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鲁 作品数:22 被引量:184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州市胸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 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 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HLA-DR基因与中国南方汉族部分人群肺结核易感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1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R基因与中国南方汉族部分人群肺结核发病的关联性 ,并寻找与肺结核发病可能相关的HLA易感基因。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的研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对 110例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病例组 )和 10 1例中国南方汉族健康对照者 (健康对照组 )的 2 3个HLA DR等位基因进行分型 ,比较其等位基因频率(GF)并计算其比值比 (OR)。结果 HLA DR基因PCR SSP分型显示 :(1)肺结核病例组中的DR16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两组的GF值分别为 12 6 2 %、5 6 0 % ,两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 =5 915 ,PC<0 0 5 ,OR值为 2 5 3)。 (2 )肺结核病例组中的DR1、DR13 3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8 0 8%、2 3 5 7% ,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 2 9 2 9%、5 0 2 4 %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值分别为 17 84 7和 14 2 5 8,PC 值均 <0 0 1;OR值分别为 0 2 6、0 33)。结论 (1)DR16等位基因与南方汉族部分人群的肺结核发病可能密切相关 ,或与真正起作用的易感基因连锁。 (2 )中国南方汉族部分人群DR1、DR13 3等位基因的表达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的发病可能具有拮抗作用。 刘志辉 罗一鲁 周琳 许婉华 冯蝶仪 谭耀驹 何霞 宋长兴 傅瑜 刘忠泉关键词:HLA-DR基因 肺结核 易感基因 流行病学 广州市结核合并艾滋病诊疗分析 当前我国艾滋病(I-IN/AIDS)疫情严重,作为结核病发病大国,两病伴发的病例日益多见,为加强对这两种致命性传染病的认识,本文对广州市胸科医院1998年到2004年在收治结核病期间所发现的43例合并艾滋病病例进行了总结... 肖芃 罗一鲁 马志明 邓政先 李春燕关键词:结核病 合并艾滋病 文献传递 128例SARS病例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探讨SAR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广州市某SARS定点医院128例SARS住院病例的性别、年龄分布、接触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并发症、治疗与预后等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年龄37.6±14.5岁,男性54例,女性74例,69例(53.9%)有SARS病人接触史,3例有明确的野生动物接触史;入院前平均病程为5.79±5.56d;入院时主要症状为发热(123例,96.1%)、咳嗽(74例,57.8%)、全身酸痛(26例,20.3%)、呼吸困难(12例,9.4%)和腹泻(10例,7.8%)等;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计数低下(35例,27.3%)、肝功能ALT异常升高(35例,27.3%)、心肌酶CK异常升高(26例,20.3%)和肾功能Cr异常升高(3例,2.3%)。胸片显示89.1%(114例)的病例在入院时可发现肺部病灶,X线主要表现为渗出性病变,显示为淡薄云雾状或片状的浸润阴影,平均累积肺叶数为2.12±1.27;31.3%(40例)出现并发症;经过系统治疗,63.3%(81例)的病例在住院后10d内病灶已开始吸收。平均住院天数为20.73±11.68d。119例(93%)康复出院,9例死亡,病死率7%;22.7%(29例)出院时胸片仍显示存在纤维化病灶。结论SARS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全身酸痛、白细胞计数偏低、易累及心、肝、肾等脏器,胸片主要为片絮状阴影,经治疗多数病例预后良好,但要注意肺部的残留纤维化。 王云南 罗一鲁 谭守勇 吕嘉春 冯蝶仪 廖春信 王维勇 岑文昌 冯永忠 邹永红 梁国飞关键词:SAPS 结核分支杆菌ESAT6基因克隆与表达质粒构建 <正> 目的:为获得纯品的结核分支杆菌基因工程抗原,克隆结核分支杆菌(MTB)ESAT6分泌蛋白基因到T载体,并构建表达质粒pGEX-ESAT6。方法:从GenBank中获得ESAT6(AF420491)的编码区(CDS... 陈建波 罗一鲁 谭守勇 冯蝶仪文献传递 1994—2003年广州老城区门诊病人耐药结核病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分析广州市老城区10年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为今后结核病控制的有效开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核病肺部肿瘤防治所1994—2003年结核杆菌耐药性测定资料。结果10年间,9044株临床分离结核菌株的总耐药率、初始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23.7%、20.7%和34.6%,总耐药率、初始耐药率呈总体缓慢下降趋势,获得性耐药率反之;2145株耐药株的耐药顺位为:H(20.3%)、R(10.2%)、S(9.5%)、E(5.0%),其中初始耐药率顺位为:H(17.7%)、R(8.3%)、S(8.1%)、E(4.1%),获得性耐药率顺位为:H(29.8%)、R(16.7%)、S(14.3%)、E(8.3%),耐单药、耐二药、耐多药率分别为:10.8%、3.4%和9.0%,其中其初始耐药率分别为:9.8%、3.0%和7.6%,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4.4%4、.6%和14.0%,10年间获得性耐H、R、S率及获得性耐多药率呈总体上升趋势,初始耐单药率则呈总体下降趋势。