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淑珠

作品数:26 被引量:148H指数:8
供职机构: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珠海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主题

  • 12篇食品
  • 6篇脱氧雪腐镰刀...
  • 6篇镰刀
  • 6篇镰刀菌
  • 5篇基因
  • 3篇聚合酶
  • 3篇扩增
  • 3篇合酶
  • 2篇单克隆
  • 2篇单克隆抗体
  • 2篇毒素
  • 2篇食品检测
  • 2篇曲霉
  • 2篇曲霉毒素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成分
  • 2篇转基因食品
  • 2篇赭曲霉毒素
  • 2篇微生物检测
  • 2篇芯片检测

机构

  • 17篇珠海出入境检...
  • 7篇南昌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珠海出入境检...

作者

  • 26篇游淑珠
  • 18篇王小玉
  • 16篇冯家望
  • 15篇唐食明
  • 12篇成晓维
  • 10篇邝筱珊
  • 8篇胡松楠
  • 6篇许杨
  • 6篇李丹琳
  • 5篇邓舜洲
  • 3篇陈静静
  • 3篇吴小伦
  • 3篇许喜林
  • 2篇刘锐
  • 2篇朱绍智
  • 2篇黄志兵
  • 2篇邝筱姗
  • 1篇林国生
  • 1篇钱振杰
  • 1篇黄小洁

