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丽华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锦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2篇肿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病理分析
  • 1篇形态学
  • 1篇雪旺细胞
  • 1篇炎性
  • 1篇肉瘤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肿瘤
  • 1篇上皮
  • 1篇上皮样
  • 1篇上皮样肉瘤
  • 1篇组织肿瘤

机构

  • 5篇锦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王丽华
  • 2篇孙翠翠
  • 1篇耿聆
  • 1篇陈曲
  • 1篇王嵬
  • 1篇李向东
  • 1篇鲍健
  • 1篇王正艳
  • 1篇胡炜
  • 1篇刘丹
  • 1篇焦立新
  • 1篇聂洪材
  • 1篇李巍
  • 1篇苑春慧
  • 1篇武丹

传媒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瘤临床病理观察
2015年
目的:探讨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瘤(ossifying fibromyxoid tumor,OFMT)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文献对2例骨化性纤维黏液样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组织来源和预后进行探讨。结果:骨化性纤维黏液样瘤有纤维性包膜及不连续的骨壳,肿瘤实质呈大小不一的小叶状结构,细胞密度不均,瘤细胞间为多少不等的纤维黏液样基质。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Vim、GFAP、CD99、NSE。结论:软组织骨化性纤维黏液样瘤少见,易误诊,主要依据其典型的镜下形态并结合免疫组化做出诊断。免疫组化结果支持OFMT雪旺细胞起源。
王丽华孙翠翠卢禹汐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雪旺细胞
RAGE、sRAGE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结肠癌组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h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RAGE)和血清可溶性RAGE(soluble RAGE,sRAGE)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纳入49例非糖尿病结肠癌(I、II、III期)患者,以免疫组织化学评分法(immunohistochemical score,IHS)评价结肠癌RAGE表达水平,以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清sRAGE浓度。结果:结肠癌组织RAGE表达水平(IHS为1.24±0.48)显著高于癌周组织(IHS为0.50±0.25)(P<0.05),III期(IHS为1.42±0.51)显著性高于I期(IHS为1.01±0.35)(P<0.05)和II期(IHS为1.11±0.42)(P<0.05);低分化结肠癌组织(IHS为1.58±0.49)显著高于中分化(IHS为1.08±0.45)(P<0.05)和高分化结肠癌组织(IHS为1.02±0.27)(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sRAGE表达水平术前、术后分别为(344.77±68.06)ng/L、(265.43±76.85)ng/L,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分别与健康志愿者sRAGE(149.97±30.12)ng/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sRAGE表达水平与TNM分期、结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没有关联。结肠癌组织RAGE高表达患者术前血清sRAGE浓度(415.02±85.08)ng/L高于中表达(334.26±44.56)ng/L和低表达(335.95±78.48)ng/L患者(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RAGE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趋势,与TNM分期呈正相关趋势,作为术后诊断指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血清sRAGE浓度与结肠癌组织RAGE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趋势,但与TNM分期和结肠癌组织分化程度没有关联,作为术前诊断指标仅能代表结肠癌风险,但无法考量结肠癌的恶性程度和进展情况。
王嵬胡炜王丽华陈曲刘丹李巍何玉男武丹焦立新李向东王正艳苑春慧
关键词:结肠癌RAGESRAGE
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三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MFY)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对3例肺IMFT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组织于光学显微镜下主要为长梭形细胞散在于丰富的间质中,并可见浸润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泡沫细胞等。免疫组织化学示SMA、Actin弥漫(+),desmin局灶(+),CK偶尔(+),ALK偶尔(+)。1例随访10个月复发。结论肺IMFT是一种罕见肿瘤,临床表现以胸痛和(或)血痰为主要症状,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别诊断包括肺肉瘤样癌、炎性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瘤病等。
王丽华聂洪材
关键词:肿瘤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
上皮样肉瘤二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2例上皮样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其组织学形态特征,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分析。结果2例患者中经典型和近端型上皮样肉瘤各1例。2例上皮样肉瘤均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为圆形或多角形的上皮样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染色,另一种为肥大的梭形细胞,组织结构呈结节状,可见中心性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例广谱CK、EMA、Vimentin均阳性表达,CK7、CD嘏、HMB45、Syn、SMA均阴性表达,其中1例少数细胞S:100阳性表达。结论上皮样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需要临床特点、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结合,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耿聆王丽华
关键词:上皮样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浆膜腔积液细胞块Calretinin Ber-EP4 CEA表达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和间皮细胞中Calretinin、Ber-EP4、CE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块技术对42例浆膜腔积液标本进行处理,并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alretinin、Ber-EP4、CEA在腺癌细胞及间皮细胞的表达。结果 Calretinin、Ber-EP4、CEA在腺癌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与在间皮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是鉴别腺癌细胞与增生间皮细胞的有效方法, Calretinin、Ber-EP4及CEA的抗体组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丽华孙翠翠鲍健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