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萌

作品数:14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影像
  • 4篇肿瘤
  • 4篇脱氧
  • 4篇脱氧葡萄糖
  • 4篇计算机断层
  • 4篇放射性
  • 3篇转移瘤
  • 3篇显像
  • 3篇姑息
  • 3篇姑息性
  • 3篇姑息性治疗
  • 3篇骨转移
  • 3篇骨转移瘤
  • 3篇发射计算机
  • 3篇放射性药物
  • 3篇氟代脱氧葡萄...
  • 3篇符合线路SP...
  • 2篇单光子
  • 2篇单光子发射
  • 2篇单光子发射计...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王萌
  • 5篇吕平欣
  • 5篇吴南楠
  • 3篇张卫红
  • 3篇李多
  • 3篇李亚威
  • 1篇赵冬

传媒

  • 4篇中国基层医药
  • 4篇结核病与胸部...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种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糖结果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评价罗氏卓越型血糖仪、雅培安妥超越血糖仪、拜安捷血糖仪、拜安康血糖仪测定指尖毛细血管全血糖(CBG)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浆糖(VPG)的相关性及该四款血糖仪的精确性.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门诊的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102例的随机血糖,对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VPG,同时采取指尖血,用罗氏卓越型血糖仪、雅培安妥超越血糖仪或拜安捷血糖仪、拜安康血糖仪测定CBG.结果 四款血糖仪测得CBG与生化仪测量同步VPG的相关性良好,r值分别为0.990、0.985、0.963、0.952,且拜安捷血糖仪CBG与同点VPG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血糖浓度≥4.2 mmol/L时,四款血糖仪测得CBG分别与同步实验室测量VPG相比,95%的测试范围结果均在±20%范围内.结论 四款血糖仪准确性高,能较准确反映血糖水平.
吴南楠王萌赵冬
关键词:自我血糖监测血糖仪毛细血管血糖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CT导向下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应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设计方案,按照治疗计划将125 I在CT导向下穿刺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的治疗方法。通过粒子发出持续低能量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杀伤。主要适用于中晚期未经治疗的原发肿瘤、手术难以切除的肿瘤、复发或转移肿瘤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实质上是一种精确的放射治疗手段,具有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上的明显特点。放射性粒子植入在靶区可以达到较高的处方剂量( PD),而周围正常组织几乎不会受到损伤。临床实践证明,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靶区PD可以远高于外照射时的剂量。同时,125 I是低能量的放射性核素。由于其穿透力极弱,射线平均射程约1.7 mm,邻近组织随着距离的增加吸收剂量明显减少,从而不易损伤周围的重要脏器。125 I粒子可释放X射线和γ射线,长期持续的照射使瘤体细胞氧增强比减少,并持续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不断消耗肿瘤干细胞,使肿瘤细胞死亡[1]。从而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再增殖、再修复,达到治疗目的。
王萌吴南楠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肿瘤细胞死亡CT导向
影像组学在肺结节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肺结节性病变是临床中较常遇到的影像学表现,部分病例诊断有一定难度。影像组学近年来广受各方面关注,由于及涵盖的影像特征多,使人们对其诊断能力充满憧憬。本文通过影像组学的概念、在肺部结节性病变中应用的技术流程、应用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王萌吴南楠(审校)
关键词:肺结节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89-Sr联合双膦酸盐在骨转移瘤姑息性治疗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单独使用89-Sr、双膦酸盐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对三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并对89-Sr对造血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统计骨转移瘤治疗病人115名,其中89-Sr组36人,双膦酸盐组38人,联合用药组41人。收集观察对象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ualAn—logueScaleVAS)以及89-Sr组和双膦酸盐组共77名使用过89-Sr的患者的用药前后的白细胞数值。分别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对比三组病人经过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有效率,进行治疗方法效果差异分析,对比77名经历过89-Sr治疗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细胞计数变化进行该药物对造血系统影响的分析。结果89-Sr单药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支持89-Sr治疗骨转移瘤改善患者生存状态疗效确定的结论(治疗前:4.311.47,治疗后:3.061.62,P〈0.05)。双膦酸盐单药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数据说明双膦酸盐改善骨转移瘤患者生存状态疗效确切(治疗前:4.611.69,治疗后3.531.80,P〈0.05)。89-Sr治疗前后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及联合用药组二次人院血常规检查数据表明,89-Sr会对造血系统产生可逆的一过性影响。三组观察对象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9.44%,68.42%,92.68%。对三组进行有效率X2检验=9.29,P〈0.05。说明三组有效率不同。进一步将三组进行两两对比,结果支持联合用药组有效率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89-Sr、双膦酸盐及双药联合使用对改善骨转移瘤患者生存状态疗效确切。联合用药有效率高于单独用药。89-Sr会对造血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为一过性反应,一般会在停药后恢复正常。
王萌吕平欣
关键词:骨转移瘤姑息性治疗锶89放射性药物双膦酸盐
放射性药物在骨转移瘤姑息性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骨转移瘤是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容易发生骨转移瘤的肿瘤主要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和肾癌,大约占骨转移瘤患者的80%左右[1]。骨转移瘤最常见引起的症状是疼痛它是由于骨转移瘤引起的骨损害而出现的。癌性骨痛通常由两种不同的疼痛构成,第一种疼痛是局部病灶的骨重塑以及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引起的,这种疼痛程度相对较低,持续时间长,呈钝痛或酸痛。第二种是突然发生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与某种体位或者是某种活动引起。
王萌
关键词:骨转移瘤姑息性治疗放射性药物疼痛程度前列腺癌癌性骨痛