结论耐H和R菌株率和初始耐多药率的居高不下、获得性耐药率与获得性耐多药率的上升趋势、初始耐单药率总体下降趋势表明未来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发生更趋向于耐多种药物,必须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控制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与蔓延。 罗一鲁 刘志辉 罗春明关键词:耐药性 结核病 流行病学 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候选抗原基因克隆与表达质粒构建 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克隆并构建编码结核分枝杆菌(MTB)ESAT6,Ag85B和MPT64分泌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ESAT6,Ag85B和MPT64基因(288bp,978bp and 687bp),并克隆到T载体,然后用双内切酶消化后,与同样酶消化的pGEX-4T-2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coli DH5α,阳性克隆用酶切和DNA测序鉴定。结果酶切鉴定所切下的片段大小与预计相符,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证实符合表达框架。结论成功地克隆并构建了ESAT6,Ag85B和MPT64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GEX-ESAT6,pGEX-Ag85B和pGEX-MPT64。 陈建波 罗一鲁 谭守勇 冯蝶仪 曹智忠 刘志辉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抗原 基因克隆 表达质粒 聚合酶链反应 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rpoB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了解我院结核分支杆菌耐RFP临床分离株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 :利用PCR和测序试验 ,分析了 5 0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及H37Rv标准株的rpoB基因 ,包括核心区域的 81个碱基在内的 184bp的基因片段。结果 :2 0株敏感株未发现rpoB基因的突变 ,30株耐药株中 ,2 8株 ( 93 3% )出现rpoB基因的突变 ,突变位置集中在rpoB基因核心区域内的 2 7个氨基酸内 ,5 31,5 2 6两个密码子的突变率为 60 7% ( 17/ 2 8) ,未发现缺失或插入突变。高浓度耐药 (R2 5 0 )突变位置主要在 5 31位氨基酸 ,占 5 2 4% ( 11/ 2 1) ,低浓度耐药 (R5 0 )突变位置主要在5 2 6位氨基酸 ,占 5 7 1% ( 4/ 7)。结论 :rpoB基因核心序列的检测 ,可作为利福平耐药的指标 。 罗一鲁 谭耀驹 张言斌 王添章 王云南关键词:结核分支杆菌 RPOB基因 DNA序列分析 基因突变 HLA-DR单倍型与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HLA DR基因单倍型在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 对照的研究方法 ,应用PCR SSP技术对 110例中国南方汉族肺结核患者和 10 1例中国南方汉族健康对照者的 2 3个HLA DR等位基因进行分型 ,比较两组间DR5 3 DRB1、DR5 2 DRB1和DR5 1 DRB1单倍型频率 (HF)并计算其相对危险性 (RR)。结果 DR16 DR5 2单倍型的频率肺结核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0 .0 1
刘志辉 罗一鲁 谭耀驹 许婉华 冯蝶仪 宋长兴 傅瑜 刘忠泉关键词:汉族 肺结核 基因 PCR-SSP技术 人类白细胞抗原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对肺腺癌细胞杀伤作用探讨 2002年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转染联合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GCV)对人肺腺癌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携带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的逆转录病毒重组体pLXSN-tk,通过脂质体法转染PA317细胞,G418筛选出产重组病毒颗粒的生产细胞PA317-tk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HSV-tk/GCV系统对人肺腺癌细胞系GLC-82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能有效地将HSV-tk(基因导入GLC-82细胞系内并使其获得对GCV的敏感性。结论肺腺癌细胞转染HSV-tk基因后,能有效地被GCV杀死。 陈建波 罗一鲁 郭中敏 陈系古关键词:肺腺癌 更昔洛韦 基因疗法 胸苷激酶 SARS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SARS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并登记122例SARS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及其动态变化,建立数据库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以青壮年为主,42例(34.4%)有明确的SARS患者接触史,其中以医院和家庭接触为主。入院时的主要症状为发热(116例,95.1%)、寒颤(37例,30.3%)、咳嗽(90例,73.8%)、咳痰(78例,63.9%)、全身酸痛(33例,27%)和呼吸困难(14例,11.5%)。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者有81例(66.4%),低于正常上限者35例(28.7%),高于正常上限者6例,其中61例(50%)的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在住院过程中,共有34例(27.9%)的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上限(>10000/mm3);入院时91例(74.6%)胸片病灶为云雾状,76例(62.3%)有致密阴影,7例有肺实变,所有病例无胸腔积液、气胸或纵隔气肿,82.8%的病例于入院后平均(9.17±5.05)d病灶开始吸收;47例应用过糖皮质激素;34人接受无创通气,8例接受有创通气;32例次出现肝、肾、心功能损害、消化道出血和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等并发症,6例死亡。结论SARS主要表现为发热、寒颤、咳嗽、咳痰、全身酸痛和呼吸困难,易出现低氧血症和多脏器功能损害,影像学无明显特异性。 罗一鲁关键词:SARS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