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振
- 作品数:86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新华日报》的文艺专刊《星期文艺》被引量:3
- 2011年
- 《星期文艺》是《新华日报》创办初期设立的第一个文艺专刊,由胡风编辑,因稿源缺乏,问世不久就停刊了。《星期文艺》注重评论,它存续的时间虽然不长,却已经初步形成了《新华日报》文艺副刊注重战斗性、批判性的特色。由于胡风在文坛的重要影响以及"七月派"作家的有力支撑,《星期文艺》也得以刊载了一批生活实感与战斗激情紧密融合的优秀创作,形成了抗战初期文艺园地的一道靓丽风景。
- 王学振
- 关键词:《新华日报》
- 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
- 2008年
-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意义的民族主义在中国萌生,甲午战后,更是发展成为席卷全国的狂飙巨澜,由此造成了文学观念、文学传统、文学体制、文学语言、文学传播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开始了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的巨大转型。
- 王学振
- 关键词:民族主义文学转型
- 徐中玉先生抗战前后文论述评被引量:1
- 2013年
- 抗战前后,徐中玉先生有大量的文论著述,他对文学批评、民族文学、文学语言等理论问题表达了集中而系统的意见。徐中玉先生抗战前后的文论,体现出价值取向上的先进性和学术方法上的科学性,至今仍然葆有鲜活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的启示意义。
- 王学振
- 关键词:抗战前后文论
- 《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的几个问题
- 2018年
-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作为一名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师,我感到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必须解决好几对矛盾,处理好几组关系。
- 王学振
-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效果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必修课讲授
- “武”的退隐和“侠”的张扬:论老舍与侠文化被引量:9
- 2009年
- 作为一个出身于下层民间并为民间文化所深深浸染的作家,老舍好"武"崇"侠",由此又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面对着古老中国被迫进入世界殖民体系之后的不可避免的现代化进程,老舍为"武"这种前现代技能唱了一曲深情的挽歌;同时,他又试图将"侠"的气质作为国民性改造的一种精神资源,通过激活、改造传统文化中"侠"的因子实现新民强国。老舍与侠文化的关系,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和武侠文学的发展轨迹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
- 王学振
- 关键词:老舍侠文化国民性
- 施蛰存小说的对话性和复调
- 2002年
- 施蛰存小说以心理分析著名 ,但其小说在巴赫金所说的对话性、复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就 ,表现为人物与他者的暗辩、人物与自我的对话、小说结构的对位。
- 王学振
- 关键词:小说对话性复调
- 抗战时期的神鹰剧团及其戏剧活动
- 2018年
- 抗战爆发之后,军队中的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其中隶属于航空委员会政治部的神鹰剧团,荟萃了文艺界的不少杰出人物,在空军戏剧运动等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是研究军中文艺的典型标本。
- 王学振
- 关键词:抗战
- 《大公报》重庆版简论被引量:4
- 2006年
- 《大公报》有津、沪、汉、渝、港、桂等版,其中重庆版创办于1938年12月。由于抗战这一特殊历史事件及重庆作为陪都的特殊历史地位,《大公报》重庆版在各版中的影响相对较大。重庆版较忠实地记录了时代风云,既是“国家的忠卒”,又是“政府的铮民”,前者表现为主张抗战,反对内战,后者表现为对国民党当局弊政的痛斥。《大公报》重庆版虽有部分言论错误,但更多地是发挥了历史进步作用,是重庆出版史上的重镇。
- 王学振
- 关键词:出版史
- 重庆“文学史料与抗战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 2009年
- 2009年5月23日至25日,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史料学分会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承办,重庆市图书馆、重庆市档案馆等单位协办的2009年重庆“文学史料与抗战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史料学分会年会,在重庆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 王学振
- 关键词:文学史料学抗战文学
- 徐中玉先生抗战时期的民族文学理论被引量:6
- 2009年
- 抗战时期,徐中玉先生对民族文学的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民族文学理论以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为基础,同时又具备国际主义、民主主义、启蒙主义等新的质素,切中时弊,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民族文学的种种误解。他在民族文学题材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切实而深入,超越了当时一般民族文学理论的空疏浮浅。
- 王学振
- 关键词: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