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彩东

作品数:63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动脉
  • 13篇介入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9篇心脏
  • 8篇心病
  • 8篇血管
  • 8篇综合征
  • 8篇介入治疗
  • 8篇冠心病
  • 7篇冠状动脉介入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梗死
  • 5篇动脉介入
  • 5篇术后
  • 4篇心房
  • 4篇血压
  • 4篇他汀

机构

  • 60篇绵阳市中心医...
  • 2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阆中市人民医...

作者

  • 60篇罗彩东
  • 19篇刘云兵
  • 19篇王羽
  • 19篇赵亮
  • 18篇吴屹
  • 18篇戴闽
  • 14篇黎东
  • 12篇李郁
  • 9篇牟英
  • 8篇龚倩
  • 8篇张再伟
  • 5篇李蓉
  • 4篇张海峰
  • 4篇文宇
  • 4篇熊鹿
  • 4篇邱清艳
  • 3篇王敏
  • 3篇王敏
  • 3篇庾辉
  • 2篇刘童

传媒

  • 7篇四川医学
  • 4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广西医学
  • 3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华西医学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冠心病合并 OSA HS 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及睡眠呼吸监测确诊为冠心病合并中重度OSAHS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药物+CPAP治疗,半年后观察各组心脏临床症状及睡眠呼吸监测指标。[结果]试验组在常规药物+CPAP治疗半年后,患者夜间发生胸痛、胸闷气短症状,心律失常及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明显减少,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及平均SaO2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CPAP治疗可改善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的低氧血症,使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临床应对冠心病并发中重度OSA HS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
李蓉王敏庾辉罗彩东
关键词:冠心病并发症正压呼吸
帕罗西汀联合共情技术对不同年龄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身心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共情技术对不同年龄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20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每组60例。2组均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共情技术干预,比较2组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血压[收缩压(special boiling point,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共情能力、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中青年组的治疗总依从性(95.00%)与老年组(9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2组的SBP、DBP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HAMA、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且中青年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老年组(P<0.05);干预后2组的共情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中青年组的评分高于老年组(P<0.05);中青年组的满意度(93.33%)与老年组(8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共情技术应用于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可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共情能力及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良好。中青年患者焦虑抑郁、共情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优于老年患者。
王敏罗彩东戴闽施剑黄莉莉
关键词:帕罗西汀高血压不同年龄焦虑抑郁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椭圆形主动脉瓣环最大直径方向变化对升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项基于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后椭圆形主动脉瓣环最大径线方向变化对升主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具体影响。方法纳入绵阳市中心医院4例患者的4个健康主动脉代表TAVI治疗后的主动脉。本研究通过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比较了3种不同瓣环形状(正常主动脉瓣环、Ⅰ型椭圆形和Ⅱ型椭圆形)对主动脉壁面剪切应力(WSS)及螺旋流度指标分布的影响,其中Ⅰ型椭圆形瓣环的长轴位于主动脉矢状面,Ⅱ型椭圆形瓣环的长轴与主动脉矢状面垂直。结果在螺旋流动方面,Ⅰ型椭圆形瓣环能明显改变螺旋流动的方向(P<0.001),而Ⅱ型椭圆形瓣环能显著增强螺旋流动度(P=0.020)。3组升主动脉时间平均壁面剪切应力(TAWSS)在极值、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P<0.001),而且在极值Ⅰ型椭圆形瓣环明显高于Ⅱ型椭圆形瓣环;降主动脉TAWSS在极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而且在Ⅰ型椭圆形瓣环明显低于Ⅱ型椭圆形瓣环。3组升主动脉振荡剪切系数(OSI)平均值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但在降主动脉OSI平均值上,Ⅰ型椭圆形瓣环明显高于圆形瓣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结论Ⅰ型椭圆形瓣环导致螺旋流结构转变为主动脉弓内侧的低速紊流模式,而Ⅱ型椭圆形瓣环保持螺旋流结构不变,但流速分布呈偏态。Ⅰ型瓣环更容易出现低TAWSS,并在区域内伴有高OSI。这些发现对于优化TAVI手术策略和指导后续患者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宋攀罗彩东王勇军文军戴闽
关键词:主动脉瓣环血流动力学
感染性心内膜炎6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均有心脏基础疾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8例(29.5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各13例(各占21.31%),老年性心脏瓣膜病12例(19.67%),其他5例(占8.20%);人工瓣膜心内膜炎10例(16.39%)。发热、贫血和心功能不全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首发症状。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脏瓣膜病变51例(83.61%),最常见部位依次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发现赘生物39例(63.93%),单一瓣膜受累的赘生物好发部位依次为二尖瓣(14例),主动脉瓣(13例);多个瓣膜同时受累中以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最常见,有3例。61例血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34%(24/61),其中革兰阳性细菌占绝对优势为83.33%(20/24),链球菌仍为主要致病菌。经验性抗菌治疗中,抗阴性菌为主者40例(65.57%),抗阳性菌为主者14例(22.95%)。本病死亡率高达14.75%,心功能不全和严重感染为常见原因。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或心脏病变多样,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完善相关特殊检查,早明诊断,减少误诊;初始抗菌治疗仍以抗阳性菌的杀菌剂为主,及时的手术治疗亦同样重要。
牟英杜蓉罗彩东赵亮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病原菌抗菌治疗
可吸收胶原生物材料封阻穿刺口两侧血管壁与人工止血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①选择2003-08/2005-12绵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患者21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动脉鞘尺寸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②血管闭合器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根据动脉鞘的尺寸选用适当规格的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人工压迫止血组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术后6h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③记录两组止血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止血时的血管迷走反应、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血管闭合器止血组98例患者,96例成功,成功率97.9%。3例穿刺处出血,1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0.58±0.23)min,下肢制动时间(2.5±0.6)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0.67±0.40)min,下肢制动时间(4.4±0.7)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②人工压迫止血组114例患者,止血成功率100%。3例发生穿刺处血肿,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9例发生血管迷走反射。冠状动脉造影止血时间(12.4±6.5)min,下肢制动时间(17.2±5.3)h;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时间(28.3±9.4)min,下肢制动时间(20.4±4.6)h;术后1周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结论采用Angio-Seal闭合器止血安全有效,较手压止血明显缩短了止血时间及制动时间,未增加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并有减少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可能性。
