区域为川滇交界西侧。
芮雪莲杨耀官致君杜方薛乔文龙锋杨星杨鹏
关键词:水温异常
南羌塘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形成与构造保存条件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上面积最大的海相盆地,前人对该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油气远景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以最近完成的1:5万地质调查为基础,本文再次讨论了南羌塘盆地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油气远景。羌塘盆地中央近东西向的羌中隆起山脉将羌塘盆地分为南、北两部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寒武—奥陶纪之交,南、北羌塘块体被古大洋分隔开。北羌塘盆地南缘形成的晚三叠—早侏罗世的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其上部为流纹岩,表明晚三叠世南羌塘块体北向俯冲于北羌塘块体之下,在南羌塘块体北部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前陆盆地。南羌塘盆地南缘发育一套代表成熟海盆的侏罗纪复理石建造,表明南羌塘南部地区在早侏罗世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的特点,随着南部班公—怒江洋的扩张,在南、北羌塘块体内分别沉积了侏罗纪—早白垩世的浅海相地层,以富含有机质礁灰岩为特征。盆地内部孕育了巨厚的晚白垩—古新世陆源碎屑岩,不整合覆盖于早期海相沉积岩之上,表明在该时期南羌塘块体逐渐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盆地转变为陆相盆地。新生代时期,印度与亚洲大陆持续汇聚,南羌塘盆地南向逆冲于拉萨块体之上,盆地内发育了多条大型逆冲断裂带,再次将盆地内部的上三叠统、侏罗系、白垩系富含有机质的海相礁灰岩深埋,这有利于油气资源的生成与保存。横跨南羌塘盆地的构造剖面显示盆地内部主要大型逆冲断裂带之间,构造变形较弱,发育宽缓的向斜构造,向斜核部发育新生代陆相地层,推测该新生代陆相地层之下保存有深埋的富含有机质的海相地层,因此,南羌塘盆地逆冲断裂带下盘和宽缓向斜核部区域可能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杨耀刘焰王显峰苑婷媛
关键词:逆冲推覆礁灰岩油气资源
西昌川-03井水位异常核实与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西昌川-03井出现大幅水位下降异常进行了现场核实,调查了该台站自然环境、人为干扰、观测系统,并在现场进行水位校测和人工读数对比观测分析,并综合分析同一台站的其他测项及邻近台站水质的分析结果,分析判定此次水位下降异常是由于台站水位观测系统故障引起,非地震前兆异常。
芮雪莲官致君杨耀杨鹏
关键词:水位异常
四川会理川-31井水位变化与降雨量关系及异常识别
2021年
利用2009年1月以来会理川-31井水位及降雨观测数据,定量分析多年来地下水位变化规律与雨季累计降雨量、月降雨量、集中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川-31井水文地质环境特征建立相关的数学物理模型,分析该井降雨量与水位变化幅度的相关性特征;井孔水化学组分及稳定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该井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浅,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该研究结论对地下水位异常判定和和区域震情跟踪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芮雪莲杨耀官致君林圣杰
关键词:降雨量水位变化
四川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温泉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被引量:10
2021年
温泉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对确定断裂带地下水来源、循环过程和断裂带活动性至关重要。为了确定青藏高原东缘温泉的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和流体来源本研究采集了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上温泉水、冷泉水、河流和积雪融水等样品,进行了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组分测定,并进行了同位素特征的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温泉水体δ^(18)O变化范围为-19.04%~-12.71‰,平均值为-16.42‰;δ^(2)H变化范围为-144.07‰~-88.63‰,平均值为-122.37‰。河水的δ^(18)O变化范围为-15.90‰~-10.85‰,平均值为-13.86‰;δ^(2)H变化范围为-118.21‰~-71.12‰,平均值为-98.99‰。康定冷泉δ^(18)O和δ^(2)H分别为-13.66‰和-106.74‰。道孚积雪融水的δ^(18)O和δ^(2)H分别为-10.27‰和-65.41‰。不同类型水体样品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主要分布在全球和区域大气降水线上表明了大气降水成因,缺少明显的氧同位素漂移特征。不同类型水体同位素值差异较大显示出温泉与河水、积雪融水之间补给来源的不一致性。温泉同位素值具有明显的同位素高程效应,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上氧同位素高程效应为-0.23‰/100m,氢同位素高程效应为-1.95‰/100m。温泉氧同位素漂移与相关离子比值、Na-K-Mg三角图、Li和Sr元素等指标表明研究区域大部分温泉的水岩作用强度弱。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水岩作用特征和循环深度揭示出温泉的成因为远距离大气降水运移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在地下热储层加热后通过断裂上升到地表形成温泉,这为认识青藏高原东缘地热水循环、断裂带活动性与演化特征提供了依据。
