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士坤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新乡市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小麦
  • 5篇性状
  • 3篇育种
  • 3篇栽培
  • 3篇植物
  • 3篇强筋
  • 3篇高产
  • 2篇调控植物
  • 2篇选育
  • 2篇栽培技术
  • 2篇植物育种
  • 2篇生物合成
  • 2篇生物合成相关...
  • 2篇逆境
  • 2篇强筋小麦
  • 2篇小麦品种
  • 2篇耐热
  • 2篇耐热性
  • 2篇高产栽培
  • 2篇高产栽培技术

机构

  • 17篇河南省新乡市...
  • 1篇河南省种子管...

作者

  • 17篇王士坤
  • 10篇蒋志凯
  • 8篇杨丽娟
  • 7篇付亮
  • 6篇王映红
  • 6篇董昀
  • 6篇马华平
  • 5篇李晓航
  • 3篇李洋
  • 3篇魏芳
  • 2篇唐振海
  • 2篇朱红彩
  • 2篇董彦琪
  • 1篇宋树柏
  • 1篇彭东
  • 1篇张栩
  • 1篇盛坤
  • 1篇黄金华
  • 1篇刘景堂
  • 1篇刘震宇

传媒

  • 3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耕作与栽培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种子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农学学报
  • 1篇可持续发展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化育种被引量:3
2021年
信息化是育种的主流趋势和必然选择。为促进作物育种信息化建设,从种质资源管理、数据采集、系谱分析、试验设计、参试进程管理、遗传解析和生理学解析、品种产业化推广等方面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在育种中的应用。指出了信息化育种实施步骤和要点,以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为例,规划了软件应用、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硬件更新、信息共享等实施信息化育种的重点步骤。认为信息化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被育种家广泛接受、技术有待完善和数据共享存在障碍等3个方面,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杨丽娟王士坤李洋闫玉信张栩李栋马华平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化育种
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的品质与利用被引量:2
2018年
新麦26是高产优质型强筋小麦新品种。介绍了新麦26的特征特性、主要品质指标、当前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利用前景,以期充分挖掘该品种利用潜力,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品种支撑。
刘学圣李明卫王士坤郭春江
关键词:强筋
肥料增效剂对夏玉米植物学性状、产量构成及土壤中NH4+-N和N3--N的动态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2014、2015年夏季,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先玉335为材料,设置两种肥料增效剂、7种施肥方式,研究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植物学性状、施肥后0、14、28、42 d时0-30 cm和31-60 cm土壤中NH4^+-N和NO3^--N含量以及收获时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分期施肥比全部氮肥作底肥更能促进夏玉米茎粗、叶面积、气生根数量、穗长、穗行数和行粒数等增加。与对照和不施用肥料增效剂相比,0-30 cm和31-60 cm土层中施用两种肥料增效剂的NH4^+-N含量较高,NO3^--N含量较低,控制了NH4^+/NO3^-比例。两种肥料增效剂相比,Entrench效果明显优于NMAX。
彭东沈玮囡宋树柏朱红彩闫玉栋王士坤王文涛唐振海洪德峰
关键词:夏玉米肥料增效剂植物学性状
新麦系列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2022年
为更好利用新麦系列品系,以16个新麦系列品系为材料,考察了部分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三要素。结果表明,与对照(周麦18)相比,新麦系列品系大部分表现为增产,株高较低,但籽粒黑胚率高。新麦35产量最高,新麦36次之。强筋品系产量与对照相当,但低于其他品系。品种选育时以降低籽粒黑胚率、提高强筋品种产量为下一步育种的主攻方向。
王士坤杨丽娟路永才杨海峰董彦琪蒋志凯
关键词:小麦农艺性状
新麦系列品种遗传基础及性状变化趋势研究
2022年
为探索近十几年来新麦系列品种品质及产量性状变化趋势,以2010年以来审定的新麦26、新麦32、新麦45等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其遗传基础、产量、品质及相关性状。结果表明,新麦系列品种容重与蛋白质含量、吸水量和稳定时间呈正相关,湿面筋含量与容重、蛋白质含量、吸水量和稳定时间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和吸水量、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667 2和0.728 2),吸水量和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673 5)。以品质指标聚类分析,强筋和中筋品种聚为两大类。新麦系列品种涉及半冬性和春性,强筋和中筋,旱地和水地的区别,去除个别品种外,新麦系列中筋、强筋和春性品种三种类型的产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
王映红马华平李晓航王士坤马晓红董昀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8的选育及性状表现
2022年
新麦2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采用常规有性杂交,系谱法种植选育而成的强筋抗病新品种。通过系统总结新麦28选育过程及心得,研究其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对其做出全面评价,以期为选育推广利用优质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程玉民李晓航王士坤董昀
关键词:强筋小麦选育
调控植物耐热性的相关蛋白AtMYBS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调控植物耐热性的相关蛋白AtMYBS1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AtMYBS1蛋白或其相关生物材料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A1)调控植物耐热性;(A2)培育耐热或对热敏感的植物;(A3)调控植物中独脚金内酯...
李祥矫永庆付亮李晓航王士坤王映红杨丽娟蒋志凯董昀马华平任帅王稼苜魏芳
文献传递
小麦新品种新麦3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8年
新麦39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半冬性、高产、稳产、多抗的旱地小麦新品种,适宜在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种植。该文介绍了新麦39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黄金华王士坤王玲燕朱红彩王映红蒋志凯
关键词:栽培技术
可用于小麦品质改良的农家种种质筛选
2020年
为了筛选综合性状较好的可用于小麦品质改良的农家种资源,以212份小麦农家种为材料,采用Vp1B3分子标记和田间喷雾进行了抗穗发芽鉴定,用硬度指数法进行了硬度测定,并考察了部分农艺性状。结果表明,212个农家种中Vp-1Ba(感穗发芽)、Vp-1Bb(抗穗发芽)和Vp-1Bc(抗穗发芽)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70.28%,6.16%,23.70%,以Vp-1Ba基因型为主。3种基因型穗发芽率差异不显著,212个农家种的穗发芽率在7.79%~28.56%之间,平均为15.28%;农家种硬度指数(HI)平均值为71.22;农家种平均株高达到113.46 cm;农家种对白粉病抗性变异丰富,有3个品种为白粉病免疫;农家种平均穗粒数为28.33,平均千粒重为30.96 g。针对抗穗发芽、籽粒硬质、株高适宜、抗白粉病、高产等育种目标,筛选出等‘金包银’‘、玉麦1’‘、大红芒2’等12个种质材料,为进一步培育优质小麦奠定了基础。
杨丽娟王士坤盛坤付亮董昀蒋志凯
关键词:小麦农家种种质
国审超强筋新麦26的品质指标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更好的市场推广和作为种质资源利用,连续分析了11年小麦品种新麦26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新麦26的品质指标受年际和地域影响较小,无论籽粒品质指标还是加工品质指标都比较高且稳定,为在黄淮南片小麦主产区进行优质强筋小麦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一个较为适宜的强筋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因此,在今后黄淮南片小麦强筋育种方面,作为种质资源,要利用好新麦26,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引进、利用国内外的优质资源,积极发掘、探索新的近缘野生优质资源,丰富遗传基础,从而拓宽小麦育种种质库.
蒋志凯闫玉信李洋唐振海刘景堂付亮彭晓红马华平王士坤
关键词:小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