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军

作品数:76 被引量:468H指数:1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气候
  • 12篇同位素
  • 11篇中新世
  • 11篇冰期
  • 10篇季风
  • 10篇更新世
  • 9篇碳循环
  • 8篇有孔虫
  • 8篇冰盖
  • 7篇大洋
  • 7篇旋回
  • 6篇第四纪
  • 6篇东亚季风
  • 6篇洋流
  • 6篇上新世
  • 6篇深部
  • 5篇东昆仑
  • 5篇岁差
  • 5篇晚中新世
  • 5篇海洋学

机构

  • 75篇同济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阿德莱德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深...

作者

  • 76篇田军
  • 22篇汪品先
  • 13篇李前裕
  • 12篇成鑫荣
  • 11篇黄恩清
  • 7篇翦知湣
  • 5篇徐建
  • 4篇赵泉鸿
  • 4篇刘传联
  • 4篇马文涛
  • 4篇龚一鸣
  • 4篇马小林
  • 3篇张克信
  • 3篇孙湘君
  • 3篇王汝建
  • 3篇李建如
  • 3篇李丽
  • 3篇刘晶晶
  • 2篇金海燕
  • 2篇苏新

传媒

  • 9篇科学通报
  • 9篇海洋地质与第...
  • 9篇地球科学(中...
  • 8篇第四纪研究
  • 6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中国科学(D...
  • 3篇第二届深海研...
  • 2篇科技导报
  • 2篇自然杂志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Acta B...
  • 1篇沉积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烯酮氢同位素重建古表层海水盐度——南海北部MD05-2904
贺娟汪品先李前裕田军Alex Sessions
东昆仑造山带海西—印支期东昆南前陆盆地构造岩相古地理被引量:9
2001年
地层相态的恢复对于研究非史密斯地层区沉积盆地的演化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1∶ 2 5万野外地质填图基础上作出了东昆仑造山带东段东昆南前陆盆地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图 ,该系列图揭示了东昆南前陆盆地在 5个发展阶段中的岩相分布特征和空间上的古地理展布范围 ,即晚二叠世早期东昆南前陆盆地发育的初始阶段、晚二叠世晚期前陆盆地的扩展至短期萎缩阶段、早三叠世早期前陆盆地的再次扩展阶段、早三叠世晚期盆地发育的高峰阶段和中二叠世前陆盆地的萎缩至消亡阶段。
田军张克信龚一鸣王国灿
关键词:前陆盆地
东北长白山垂直林带下现代表土花粉与植被关系(英文)被引量:3
2003年
在长白山北坡5个垂直植被带的林下采集29个表土(苔藓)样品进行孢粉分析,同时将其结果作对应分析。结果表明,除个别样品,在长白山垂直植被带的孢粉组合中乔木花粉占优势,其中以松属和桦木属最多,在各植被带均有分布。松属花粉最高含量出现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带的孢粉组合中;桦木属花粉则大量见于亚高山岳桦林带和以栎桦为主的阔叶落叶林带,但前者伴有耐寒、旱的小灌从杜鹃花属花粉,而在后者中则见有大量蕨类孢子。阔叶落叶林带的孢粉组合是以类型多、百分含量高的落叶乔木花粉和大量蕨类孢子为特征。亚高山针叶林带的孢粉组合中出现数量众多的云杉属花粉。在高山苔原带孢粉组合中虽然乔木花粉略占优势,但极少或不见蕨类孢子,与其他植被带比较,草本植物和小灌丛花粉明鲜较多,其中杜鹃属花粉含量在草本中占优势,其中出现苔原带的指示花粉——仙女本属。
孙湘君罗运利田军吴玉书
关键词:植被
冷水珊瑚测年与大洋中——深层水碳储库被引量:3
2019年
冷水珊瑚古环境应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建立精确的年龄模式。目前常用的珊瑚定年技术包括U/Th,AMS^14C和210Pb测年,其中前两种方法尤为重要。不同冷水珊瑚属种适用不同的定年方法。高镁方解石质的竹节柳珊瑚可用AMS^14C和210Pb测试方法定年。竹节柳珊瑚具有清晰的生长纹层,厘定其年龄模式后,可以成为中—深层大洋环境演变的高分辨率记录载体。文石质石珊瑚同时适用于U/Th和AMS14C测年方法,在古海洋研究中有特殊价值。由于u/Th测年可以提供样品的绝对年龄,因此进一步计算可获得中—深层大洋的碳储库年龄,这为探究轨道和千年时间尺度上大洋—大气碳交换这一重大学术问题提供了可靠资料。冷水珊瑚测年数据发现末次冰消期时,赤道大西洋和南大洋中层水的碳储库年龄在Heinrich Stadial 1事件结束前后突然大幅度减小,很可能表示深部大洋一部分无机碳转移进入了大气圈,或者代表Heinrich Stadial 1事件前后大西洋中层水分别主要受南半球和北半球潜沉水团的影响。
黄恩清孔乐田军
关键词:末次冰消期碳循环