传媒

  • 3篇食品科学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食品科技
  • 1篇卫生研究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检验检疫科学
  • 1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科技资讯
  • 1篇中外食品工业...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品过敏原大豆成分LAMP实时浊度检测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过敏原大豆的保守内源基因Lectin的序列,设计6条特异性LAMP引物,利用实时浊度仪对反应体系中扩增产物的实时监控筛选出最佳引物,建立食品中过敏原大豆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出食品中的过敏原大豆成分,特异性高,灵敏度达0.1%(w/w)。对含有大豆成分为10%、1%、0.1%、0%(w/w)的样品分别进行20次重复实验,其稳定性好,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为0%。本实验建立的LAMP方法适用于特异性快速检测食品中的过敏原大豆成分。
邝筱珊成晓维游淑珠王小玉刘李登冯家望
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了解冷藏冷冻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样品中的李斯特菌进行初筛,阳性样品用国标法确证,对6类冷藏冷冻食品共3586份样品进行了李斯特菌带菌状况调查。结果珠海地区李斯特菌污染较为普遍,且存在着多重污染现象,生鲜奶、生肉禽类、蔬菜类样品不仅带李斯特菌率高,且带单增李斯特菌率高。结论应加强冷冻食品的李斯特菌监测与管理。
冯家望吴小伦陈静静王小玉李丹琳唐食明游淑珠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食品污染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2
2006年
应用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12D1建立了竞争间接ELISA方法,用于检测小麦、玉米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最低检出限为20ng/mL,检测范围为20 ̄460ng/mL。用蒸馏水提取掺合DON(250 ̄4000ng/g)的小麦样品,回收率为82.1% ̄96.6%,变异系数为0.6% ̄7.1%。
邓舜洲游淑珠许杨
关键词: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ELISA
水中粪链球菌的检测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为快速、特异、准确的检测水中粪链球菌,建立粪链球菌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粪链球菌的各种生化特性,建立用滤膜法检测水中粪链球菌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特异性地筛选出粪链球菌,并通过API20Strep试剂盒、VITEK鉴定系统进一步确定其是否为目标菌。该方法特异性强、准确度高,适用于水中粪链球菌的快速检验。
成晓维唐食明游淑珠
关键词:粪链球菌滤膜法
多重-巢式PCR检测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建立多重—巢式PCR联合检测体系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方法〕针对单增李斯特菌中多个稳定的特异性基因(hlyA、plcB、prfAi、ap),设计并筛选出6对引物用于多重PCR、2对引物用于巢式PCR,组成多重—巢式PCR联合检测单增李斯特菌,并对珠海地区6类冷冻冷藏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带菌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建立的多重—巢式PCR联合检测体系特异性良好,多重PCR的灵敏度达到1×102cfu/ml,巢式PCR的灵敏度达到1×101cfu/ml。在检测的3439份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阳性率达22.39%。〔结论〕该检测体系具有快速可靠、灵敏准确及特异性好的特点,有效缩短了检验周期,从传统的14d缩短到2d。对珠海地区6类冷冻冷藏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带菌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冯家望吴小伦王小玉李丹琳陈静静唐食明游淑珠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多重PCR巢式PCR食品检测
基因芯片检测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及其应用
冯家望王小玉李丹琳黄小洁唐食明梁玉英刘锐游淑珠成晓维邝筱珊
任务来源: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计划项目《基因芯片检测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及其应用》,项目编号2006IK150,研究期限为2006年1月-2007年12月。该课题针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特异性毒力基因或非毒力基因设计相...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芯片芯片检测
转基因大米中科丰6号和克螟稻的检测研究
2013年
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了转科丰6号和克螟稻基因大米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国内外文献查阅的科丰6号和克螟稻引物信息,确立了转科丰6号和克螟稻基因大米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和PCR扩增效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PCR扩增效率,灵敏度可达到0.01%。
成晓维王小玉朱绍智邝筱姗冯家望胡松楠游淑珠唐食明
关键词:转基因大米克螟稻
食品中弓形菌16S rRNA特异性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弓形菌16SrRNA基因合成1对引物,通过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建立了检测弓形菌的PCR方法。3株弓形菌标准菌株PCR产物测序结果与NCBI上公布的弓形菌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表明3株弓形菌测序结果与NCBI上公布的弓形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3株弓形菌标准菌株均特异性地扩增出了长度为1202bp的片段,其他19株不同种类的菌株均无扩增产物出现。55份食品样品用Johnson-Murano肉汤增菌后用此法进行检测,其中6份样品为弓形菌阳性,阳性率为10.9%。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便,节省了检测时间,可用于食品中弓形菌的快速检测。
游淑珠王小玉胡松楠唐食明成晓维邝筱珊冯家望
关键词:RRNA聚合酶链式反应
我国进出口农产品转基因成分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对进出口农产品的转基因成分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转基因农产品的检出情况,探讨转基因农产品检出情况与转基因成分的关系,并总结转基因农产品的风险因素。研究采用荧光PCR法对425份进出口农产品样品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样品中检出含转基因成分的有36份,阳性率为8%。检出的转基因成分主要为转基因大豆、大米、玉米和油菜籽。研究结论是我国进出口农产品中存在转基因成分。进口农产品方面,大豆、玉米及其制品是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高风险产品;出口农产品方面,大米及其制品是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高风险产品。
成晓维王小玉朱绍智胡松楠冯家望邝筱珊游淑珠唐食明
关键词:进出口农产品转基因成分
PCR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布氏弓形菌被引量:3
2013年
弓形菌是一种新型食源性致病菌,其中以布氏弓形菌污染率最高。本研究采用扩增23S rRNA的PCR法特异性检测布氏弓形菌,方法灵敏度可达103CFU/mL。2株布氏弓形菌均特异性地扩增出了长度为2061 bp的条带;嗜低温弓形菌、斯氏弓形菌、空肠弯曲菌等共18株不同种类的菌株均无扩增产物出现,表明此PCR法能特异性的将布氏弓形菌鉴定到种一级水平。比较实验结果表明,API CAMPY鉴定试剂盒对于布氏弓形菌鉴定仅能到弓形菌属一级水平,本PCR法能实现布氏弓形菌种一级水平的鉴定,用于布氏弓形菌的检测具有优势。55份动物源性食品样品用Johnson-Murano肉汤增菌后用PCR法进行检测,其中5份样品为布氏弓形菌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操作简便,节省了检测时间,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布氏弓形菌的快速检测。
游淑珠王小玉胡松楠唐食明邝筱珊冯家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