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生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产低温脂肪酶非极端细菌的筛选、产酶发酵及粗酶性质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筛选产低温脂肪酶非极端细菌菌株,扩大脂肪酶的应用范围。方法:利用维多利亚蓝B平板显色法和摇瓶发酵法,从土壤中筛选产脂肪酶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和菌体特征观察初步对菌种进行鉴定,并对该菌株的产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得到一株产低温脂肪酶非极端细菌菌株sybc-li-1,该菌株适宜产酶培养基(%)为淀粉1、牛肉浸膏1、NaNO3 0.08、CaCl2 0.04、MgSO4 0.04、橄榄油2和OP1;初始pH8、30℃、200r/min培养72h,脂肪酶活力可高达到30.2U/mL;所产脂肪酶粗酶最适作用温度20℃,最适pH9.5,0℃时仍能保持70%的酶活性,属于低温酶;该酶与目前报道的低温脂肪酶相比,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粗酶在pH8.5、70℃条件下保温60min,酶活力损失30%。结论:该菌株为自然环境中筛选的非极端细菌,所产脂肪酶为低温脂肪酶,在开发应用上有良好的前景。
- 恽丽红蔡宇杰金永生廖祥儒张大兵
- 关键词: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酶学性质
- 可可粉中几种外源植物源性成分的PCR检测被引量:10
- 2008年
- 大豆粕、芝麻粕、花生壳和板栗壳是常见的几种可可粉外源掺假成分,根据它们所特有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以高等植物18SrDNA基因为内参照基因,应用改良CTAB法抽提材料DNA,对分离的DNA进行PCR扩增并分析,建立了可可粉中这几种外源植物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用建立的PCR方法对可可基因组进行扩增,均无特异条带;扩增出的PCR产物测序结果表明与目标片段一致;将各材料DNA倍比稀释,分别对各个稀释度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豆粕、芝麻粕、花生壳和板栗壳DNA检测的敏感度分别可达82.5pg/μl、32.5pg/μl、124pg/μl和157pg/μl。模拟样品试验发现,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w/w)分别达0.5%、0.5%、5%和5%,可作为可可粉及其制品中这几种外源成分鉴别检测的有效方法。
- 金永生朱卫娟廖祥儒
- 关键词:可可粉PCR检测
- 可可粉外源植物源性成分PCR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
- 朱卫娟赵佳胤寥祥儒金永生孙萍袁建设
- 《可可粉外源植物源性成分PCR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由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5年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经国家局研究批准立项,于2006年下达计划任务书(编号2006IK142)。该项目由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南大学组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可可粉PCR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