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冬梅

作品数:20 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小儿
  • 7篇手足
  • 7篇手足口
  • 7篇手足口病
  • 5篇患儿
  • 5篇儿童
  • 5篇肺炎
  • 4篇重症手足口病
  • 3篇通气
  • 3篇咪达唑仑
  • 3篇细胞
  • 3篇哮喘
  • 3篇机械通气
  • 3篇芬太尼
  • 2篇医师
  • 2篇镇痛
  • 2篇支气管
  • 2篇治疗小儿
  • 2篇社区获得性
  • 2篇社区获得性肺...

机构

  • 20篇唐山市妇幼保...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20篇陈冬梅
  • 13篇田庆玲
  • 13篇张双
  • 11篇冯雪
  • 10篇宋鹏
  • 9篇张润春
  • 5篇田玲
  • 5篇张慧玉
  • 5篇黄光举
  • 5篇吴小磊
  • 4篇付辉
  • 4篇张晴
  • 3篇刘莹
  • 3篇陈娜
  • 3篇庞保东
  • 2篇李树华
  • 2篇洪源
  • 2篇张静
  • 2篇李晓娟
  • 2篇王玉珍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支气管镜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中的应用
吴小磊田玲付辉张慧玉庞保东戴秀华黄光举陈冬梅杨晓莹李晓娟
该研究通过观察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病程及预后的影响,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新手段,通过支气管镜镜下形态学及细胞学成分分析了解支原体肺炎的局部病理改变及探讨其发病机制。该研究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关键词:
关键词: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两种镇静镇痛方法对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生命体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治疗对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心电监护指标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9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95例应用咪达唑仑镇静镇痛治疗为对照组,95例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镇静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电监护指标及血气指标。结果镇静后,两组患儿心动过速、高血压均显著改善。随着镇静时间的延长,心率、舒张压、收缩压逐渐趋近于稳定。观察组患儿镇静后2h、4h、6h、8h、10h、12h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两组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增加,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镇静时间的延长,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但变化不显著。两组患儿镇静后1d、2d、3d、4d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治疗有助于稳定机械通气患儿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陈冬梅张双田庆玲张润春冯雪宋鹏
关键词:咪达唑仑芬太尼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
氧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氧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治喘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需求你去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治喘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肺功能指标以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FVC、FEV1、VC、PEF25、PEF50及PEF75评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在小儿治喘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更加显著,且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使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尽快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冯雪田庆玲张双洪源陈冬梅宋鹏
关键词:氧驱动雾化吸入肺功能
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短期应用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及对脑电图的影响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左乙拉西坦短期应用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及对患儿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热性惊厥100例,按治疗方法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退热治疗,A组首日给予低剂量左乙拉西坦15 mg/kg治疗,B组首日给予高剂量左乙拉西坦30 mg/kg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儿发热次数、热性惊厥复发率和次数、脑电图变化、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S-100β蛋白水平,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发热次数、热性惊厥复发率和复发次数、治疗后不同时间脑电图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NSE、S-100β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 <0. 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左乙拉西坦能有效防治小儿热性惊厥,减少脑电图异常,且低剂量与高剂量疗效相似。
张润春王玉珍刘寅李树华张静王红芳陈冬梅郑伟
关键词:脑电图儿童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在小儿哮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在小儿哮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全身糖皮质激素方法治疗,研究组患儿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改善及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肺功能Paw、Gaw水平,两组治疗后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儿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哮喘患者临床治疗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儿的Raw,提升Gaw,将患儿肺功能改善,保证患儿在长时间处于较为稳定情况,应当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冯雪田庆玲张双洪源陈冬梅宋鹏
关键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疗效
Wilms瘤患儿生存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列线图的构建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Wilms瘤患儿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列线图。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86例Wilms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预后资料。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儿总体生存期的因素,通过所得因素用R3.5.1软件的rms安装包绘制出列线图,用Bootstrap自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列线图对Wilms瘤患儿生存预测的准确性。绘制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预测Wilms瘤患儿生存预后的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186例患儿均得到有效随访,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4.7%和72.0%。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745)、发病部位(OR=1.886)、肿瘤大小(OR=2.290)、COG分期(OR=2.340)和病理分型(OR=0.375)是影响Wilms瘤患儿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用上述5个因子绘制列线图,C-index为0.741。3年总体生存率和5年总体生存率的列线图校准曲线接近45°对角线,提示列线图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较为接近。列线图预测3年死亡预后的AUC为0.835(95%CI:0.811~0.921),预测5年死亡预后的AUC为0.818(95%CI:0.802~0.917)。结论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大小、COG分期是影响Wilms瘤患儿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据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较为准确地预测Wilms瘤患儿的生存预后。
陈冬梅张润春张晴田庆玲张双冯雪宋鹏
关键词:WILMS瘤影响因素预后列线图
两种镇静镇痛策略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的效果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两种镇静镇痛方案(咪达唑仑、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90例,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95例患儿应用咪达唑仑镇静镇痛为M组,95例患儿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为M+F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镇静后,两组患儿镇静程度(Ramsay)评分均在合理的镇静范围。M+F组患儿镇静后2、4、6、8、10、12小时Ramsay评分更接近理想的镇静终点,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PAED评分均显著降低。随着镇静时间的延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评分降低幅度越明显。M+F组患儿镇静后2、4、6、8、10、12小时PAED评分明显低于M组(P<0.01)。M+F组患儿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准确完成指令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M组(P<0.01)。M+F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M组(P<0.01)。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可明显缓解患儿的疼痛,发挥良好的镇静作用,减轻躁动,还能缩短苏醒时间和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陈冬梅田庆玲张双张润春宋鹏张晴冯雪
关键词:手足口病咪达唑仑芬太尼
特异性免疫疗法在哮喘患儿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特异性免疫疗法在儿童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4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哮喘儿童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采用德国Power Cube肺功能仪对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Ig E和Ig G4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咳嗽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停药后1年咳嗽次数、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年肺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机体免疫Ig E和Ig G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年Ig 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年Ig G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特异性免疫疗法用于儿童哮喘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及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冯雪田庆玲张双陈冬梅宋鹏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疗法儿童哮喘免疫水平酶联免疫试验双抗体夹心法
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探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儿给予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对照组患儿给予抗菌药物常规治疗,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相互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RP(1.34±0.55)m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8.17±9.86)mg/L(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L-6(1.79±0.89)p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5.17±8.6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儿体内CRP和IL-6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张慧玉田玲黄光举吴小磊刘莹陈冬梅付辉陈娜
关键词:序贯疗法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反应蛋白白介素-6
小儿重症肺炎早期识别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黄光举张慧玉田玲庞保东刘莹吴小磊付辉陈娜陈冬梅
以小儿重症肺炎为研究对象,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早期识别及相关危险因素。该研究以小儿呼吸科重症肺炎患儿为重症组,选取同时期该院小儿呼吸科收治的无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采用专门制作的病案登记表,按设计项目逐项记录。根据每位入选患...
关键词: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