89Sr联合双膦酸盐在骨转移瘤姑息性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单独使用89Sr、双膦酸盐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对三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并对89Sr对造血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统计骨转移瘤治疗病人115名,其中89Sr组36人,双膦酸盐组38人,联合用药组41人。收集观察对象冶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ualAnlogueScaleVAS)以及89Sr组和双膦酸盐组共77名使用过89Sr的患者的用药前后的白细胞数值。分别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进行治疗效果的分析,对比三组病人经过治疗后疼痛缓解的有效率,进行治疗方法效果差异分析,对比77名经历过89Sr治疗的患者不同时期的血细胞计数变化进行该药物对造血系统影响的分析。结果89Sr单药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支持89Sr治疗骨转移瘤改善患者生存状态疗效确定的结论(治疗前:4.311.47,治疗后:3.061.62,P〈0.05)。双膦酸盐单药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数据说明双膦酸盐改善骨转移瘤患者生存状态疗效确切(治疗前:4.611.69,治疗后3.531.80,P〈0.05)。89Sr治疗前后白细胞与血小板计数、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及联合用药组二次入院血常规检查数据表明,89Sr会对造血系统产生可逆的一过性影响。三组观察对象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9.44%,68.42%,92.68%。对三组进行有效率χ2检验=9.29,P〈0.05。说明三组有效率不同。进一步将三组进行两两对比。结果支持联合用药组有效率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89Sr、双膦酸盐及双药联合使用对改善骨转移瘤患者生存状态疗效确切。联合用药有效率高于单独用药。89Sr会对造血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为一过性反应,一般会在停药后恢复正常。
王萌吕平欣
关键词:骨转移瘤姑息性治疗锶89放射性药物双膦酸盐
氟-18代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联合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讨论氟-18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联合CT诊断肺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因肺部病变实行18 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CT检查的患者,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每个患者经经过单独凭借符合线路显像诊断和两种检查方式联合诊断.通过x2检验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敏感性和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162例肺部疾病患者中,良性患者48例,恶性患者114例.两种诊断方法敏感性分别是86.0%和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63,P<0.05),准确率分别是79.0%和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6,P<0.05).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联合CT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萌吴南楠
关键词:肺癌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中不同种影像诊断方法的比较和联合应用的价值观察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甲状旁腺双时像平面显像、CT及超声检查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男22例,女48例,临床疑似PHPT并经手术切除的患者,最终获得病理结果。所有患者均行99mTc-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颈部CT平扫、SPECT/CT断层同机融合显像及超声检查。每个患者以4个甲状旁腺计算,70个患者共计280个甲状旁腺。以最终病理诊断做为诊断标准。以多个样本率间的多重比较检验各种方法的特异性及灵敏性的差异,以及诊断能力最高的两者联合应用与单一应用对诊断能力的影响。结果共计切除70个患者甲状旁腺70个,病理诊断甲状旁腺腺瘤42例,甲状旁腺双时像断层/CT融合显像灵敏度最高,超声的特异性最高。甲状旁腺双时像断层/CT融合显像与超声联合应用时,特异性、灵敏性及准确性与单独使用一种方法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PECT/CT显像较传统平面显像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甲状旁腺双时像断层/CT融合显像与超声联合检查,能为接下来的治疗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王萌吴南楠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超声诊断
影像组学在肺结节性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2021年
影像组学在2012年由荷兰研究者Lambin等提出。影像组学是指从放射影像中高通量地提取大量影像特征,应用自动化数据特征化算法将ROI的影像数据转化为具有高分辨率的可发掘的特征空间数据[1]。影像组学源于计算机辅助检测或诊断(computer-aided detection or diagnosis,CAD)系统,是将影像定量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结合,被认为是CAD的自然延伸囱。
王萌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检测影像特征CAD放射影像空间数据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胸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在胸腔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病理确诊的14例胸腔肿瘤,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的18F-FDG符合线路及CT图像。记录病灶的病理类型、CT征象、符合线路图像病灶目测分级和病灶放射性摄取值与纵隔及肺本底的比值(T/M和T/L)。结果 8例神经源性肿瘤(神经纤维瘤2例,良性神经鞘瘤5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6例间叶组织肿瘤(良性孤立性纤维瘤3例,恶性孤立性纤维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按照良恶性分组为良性组10例和恶性组4例。良性组与恶性组平均年龄及CT征象均无统计学差异。恶性组T/L及T/M明显高于良性组,并且有统计学差异(13. 31 vs 4. 91,P=0. 036;3. 12 vs1. 13,P=0. 002)。以目测分级高于纵隔诊断为恶性病变的准确率为85. 7%,敏感性100%,特异性80. 0%,2例假阳性病例均为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各1例)。神经源性肿瘤与间叶组织肿瘤CT表现及符合线路显像特征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鉴别胸腔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高,并且鉴别间叶组织肿瘤的良恶性准确率较神经源性肿瘤高,具有简便直观的优势,有利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
李多张卫红李亚威王萌吕平欣
关键词:神经源性肿瘤间叶组织肿瘤氟代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SPECT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