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峰光
- 作品数:71 被引量:576H指数:14
- 供职机构: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某苹果主产区苹果中农药残留污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为掌握特定地域生产和流通环节苹果中农药残留污染现状,评价其污染水平,为生产监管提供依据。采用随机采样方法,2016年~2017年于种植环节、流通环节共采集样本460份,参照《2016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中规定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34种农药残留的检测,依据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的相应农药残留限量值判定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抽检的苹果样本中存在6种农药残留,总体检出率为53.91%(248/460),按照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判定,无超标样本,合格率100%。苹果中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检出率最高,分别为49.78%(229/460)和12.83%(59/460)。种植环节和流通环节样品农药检出率分别为55.89%(223/399)和40.98%(25/61),种植环节样品中存在6种农药残留阳性检出,流通环节样品则检出3种农药残留。2016年和2017年样品的农药残留检出率分别为53.04%(122/230)和54.78%(126/230),年度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708)。各监测点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20.15,p=0.009 79)。苹果主产区苹果主要存在低毒类杀菌剂残留,残留值未超出国标规定限量值,其潜在风险较小,对居民健康未构成风险。
- 董峰光刘国胜宫春波王朝霞国凯
- 关键词:苹果农药残留污染状况
- 淡水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检测被引量:3
- 2018年
- 食源性疾病为我国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主要诱因为致病生物因子侵染食品所致。现阶段病原微生物污染防控是食品安全的刚性需求,食品不合格的主因是微生物污染,也是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 宫春波王朝霞董峰光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淡水产品微生物污染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生物因子
-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亮蓝包结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羟乙基-β-环糊精(HE-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亮蓝的包结作用。Hildebrand-Benesi方程表明包结反应的摩尔比为1:1,包结能力依次为:β-CD
- 董峰光姜子涛李荣朱姁
- 关键词:环糊精亮蓝包结荧光光谱
- 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副溶血弧菌的污染概况及致病风险评价被引量:8
- 2017年
- 为了掌握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副溶血弧菌(简称VP)污染值概率分布,评估其膳食致病风险,依据GB 4789.7-2013规定方法,对分层随机采集的烟台海域7类420种鲜活海产品进行VP检测,并借助@Risk软件进行数值拟合。结果表明,烟台海域鲜活海产品VP总体污染率为23.33%,双壳类最高为26.28%,其次是头足类(25.00%)、棘皮类(25.00%)、鱼类(23.29%)、甲壳类(23.21%)、腹足类(18.75%)、海藻类(16.00%)。腹足类污染值概率分布为贝塔分布、海藻类、棘皮类和双壳类指数分布,甲壳类极值分布、头足类三角分布、鱼类伽玛分布。黄、渤海海域海产品中VP总体污染率持平,VP污染值均为指数分布。第三季度水产品中VP污染率最高,各季度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P=0.000171),第二、三、四季度VP分布分别为贝塔分布、极值分布和指数分布。鱼类的VP膳食致病风险概率值最高为1.97×10-4,其次为双壳类>头足类>甲壳类>棘皮类>腹足类>海藻类,全年的VP致病人次数均值为5.04×10-4次/人·年。说明烟台海域鲜活水产品普遍存在VP的污染,具有一定的膳食致病风险。
- 宫春波王朝霞伍海燕姜照董峰光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概率分布
- 2016年山东省居民馒头来源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膳食暴露风险评价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了解山东省市售馒头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污染状况,评估居民膳食暴露水平及健康风险。方法 2016年7月在山东省5个区域的9个监测点,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于流通环节采集105份馒头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DON。基于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进行膳食暴露量计算,采用危害商值(hazard quotient,HQ)进行风险特征描述。结果 105份馒头中,DON检出率100%,含量均值为111.10μg/kg,最大值848.33μg/kg,低于GB 2761—2017限量值1000μg/kg,合格率100%。全人群各年龄组馒头来源的DON日暴露量(exposure daily intake,EDI)均值明显低于馒头摄食者相应各年龄组,7~12岁组EDI均值最高,全人群为1.04μg/kg,馒头摄食者为1.32μg/kg。DON的危害商值呈多概率分布,全人群和馒头摄食者中分别有83.5%和80.4%的人群DON风险处在安全水平。全人群和馒头摄食者7~12岁组DON健康风险不可接受概率值分别为29.9%和35.5%。全人群和馒头摄食者各年龄组存在0.1%~1.1%的HQ>10概率,馒头中DON含量是风险主要敏感因素。结论山东省市售馒头中普遍检出DON,含量存在地域差异,均处在合格水平。全人群和馒头摄食者均存在馒头来源的DON健康危害风险,概率值分别为16.5%和19.6%,高风险(HQ>10倍)概率值为0.1%和0.2%,7~12岁是馒头来源的DON高风险人群组。
- 宫春波董峰光刘国胜王朝霞孙兆鹏
- 关键词:馒头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 烟台市居民主要膳食汞暴露风险评估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掌握烟台市居民主要食物中汞含量水平,对居民食品中汞的膳食暴露健康风险进行初步的评估。方法按照随机采样方法,2011—2014年在全市14个县市区采集10类803份食物样品,按照GB/T 5009.17-2003《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结合居民膳食消费数据,计算、比较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及安全限值(MOS)。结果 10类食物中汞的平均含量均值为12.17μg/kg,其中,鱼虾类汞含量最高,均值为67.57μg/kg;其次为禽畜肉类、动物内脏类,汞含量均值分别为12.06、11.75μg/kg。市民通过鱼虾类、禽畜肉类、蔬菜类3类食物摄取汞的周暴露量分别为18.78、5.01和4.53μg。鱼虾类食物对市民膳食汞的贡献率为57.80%,除米类和面类外的其他谷类食物对市民膳食汞的贡献率为0.46%。结论 10种主要食品对居民膳食汞的平均贡献水平均未超过PTWI值,MOS值大于1,居民食物中汞膳食暴露水平总体处于可接受安全水平。鱼虾类食物对居民膳食汞贡献率最高,加之沿海地区鱼虾类食物消费量大,故建议强化鱼虾类食物中汞污染控制,从源头上降低其污染量,减少膳食风险。