张磊张磊刘树文郭丽爽刘树文
关键词:温泉氢氧稳定同位素补给来源青藏高原东缘
川滇地震预报实验场高精度氢观测台阵建设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氢气动态与断裂活动、地震的关系密切。在川滇实验场范围内的安宁河断裂带和则木河断裂带选取典型场地,建设由连续观测点和定期观测点组成的观测台阵,开展连续高精度氢浓度、同深度地温和环境气温、气压同步观测,进行氢气观测技术研究工作。着重介绍高精度氢地震观测台阵的设计思路、建设内容以及运行情况,并分析了观测数据。结果表明,观测台阵建设的技术指标达到设计目标,并讨论出了断裂带土壤氢气连续观测与定期观测点的建设方案与技术指标。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数据显示,氢气浓度背景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暗示了不同构造区氢气浓度的背景特征。
柯云龙刘耀炜张磊李营陈志包创梁宏陈学芬杨耀
关键词:断层土壤气氢气
川西地下流体观测井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9
2019年
开展地下流体观测井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以为地下流体前兆异常判断提供有力的支持。为确定四川西部地区主要观测井的水文地球化学背景,以龙门山断裂带、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华蓥山断裂带南段及其分支断裂上的19口地震观测井为研究对象,采集井水进行了水化学组分和氢、氧同位素测试。水化学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水样可划分为11种水化学类型,总体受含水层岩性控制,与断裂带分布关系不大,无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氢、氧同位素测试表明,井水的δD和δ18O指示井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并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密切;水-岩化学平衡反应特征表明观测井SC-3和SC-4的地下水循环时间长,水-岩作用程度高,为完全平衡水。其他观测井的井水则为部分平衡水或未成熟水,表现出地下水滞留时间短、水-岩反应程度较弱等特点。
杨耀周晓成官致君芮雪莲
关键词:地下水水化学
川西理塘毛垭温泉群的成因及深部地热过程
2023年
毛垭温泉目前的成因模式及深部地热过程的研究程度较低。文中以理塘毛垭温泉群和周边的冒火温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水化学组分和氢、氧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垭温泉群和冒火温泉的水化类型均为Na-HCO_(3)型。温泉水在深循环过程中,深部水、岩、气的相互作用使得热储层中的长石发生水解,是形成Na-HCO_(3)型地热水的主要原因。氢、氧同位素的测量结果表明温泉水均起源于大气降水。毛垭温泉群与冒火温泉相比,具有更高浓度的离子组分,且表现出轻微的氧同位素漂移现象,表明毛垭温泉的循环深度更深,经历了更强烈的水-岩作用,此外,Cl^(-)的深部来源比例更高。通过SiO_(2)温标和硅焓混合模型估算得到毛垭温泉群的浅部热储温度为75~103℃,深部热储温度为235℃,冷水混合比例为87%~94%。基于深部热储温度计算得到毛垭温泉的最终循环深度接近5km。深部地热水受静水压力和水热对流作用,沿理塘断裂带向上运移,在此过程中,受构造裂隙的影响,地热水与冷水发生第1次混合,混合水的温度约为100℃。地热水循环至近地表时,与盆地内的冷水进行第2次混合,最终出露地表,形成中低温温泉群。
申华梁杨耀周志华芮雪莲廖晓峰赵德杨梁明剑陈梦蝶官致君任宏微
关键词:地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热储温度
四川乡城然乌温泉水化学与同位素特征
2022年
1研究背景乡城然乌温泉位于川滇菱形块体西北边界附近。川滇菱形块体是川滇地区活动地块中受到关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藏高原物质东南流的重要通道(李其林等,2019)。该块体东边界(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出露的大量温泉,对周围强震,如汶川M_(S) 8.0、芦山M_(S) 7.0和康定M_(S) 6.3等地震的孕育起到了重要作用(Zhou et al,2017)。德钦-中甸-大具断裂与金沙江断裂共同构成了川滇菱形块体的西北边界,德钦-中甸-稻城一带地热横向梯度变化较大且历史强震稀少,需关注其未来地震危险性(李其林等,2019),乡城然乌温泉即位于该地热异常区域内。温泉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川滇菱形块体构造活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对相关区域的地震活动具有前兆指示意义。
芮雪莲杨耀何畅宫悦杨鹏
关键词:温泉水化学同位素
基于TM数据的水体信息提取试验被引量:2
2013年
由对水体在TM图像中的波谱特征分析可知,一般水体在TM4图像上的亮度值是小于TM2波段的。以贵州黔西地区为例,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提取遥感数据中的水体信息。经过分析比较,最终认为LOC方法提取水体的效果最佳。
蒋怡胡滨何政伟潘映星杨耀
关键词:遥感TM图像水体信息提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