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亚屏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基因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染色
  • 4篇染色体
  • 3篇凋亡
  • 3篇微卫星
  • 3篇Y染色体
  • 2篇单倍型
  • 2篇多态性分析
  • 2篇族群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凋亡
  • 2篇民族
  • 2篇民族群体
  • 2篇拉祜族
  • 2篇基因扫描
  • 2篇基因型
  • 2篇汉族
  • 2篇MTDNA

机构

  • 1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5篇钱亚屏
  • 8篇褚嘉祐
  • 8篇初正韬
  • 6篇俞建昆
  • 5篇孙浩
  • 5篇史磊
  • 4篇许绍斌
  • 3篇杨昭庆
  • 3篇黄小琴
  • 3篇史荔
  • 2篇邵聪文
  • 2篇瞿素
  • 2篇卫灿东
  • 2篇李艳平
  • 2篇胡云章
  • 2篇褚嘉佑
  • 2篇班贵宏
  • 2篇陶玉芬
  • 2篇梁燕
  • 2篇胡凝珠

传媒

  • 3篇遗传
  • 3篇Journa...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国外医学(预...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国外医学(微...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Zoolog...
  • 1篇免疫学杂志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4
  • 4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现代人类的起源和迁移:来自母性遗传的证据被引量:6
2000年
mtDNA具有极少发生重组、进化速度快等特点 ,能忠实反映群体的母性遗传 ,作为人类进化研究的一类重要工具 ,近年来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为现代人类的起源、迁移和进化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本文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钱亚屏初正韬褚嘉祐
关键词:MTDNA进化
中国云南省五个民族DYS287位点多态性的调查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 对中国云南的汉族、傣族、拉祜族、佤族、藏族5 个群体的DYS287 位点多态性进行筛查。方法 利用PCR法对此位点进行扩增,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结果 汉、傣、拉祜、佤族均为YAP- ,扩增片段均为 150bp,而 30 个藏族人中有11 个为 YAP+ ,扩增片段为 455bp,YAP+ 频率达36.7% 。结论 DYS287 位点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稳定的遗传标记对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钱亚屏初正韬卫灿东许绍斌林克勤陶玉芬褚嘉佑
关键词:Y染色体DYS287多态性汉族傣族拉祜族
根据核酸序列鉴定微生物病原:对郭霍定律的重新考虑
1996年
本文列举了分子生物技术在微生物病原诊断中应用的进展,并在分子水平上对鄂霍定律提出了修正准则。
钱亚屏初正韬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核酸序列
应用线粒体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云南4个少数民族的遗传关系被引量:24
2001年
对傣、佤、拉祜和藏族4个群体的99名个体mtDNA非编码区(D-loop)高变区I16048~16569及1~41的563bp片段进行序列分析。计算了核酸多态度,并用Neighbor-Joining 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在进化树中,99个mtDNA序列分别聚在4个群中。所有在CO Ⅱ /tRAN Lys 基因间序列存在9bp缺失的个体均聚在C1群中,C2群由1个佤族个体和4个藏族个体组成,C3群中除2个藏族个体外均为其他3个民族个体,4个群体的大部分个体聚在C4群。根据核酸多态度计算的净遗传距离重建的进化树显示,傣族、佤族和拉祜族的亲缘关系较接近,与藏族距离较远。结果表明遗传距离与他们的地理分布是非常一致的。而拉祜族与相传同为氐羌后裔并有相近语言的藏族跗距离却较远,这一结果提示这两个民族可能具有不同的起源。
钱亚屏褚嘉佑初正韬卫灿东戴青S Horai
关键词:MTDNAD-LOOP云南少数民族线粒体
人胚肺二倍体细胞株KMB17凋亡模型的建立
1999年
细胞凋亡作为生命的基本现象之一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Linda等,1998),对其机理和应用的研究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以动物细胞为培养基质的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尤显重要。因为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
胡云章邵聪文胡凝珠李艳平钱亚屏何继宏瞿素梁燕
关键词:二倍体细胞细胞凋亡无血清培养
一个帕金森病家系的收集及其9个易感基因的连锁分析
2006年
目的分析一个帕金森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收集一个四代人的帕金森病家系,对其进行临床诊断,确认该家系为一个典型的原发性帕金森病家系。运用微卫星标记和两点法连锁分析,在该家系中对已有文献报道的致病基因和部分易感基因进行筛查,在9个已经有证据显示与帕金森病有关的基因附近共选取13个位点进行分析。结果这9个基因均不为这一家系的致病基因。结论该家系的致病基因并不为以上9个基因,值得进行全基因组扫描。
孙浩张昌军舒晴田有勇史磊俞建昆钱亚屏褚嘉祐
关键词:帕金森病微卫星标记
云南汉族HLA-DRB1多态性分析及与9个汉族群体的比较被引量:11