- 董峰光宫春波王朝霞董桂贤孙兆鹏国凯
-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污染物汞
- 我国胶东茶叶主产区土壤-茶叶中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估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胶东半岛茶叶主产区土壤与茶叶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人群健康风险。方法2015—2021年,在山东省海阳市采集土壤样品340份、茶叶样品173份,测定样品中4种主要重金属铅(Pb)、镉(Cd)、总汞(Hg)、总砷(As)元素含量。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相关重金属进行评价,并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土壤与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关系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Pb、Cd、As、Hg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9.00、0.107、8.852、0.023 mg/kg,其中Pb含量最高。所有重金属元素平均值均未超过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限量值,Pb、Cd的最大值均超过了限量值,其中As、Cd、Pb元素平均值超过或接近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背景值。茶叶中重金属元素平均值、最大值均未超过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物中污染物限量》和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中限量值。茶叶中重金属Pb、Cd、Hg、As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86、0.041、0.001、0.037 mg/kg;检出率分别为95.95%、96.53%、13.87%和30.64%,含量浓度均值由大到小为Pb>Cd>As>Hg。4种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6,其中P_(Pb)(0.0572)>P_(Cd)(0.0417)>P_(As)(0.0187)>P_(Hg)(0.0053),均处于安全水平。茶叶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0459,污染程度为安全等级。红茶的部分污染指数高于绿茶。Pb和Cd的污染物分担率较高。结论土壤中Cd、Pb、Hg和As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土壤中As和Pb属于混合来源,Cd和Hg来源于工业“三废”、农业生产;茶叶中Pb、Cd、Hg、As来源与土壤中的重金属相关性不大。胶东半岛茶区茶叶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属于安全状态。
- 高日红高云霄董峰光隋育容于雪纯于剑峰袁文兴阎西革
- 关键词:茶叶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 烟台市1985—2010年中小学生体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索烟台市1985—2010年7~18岁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儿童少年体质健康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烟台市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资料,计算BMI值第5,15,50,85和95百分位数。结果烟台市1985—2010年间7~18岁男女生BMI百分位数增幅,P5为-0.1,-0.1 kg/m2;P15为0.6,0.4 kg/m2;P50为2.2,1.3 kg/m2;P85为5.3,2.0 kg/m2;P95为6.9,3.1 kg/m2。男生增幅明显高于女生,男女生增幅均为P5〈P15〈P50〈P85〈P95。男女生BMI百分位数增幅最大的年龄段均为9~13岁。1985—2010年男女生BMI中高百分位数曲线变化呈右移趋势。结论烟台市1985—2010年7~18岁男女生BMI高百分位数曲线变化呈明显右移趋势。以低年龄段男生为重点人群,遏制群体BMI高百分位数快速增长已刻不容缓。
- 王朝霞郭玉麟齐翠莲张迎修孙月琳董峰光
-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
- 烟台市售谷类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1
- 2018年
- 为了解烟台市谷类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状况,采用随机采样方法,2014年4月~2017年9月在烟台辖区11个监测点采集4类225种样本,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真菌毒素标准操作程序,进行15种真菌毒素的检测。结果表明,烟台市玉米及其制品、小麦及其制品普遍存在不同种类真菌毒素污染,而大米、小米均未检出,检出率为52.44%,超标率2.22%。小麦及其制品中主要检出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c-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伏马菌素B1,检出率分别为0.8%、55.2%、0.24%,伏马菌素B1仅存在小麦(原粮)中,15-Ac-DON则仅存在湿面条中。小麦及其制品中DON均有检出,均值73.86μg/kg,馒头、面条(干、湿)、面包中DON的样本检出率100%,小麦粉为40%,小麦(原粮)为20%。玉米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检出率为53.85%,主要存在伏马菌素(B1、B2、B3)、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DON、15-Ac-DO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latoxin B2,AFB2),检出率分别为32.97%、19.78%、26.37%、21.98%、17.58%、13.19%、8.79%、4.40%、2.20%;而T-2毒素、黄曲霉毒素G1(Aflatoxin G1,AFG1)、黄曲霉毒素G2(Aflatoxin G2,AFG2)检出率均为1.10%;玉米油中仅检出ZEN,检出率51.85%,均值126.68μg/kg。小麦及其制品和玉米其制品中均在毒素多重混合污染同一样本状况,2种及以上真菌毒素的多重污染率13.33%,3种毒素多重污染率最高为5.33%,玉米及其制品多重污染水平高于小麦及其制品。
- 宫春波董峰光王朝霞
- 关键词:真菌毒素污染
-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统计处理常见问题探讨被引量:53
- 2013年
-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获得可靠的结果,对低于检出限数据的处理、率的比较、样本类别的分组所适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探讨。总结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性质及特点,阐明了按特定研究目的数据处理分析所适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按特定的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从而获得可信、可靠和可比的结果,为监测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避免盲目的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价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进而导致评价结果偏差或错误,误导政府决策、部门监管和消费者消费。
- 宫春波王朝霞孙月琳董峰光
- 关键词: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