新生代的气候节律:赤道太平洋IODP320、321航次被引量:7
2009年
新生代以来,地表气候在大趋势上逐渐变冷,并呈现出冷暖交替的变化节律。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太阳辐射量和地内气候系统的反馈效应。揭示气候变化的最终规律需要更准确的天文计算和更长、更可靠的气候替代性指标的重建。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320、321航次在东赤道太平洋钻取了一系列保存完好、连续的深海沉积钻孔,为揭示新生代气候演变的规律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从全球视野的角度研究古海洋学和古气候学问题是揭示气候演变规律的良好方法,值得中国研究者借鉴。
田军
关键词:新生代气候赤道太平洋IODP
南海三千万年的深海记录被引量:86
2003年
1999年春,大洋钻探184航次在南海南北6个深水站位钻井17口,取芯5500 m,通过30余种实验项目共6万多次分析,取得了重要成果.文中着重介绍深海地层剖面的建立和气候周期的演变.184航次在南海建立起西太平洋区最佳深海地层剖面,包括在东沙附近建成全球惟一不经拼接的23 Ma同位素连续剖面,在南沙海区建成全球分辨率最高的4个5 Ma剖面之一,并获得分辨率高达10年等级的岩石物理剖面,第1次为亚太地区的环境演变获得了系统的高质量海洋记录.在此基础上,第1次探讨了两千多万年以来气候周期性的演变,展示出0.1,0.4和2Ma等偏心率周期的起伏,说明气候系统对轨道驱动的响应随着冰盖的增长而演变.该航次有关碳循环和季风演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将有另两篇文章专题报道.
汪品先赵泉鸿翦知湣成鑫荣黄维田军王吉良李前裕李保华苏新
探索大洋碳储库的演变周期被引量:44
2003年
南沙深海钻孔ODP1143井的5Ma沉积记录,揭示出碳同位素变化有0.4~0.5 Ma长周期,并通过对比证明为全大洋所共有,反映了大洋碳储库的低频变化.此类周期性也见于碳酸盐和热带风尘沉积,说明是由季风等低纬区过程所引起.无论1143井或其他大洋的第四纪记录,都表明碳同位素重值期(δ13Cmax)所反映的大洋碳储库改组,发生在冰盖大扩张和冰期旋回变型(如“中更新世革命”、“中布容事件”)之前,证明了碳循环对于冰期变化的调控作用.可见第四纪冰期旋回应当是高纬与低纬过程,物理作用(冰盖)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碳循环)相互结合下“双重驱动”的产物,不能只靠北半球高纬区响应轨道驱动的物理因素来解释.由于当前地球正处在又一次碳同位素重值期,理解大洋碳储库的周期演变及其气候影响实属当务之急.文中还对第四纪以前大洋碳、氧同位素的变化进行比较,发现在0.4Ma偏心率长周期上两者同步变化,随着北极冰盖的发育才失去耦合关系.
汪品先田军成鑫荣刘传联徐建
关键词:碳循环
南海演变与季风历史的深海证据被引量:78
2003年
用深海记录中的地球化学、徽体古生物和孢子花粉等多项指标,获得了东亚季风演变历史,揭示出近8,3.2,2.2和0.4 Ma等事件,证明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演变有十分相似的阶段性,主要区别在于冬季风信号的强盛;而南海南部季风变化的频谱,显示出低纬海区的特色.大洋钻探184航次还取得了南海演变的沉积证据,发现深海相渐新统,证明海盆扩张初期已经有深海存在;渐新世晚期地层有4次间断,并经历明显的成岩作用,说明是该区最强烈的构造运动;通过沉积类型和速率的对比,发现今天南海南北沉积环境的强烈差异,要到300多万年前方才出现.
汪品先翦知湣赵泉鸿李前裕王汝建刘志飞吴国瑄邵磊王吉良黄宝琦房殿勇田军李建如李献华韦刚健孙湘君罗运利苏新茅绍智陈木宏
关键词:深海沉积东亚季风
晚中新世以来东赤道太平洋冷舌的地质演化被引量:2
2019年
东赤道太平洋冷舌(东太冷舌)的演变对揭示古气候变化的动力学机制存在重要的科学意义,但学术界对东赤道太平洋冷舌的形成时间和发育机制仍存在争论。我们选择东赤道太平洋暖池边缘区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IODP)IODP-U1337站的深海沉积物,利用U3K7′温度指标,重建了过去8 Ma以来该站海水表层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记录。我们利用东太暖池区IODP-U1337站和东太冷舌区ODP846站的SST梯度(ΔSSTU1337-846),来指示东太冷舌8 Ma以来的演变历史。我们发现晚中新世以来东赤道太平洋冷舌的演变主要分为两个阶段:6.2~4.3 Ma期间,冷舌发育较为微弱,其中包括了晚中新世冷事件期间;4.3Ma至今,冷舌发育逐渐增强阶段,直到0.8 Ma左右达到现代水平。巴拿马海峡的关闭为冷舌发育提供前提条件,而在"温跃层传播机制"作用下,中高纬变冷才是上——更新世以来冷舌发育的持续动力。
田军刘晶晶柳中晖
关键词:晚中新世
晚第三纪重大冰盖生长期南海深部洋流变迁
田军黄湘通徐建马文涛杨玫周宁超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