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秋田

作品数:14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锦州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教育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2篇电阻定律
  • 2篇院校
  • 2篇物理定律
  • 2篇课程群
  • 2篇惯性系
  • 2篇辨异
  • 1篇大学改革
  • 1篇大学教育
  • 1篇大学理想
  • 1篇导体
  • 1篇地电位
  • 1篇电磁感应
  • 1篇电磁感应现象
  • 1篇电动力学
  • 1篇电荷
  • 1篇电路模型
  • 1篇电象法

机构

  • 8篇锦州师范学院
  • 6篇渤海大学

作者

  • 14篇秦秋田
  • 2篇廖嗣德
  • 2篇胡炳仙
  • 1篇郝德永

传媒

  • 3篇物理教学
  • 3篇物理教师
  • 2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锦州师范学院...
  • 1篇大学物理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辽宁高等教育...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 1篇现代教育管理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3
  • 3篇1992
  • 2篇199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转型与新大学建构——锦州师范学院的探索被引量:2
2002年
秦秋田
关键词:社会转型教育范式大学改革
面向二十一世纪着力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被引量:1
1997年
面向二十一世纪着力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锦州师范学院秦秋田廖嗣德关键词:复合型教育人才培养对象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要求,高等教育“要努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近年来,我院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积极地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秦秋田廖嗣德
关键词:教育人才
物理教学中的比喻方法
1991年
一、什么是教学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指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与其有相似之处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所谓教学比喻,就是把这种修辞方法移植到课堂上,用学生熟知的、且与新知识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事例。
秦秋田单晶
关键词:修辞方法比喻法气态方程
无限大导体何需接地?——《电动力学》教材的一点商榷
1991年
本文对电象法中的“接地”问题提出不同看法,并对教材的有关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
秦秋田
关键词:导体电象法电动力学无限大
物理定律的“条件”辨异
1993年
“讲授物理定律,要讲清它的内容和条件”。这是常听到的经验之谈,但对其中的“条件”一词,却似乎没有统一的理解。譬如我们可以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受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条件”,同时也可以说:“牛顿第二定律的成立,是以宏观、低速、惯性系为条件的。”这两句话里都提到“条件”,但含义显然不同。
秦秋田郭玉敏
关键词:物理定律惯性系机械能守恒定律辨异电阻定律具体情境
关于高师本科院校学生试行“顶岗实习”的构想被引量:7
1999年
一、问题的提出(一)我省农村初中的教师队伍现状近期,我院组织人员对全省农村初中的师资队伍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近年来农村初中的师资队伍不断得到充实,教师的素质水平在逐渐提高,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1)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较多,约占教师总数的2...
秦秋田廖嗣德
关键词:本科院校顶岗实习学制改革教育实习
物理定律的条件辨异被引量:1
1992年
"讲授物理定律,要讲清它的内容和条件。"这是常听到的经验之谈。但对其中的"条件"一词,却似乎没有统一的理解。譬如我们可以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是产生加速度的条件:同时也可以说:牛顿第二定律的成立,是以宏观、低速和惯性参照系为条件的。这两句话里都提到"条件",但含义显然不同。所谓"讲清条件",究竟是指哪一种呢?按说两者都在必须讲清之列,但它们的区别是否也应该搞清楚?本文就来分析这个问题。一、物理定律的因果条件物理定律反映的是物理现象之间的客观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常常表现为两个现象的前因后果关系。具体地说,设有两个现象 X、Y,若当 X 发生时 Y 必发生,
秦秋田郭玉敏
关键词:物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辨异电阻定律惯性系液体密度
家用电器外壳带电的物理模型
1992年
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若不接地,漏电时会使触摸者有"麻电"的感觉。漏电严重时,"麻电"就会变成触电而危及生命。只有将外壳接地才能确保安全。这个生活常识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合格的家用电器,其金属外壳与内部电路绝缘良好,但它们之间有分布电容 C1存在,此外,机壳与地之间也存在分布电容 C2。我们将机芯、机壳、大地以及人体组成一个电路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 R1表示漏电电阻,机芯绝缘良好时 R1为无穷大,严重漏电时 R1≈0;R2代表接地电阻,机壳接地时 R2≈0,不接地 R2为无穷大;R3表示人体电阻。人触摸机壳就相当于合上k3(这里假设人、地之间没有绝缘)。现在我们设想情况Ⅰ:机芯与外壳绝缘良好,机壳不接地,这相当于 k1、k2都断开,交流电通过串联的 C1
秦秋田鞠秉军
关键词:物理模型生活常识电路模型电压升高地电位
谈从“磁场变化”到“磁通变化”的逻辑过渡被引量:1
1993年
现行教材在“电磁感应现象”一节中,以回顾法拉第实验思路的形式,给出了感生电流的产生条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B(线圈)所在处的磁场变化,也就是穿过线圈的磁力线条数,即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所以,感生电流的产生条件可以归结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乙种本下册 122页) 换句话说,磁场变化就是磁通量变化.磁场变化产生的电流,也就可以说是磁通量变化引起的.这是否就是法拉第当年的思路,笔者尚未查到出处.即便是,照搬到中学课堂也未必合适.从逻辑上说。
秦秋田
关键词: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中学课堂现行教材因果关系
高师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被引量:9
1996年
高师课程及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锦州师范学院秦秋田,郝德永师范教育被称为教育的“工作母机”,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师范教育的现代化理应率先垂范,这就要求对传统的师范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实现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专业划分、课程设置、管理体制等方方面面的全面转...
秦秋田郝德永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高师课程设置课程群高师教育改革理科学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