2004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 (PolymeraseChainReactionandMicrotitrePlateHybridization ,PCR MPH)的方法对云南 12 9个无亲缘关系的汉族样品进行了HLA DRB1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对MPH初分出的DRB1 15组的样品进行了单链构象多态 (Single 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SSCP)检测。共发现 36种等位基因 ,其中等位基因频率大于 0 0 5的有DRB1 15 0 1(0 12 4 0 ) ,DRB1 0 90 12 (0 0 96 9) ,DRB1 0 80 32 (0 0 930 ) ,DRB1 12 0 2(0 0 891) ,DRB1 12 0 1(0 0 814 ) ,DRB1 14 0 1(0 0 775 ) ,DRB1 0 70 1(0 0 6 2 0 )。云南汉族HLA DRB1等位基因频率与中国其他 9个汉族群体进行 χ2 检验 ,结果显示与云南汉族比较 χ2 >10的有西安汉族 (DR8,χ2 =13 9712 )、上海汉族 (DR4 ,χ2 =10 16 32 )、广东汉族 (DR9,χ2 =12 6 12 1)和南京汉族 (DR4 ,χ2 =10 5 796 )。从遗传距离分析发现 ,在 9个国内汉族群体中云南汉族与辽宁汉族有最近的距离 (0 0 5 4 1) ,而与广东汉族最远 (0 185 1)。云南汉族在构成上可能与辽宁汉族更为接近 ,尽管地处南方 ,但已不属典型的南方汉族。这也可能因云南汉族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存在基因交流 。
许绍斌陶玉芬黄小琴初正韬班贵宏钱亚屏OHASHI JunTOKUNAGA Katsushi褚嘉祐
关键词:云南汉族
应用30个常染色体STR位点研究中国6个民族群体的遗传关系被引量:23
2001年
利用30个荧光标记的人类常染色体STR位点的引物,对中国白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山东汉族、畲族6个民族进行了多重PCR扩增,产物在ANI 377测序仪上进行变性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和基因扫描及分型,然后用Shriver的Dew法计算遗传距离,用Weighbor-Joining法和UPGMA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合有关资料分析了它们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揭示:撒拉族与土族的遗传距离较接近,为0.033,但与其余4个民族的距离则较远,均大于0.12;土族 与纳西族和山东汉族的距离较近,分别为0.038、0.063;白族与山东汉族的距离最近,仅为0.007,而与纳西族相近却有0.075的距离,与土族的距离也较远,为0.112;纳西族和山东汉族 之间存在着0.100的遗传距离;畲族与其他5个民族群体的距离均超过了0.12,关系较远。在 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中,纳西族、撒拉族和土族聚成一簇,汉族、白族聚成一簇,畲族单独为一 枝。这一结果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和民族历史基本上是一致的,并可为结合历史和考古资料综 合分析这6个民族的起源、迁移、形成和发展提供遗传学依据。
俞建昆褚嘉祐钱亚屏孙浩史磊史荔初正韬杨昭庆林克勤陶玉芬黄薇金力
关键词:STR民族群体基因扫描基因分型
云南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与TNF微卫星基因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位于MHC内的肿瘤坏死因子 (tomornecrosisfactor,TNF)基因区域有 5个微卫星基因座a、b、c、d和e,本研究调查了中国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与这几个微卫星基因座多态性的关系。本文用荧光标记引物和半自动基因扫描方法对云南地区 97例SLE患者及 79例健康对照者的这 5个微卫星基因座进行了基因分型 ,结果发现 ,SLE患者的TNFa1(P =0 0 2 0 6 ) ,c2 (P =0 0 0 0 0 )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人显著增高 ,而TNFa2 (P =0 0 16 3) ,c3(P =0 0 0 6 5 ) ,c4(P =0 0 0 12 ) ,d6 (P =0 0 44 8)等位基因频率则是正常对照较SLE患者高。同时我们还发现在这 5个微卫星基因座中 ,与白种人比较中国人出现了尚未发现的新等位基因。
初正韬孙浩钱亚屏史磊俞建昆褚嘉祐
关键词:SLETNF微卫星基因座基因扫描系统性红斑狼疮
5个中国人群Y染色体上17个双等位基因位点的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选取Y染色体非重组区上17个双等位基因位点,利用ASPCR和PCR的方法对云南的怒族、傈僳族、纳西族、青海的撒拉族和福建的畲族进行了检测分型,确定了每一个体由这17个位点所构成的单倍型,并与国内其它20个民族群体的结果一起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YAP、M15、M89、M9、M119、M95、M88、M45、M122、M134、M17、M120等12个位点在5个民族群体中均有不同的频率分布,其余5个位点没有发现多态变异,其中M122(C)在怒族、傈僳族、纳西族、撒拉族和畲族中的频率分别是82.1%、31.6%、5.9%、20%、69.3%;YAP+只在撒拉族中有2.2%的频率;傈僳族的M95(T)的频率最高,达68.4%.5个群体中共发现了12种单倍型,单倍型频率主要集中分布在H5、H6、H8、H11和H12,各民族群体的单倍型有各自的分布特点.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傈僳族则与苗瑶、侗壮语族的民族群体聚到了A簇;畲族、怒族与汉族群体紧密,聚到了B簇;而撒拉族、纳西族则与藏缅语族和阿尔泰语系的民族群体聚为C簇.
俞建昆孙浩史磊史荔钱亚屏黄小琴车艳春褚嘉祐
关键词:Y染色体基因型单倍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