刘云兵吴屹罗彩东赵亮王羽
关键词:胶原生物相容性材料
胱抑素C、核因子-κB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重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核因子-κB(NF-κB)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及肱动脉重构中的意义。方法免疫比浊法测定42例老年高血压肾功能正常者,48例老年高血压肾功能异常者及46名正常对照者血清Cys-C的浓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核因子NF-κB活化表达率,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肱动脉血管重构超声指标。结果高血压组Cys-C、NF-κ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化率呈显著正相关(r=0.657,P<0.01)。血清Cys-C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显著负相关(r=-0.577,P<0.01)。Cys-C、NF-κB水平与颈总动脉内径,颈动脉、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血管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反映血管重构的指标呈正相关。结论作为肾损伤的早期检测指标,血清Cys-C水平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化率相关,Cys-C可能通过NF-κB参与细胞信号传导。Cys-C、NF-κB水平与老年高血压血管重构相关。
李郁罗彩东
关键词:高血压胱抑素C核因子-KB肾功能血管重构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服用多塞平对合并慢性失眠的冠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服用多塞平对合并慢性失眠的冠心病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合并慢性失眠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多塞平组(57例)及对照组(53例)。PCI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多塞平组患者服用多塞平。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睡眠质量,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血清学指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LT、AST、血肌酐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LDL-C水平较术前降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较术前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两组PSQI均较术前降低,且多塞平组PSQI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SAQ各项得分均高于术前,且多塞平组患者SAQ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CI术后采用多塞平治疗可更好地改善合并慢性失眠的冠心病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冠心病临床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黎东王勇军龚倩宋攀戴闽罗彩东
关键词:慢性失眠冠状动脉介入术多塞平生活质量
血清HDAC1和BMP7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评估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 探索血清组蛋白脱乙酰化酶1(HDAC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接收且均进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90例为实验组。根据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进一步将其分为MACE组(28例)和非MACE组(62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HDAC1、BMP7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事件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评价血清HDAC1、BMP7在冠心病预测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血清HDAC1水平显著升高,BMP7水平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非MACE和MACE组患者血清TC、LDL-C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非MACE组,MACE组患者血清HDAC1、TC、LDL-C水平显著升高,BMP7水平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C、LDL-C、高水平HDAC1均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BMP7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HDAC1、BMP7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AUC分别为0.773、0.724、0.840,其中联合预测AUC显著高于二者单独预测AUC(Z=4.976、3.597,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患者血清HDAC1水平升高、BMP7水平降低,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密切,高水平HDAC1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BMP7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均有望成为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龚倩黎东李郁罗彩东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骨形态发生蛋白7不良心血管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微量蛋白尿的自然变化规律及临床相关性研究
2013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早期微量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的自然变化规律,并对其进行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对连续入选的602例胸痛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于住院当日、第3天和第7天检查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大于或等于300μg/mg定义为MA阳性。同时检查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结果 AMI后MA呈动态变化,心肌梗死后当天即开始升高,第3天达峰,第7天时下降。三个时间点MA阳性率分别为35.9%、50.8%和15.8%。MA的水平和心肌梗死的面积明显相关(r=0.56,P<0.05)。结论 AMI后MA反应性升高,且呈动态变化,其变化与梗死面积和心功能相关。
阮蕾闫亚非罗彩东王羽郑铿秦方吴屹王静汤雁蓉张静陈航付莉刘童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微量蛋白尿脑钠肽
国产阿加曲班与比伐卢定在高出血风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比较国产阿加曲班与比伐卢定在高出血风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德阳市人民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绵阳市三医院和绵阳市中医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加曲班组和比伐卢定组,每组79例。患者PCI术前均直接嚼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PCI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服用氯吡格雷至少30d。阿加曲班组患者术中给予国产阿加曲班治疗,比伐卢定组患者术中给予国产比伐卢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给药后5 min,手术结束,停药后30 min、1 h、2 h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PCI成功率以及PCI术后24 h和30 d内出血发生率。结果 147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阿加曲班组73例(6例患者因依从性差未完成研究),比伐卢定组74例(5例患者失访)。两组患者PCI术前和停药后2 h A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卢伐定组患者给药后5 min、手术结束、停药后30 min、停药后1 h ACT均高于阿加曲班组(P<0.05)。阿加曲班组患者PCI成功率为93.2%(68/73),比伐卢定组为91.9%(68/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24 h,阿加曲班组患者轻度出血发生率低于比伐卢定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PCI术后30 d,阿加曲班组患者轻度出血发生率低于比伐卢定组(P<0.05);两组患者严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出血风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中给予国产阿加曲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较国产比伐卢定更好。
戴闽罗彩东刘云兵王羽
关键词:阿加曲班比伐卢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效比较研究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