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春明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预后
  • 3篇心力衰竭
  • 3篇预后分析
  • 3篇社区获得性
  • 3篇衰竭
  • 3篇老年
  • 3篇老年心力衰竭
  • 3篇获得性
  • 3篇肺炎
  • 3篇肺炎患者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病原
  • 2篇病原菌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心肺复苏技术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猝死

机构

  • 1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1篇谢春明
  • 9篇符岳
  • 7篇姜骏
  • 5篇罗银秋
  • 4篇刘宏锋
  • 2篇颜梅
  • 2篇毛小英
  • 2篇许婉华
  • 1篇蒋龙元
  • 1篇陈国军
  • 1篇付娟

传媒

  • 4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心电图杂志(...
  • 1篇2015第十...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的指导作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急诊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关系,评估其指导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乳酸值、早期乳酸清除率和预后情况。将患者按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按早期乳酸清除率高低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其差异性。结果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乳酸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组患者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1),高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病死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与急诊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相关,可用于指导急诊液体复苏治疗。
姜骏符岳谢春明许婉华颜梅罗银秋毛小英蒋龙元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乳酸清除率
百草枯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纤维化体外模型建立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百草枯(PQ)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纤维化(MRC?5)构建细胞纤维化模型。方法:运用CCK?8(cellcountingkit?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PQ对MRC?5细胞的毒性,以测得的最高不致死给药浓度的PQ诱导的MRC?5细胞模型,进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细胞纤维化指标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结果:50μg/ml PQ可成功诱导MRC?5细胞发生纤维化,且电镜下细胞成纤维化及细胞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PQ诱导MRC?5细胞纤维化的表型,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符岳曾祥霞颜梅谢春明黄香清付娟陈国军
关键词:百草枯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细胞损伤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种类、药敏情况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一2014年6月我院急诊科和心内科收治的122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社区获...
谢春明姜骏符岳罗银秋
文献传递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病原学种类、药敏情况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急诊科和心内科收治的122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CAP占8.3%(102/1224),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1.5%,革兰氏阳性菌占24.8%,真菌占13.7%,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主要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粪肠球菌耐药率较高,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氏阴性菌治疗效果较好,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老年心力衰竭合并CAP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合并组。结论:老年心衰患者合并CAP直接影响疾病预后,感染病原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临床上重视病情观察诊断,严格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谢春明姜骏符岳罗银秋毛小英
关键词:心力衰竭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预后老年
健康教育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急救能力的影响探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对其急救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心血管内科30例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2014年1月-2015年12月)设为对照组,将30例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2016年1月-2017年12月)设为培训组,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心肺复苏术,对培训组另对其家属进行规范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培训干预,分析患者家属心源性猝死疾病知识认知状况、急救能力及患者出院后1年内预后状况。结果培训组患者家属出院时心源性猝死疾病知识认知评分、患者家属出院时急救能力合格率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培训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改善家属疾病认知及急救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刘宏锋谢春明符岳姜骏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家属健康教育急救能力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40例使用替格瑞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22例,对照组显效17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安全性高,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刘宏锋谢春明姜骏罗银秋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氯吡格雷近期疗效安全性
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种类、药敏情况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急诊科和心内科收治的122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合并社区...
谢春明姜骏符岳罗银秋
复苏后综合症患者病情预后相关因素的探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复苏后综合症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PR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复苏后30 d时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基于相关影响因素单因素统计分析,进而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PR开始时间、ROSC时间、出现可除颤心率、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自主呼吸、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格拉斯哥评分、衰竭器官数目等9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PR开始时间、ROSC时间、衰竭器官数目、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为PRS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本研究分析提示CPR开始时间、ROSC时间、衰竭器官数目、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为PRS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患者预后和针对性开展临床救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谢春明许婉华符岳
关键词:预后影响因素
维生素C致脓毒症合并G-6-PD缺乏患者急性溶血性贫血1例
2021年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80岁,因"咳嗽、咳痰1周,发热3天"于2019-09-28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未予处理,3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4℃,伴畏寒、寒战,无胸痛、咯血,无腹痛、身目黄染,无腰痛、排浓茶样尿,来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病史。查体:体温37.3℃,脉搏98次/分,呼吸15次/分,血压117/69 mm Hg,SOFA评分为6分。
胡乔华谢春明张芳英黄汝锋黄香清符岳
关键词:急性溶血性贫血病例摘要SOFA评分咳痰
标准心肺复苏技术并综合干预措施对院外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影响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对于院外心脏猝死患者而言,采取标准心肺复苏技术及综合干预措施的影响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方便选取依靠医务人员进行院前心肺复苏的心脏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高危患者60例为对照组,心血管科内家属经过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SCD高危患者60例为观察组,分析组间复苏效果、自主循环恢复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复苏总有效率45.00%、有效循环恢复率48.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67%、20.00%(t=11.2927,10.7071,P<0.01);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6.11±0.75)min显著缩短于对照组的(8.28±0.94)min(t=13.9777,P<0.01);观察组APACHEⅡ评分(20.63±9.4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96±11.94)分(t=2.2000,P<0.05);观察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2.84±0.56)min、开始除颤时间(9.50±1.20)min均显著缩短于对照组(23.25±2.61)min、(21.93±2.38)min(t=59.2250、36.0618,P<0.05),而心肺复苏持续时长(50.35±5.61)min、入ICU时间(5.46±0.88)min均稍缩短于对照组(50.91±5.39)min、(5.52±0.93)min(t=0.5576、0.3630,P>0.05);观察组血乳酸水平(5.73±0.62)mmol/L、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en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30.10±7.48)μ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09±1.35)mmol/L、(35.95±8.45)μg/L(t=27.9479、4.0154,P<0.05);观察组呼吸衰竭发生率13.33%、DIC率2.33%、脑疝率1.67%、肾衰竭率1.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15.00%、26.67%。11.67%(χ^2=4.9100、4.9041、15.4198、4.8214,P<0.05);观察组存活率3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χ^2=12.1022,P<0.05)。结论对于院外心脏猝死患者而言,对家属开展标准心肺复苏技术培训,并在患者发生心脏猝死第一时间予以心肺复苏,有利于缩短有效循环恢复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
刘宏锋谢春明符岳姜骏
关键词:综合干预措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