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定量超声
  • 1篇胫骨
  • 1篇老年妇女
  • 1篇健康志愿者
  • 1篇骨量
  • 1篇骨密度
  • 1篇骨质
  • 1篇骨质疏松
  • 1篇发病
  • 1篇发病率
  • 1篇妇女
  • 1篇QUS
  • 1篇SOS
  • 1篇测量值

机构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莉华
  • 2篇王洪复
  • 1篇朱国英
  • 1篇翁世芳
  • 1篇黄克
  • 1篇顾乃谷
  • 1篇孙爱娥
  • 1篇励杏娣
  • 1篇陆振林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年份

  • 2篇1999
  • 1篇199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新型人工试验尘发生装置
1990年
本文介绍了采用超声波雾化和可控硅电磁振荡原理,分别发生小颗粒气溶胶和大颗粒粉尘的一种新型人工试验尘发生装置。经实验证明,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发尘浓度稳定且可调节等特点。
顾乃谷陆振林王莉华孙爱娥蒋春玉
由外周骨和中枢骨骨密度测量值估算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发生率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应用骨密度测定方法,估算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方法应用GMY-1型单光子骨密度仪和DPX-L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桡骨和腰椎前后位骨密度,以骨密度低于峰值或成人均值-2.0s为骨质疏松的骨量诊断标准,估算上海市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30~39岁624名女性桡骨骨密度值分析的峰值为756.0±73.7mg/cm2,对40~79岁1331名桡骨骨密度测量值估算的60~69岁和70~79岁骨质疏松发生率分别为31.0%和66.7%。30~39岁56名女性L2~L4骨密度均值为1168.7±131.6mg/cm2,40~79岁701名L2~L4骨密度值估算的60~69岁和70~79岁骨质疏松发生率为52.1%和66.7%。结论对腰椎骨密度的检测是早期发现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方法。
王莉华王洪复励杏娣翁世芳黄克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妇女发病率
上海地区正常人群胫骨定量超声骨量的分布及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胫骨定量超声测量(QUS)的临床意义研究及与DEXA 法的比较。方法 对458 名社区健康志愿者人群(年龄20~79 岁)进行胫骨定量超声骨量(QUS)的测量研究。结果 SOS值在男、女性中,均在30~39 岁达到峰值,女性在50 岁以后SOS值急剧下降,同时伴随着身高缩短,男性人群在50 岁以后的SOS值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使男、女性在50 岁以后显示出明显的性别差异(P< 0.01)。在绝经后妇女中,胫骨SOS值与年龄和绝经年限均呈明显的负相关,其中绝经对骨密度值的下降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胫骨SOS值与腰椎骨密度值中度相关(r= 0.50,P< 0.01)。结论 胫骨定量超声声速的测量,能很好地反映健康人群的骨量变化情况,对开展人群的普查普防,以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和预测骨折的危险性,有应用潜力。
朱国英王莉华王洪复
关键词:胫骨定量超声骨量QUSSOS健康志愿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