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伟

作品数:185 被引量:751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5篇乳腺
  • 88篇腺癌
  • 75篇乳腺癌
  • 41篇手术
  • 34篇甲状腺
  • 29篇肿瘤
  • 29篇淋巴
  • 26篇淋巴结
  • 25篇细胞
  • 16篇甲状旁腺
  • 15篇乳腺肿
  • 15篇切除
  • 15篇腺肿瘤
  • 14篇乳头
  • 14篇乳腺肿瘤
  • 14篇活检
  • 12篇前哨
  • 12篇前哨淋巴结
  • 11篇造影
  • 9篇切除术

机构

  • 179篇北京大学深圳...
  • 10篇汕头大学
  • 6篇深圳华侨城医...
  • 5篇深圳市中心医...
  • 4篇北京大学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2篇深圳北京大学...
  • 2篇武汉同济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84篇韦伟
  • 53篇于志强
  • 50篇李朋
  • 30篇韩彬
  • 30篇崔军威
  • 27篇胡慧
  • 22篇易辛
  • 22篇孙德胜
  • 21篇刘晓岭
  • 17篇朱立元
  • 12篇王东来
  • 12篇杨满
  • 10篇刘巧刿
  • 10篇贾少微
  • 10篇程苒
  • 7篇吕国庆
  • 7篇钟洁愉
  • 6篇胡正明
  • 6篇何和平
  • 6篇陈榕

传媒

  • 23篇临床外科杂志
  • 13篇罕少疾病杂志
  • 1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吉林医学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7篇中华乳腺病杂...
  • 6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华中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内分泌外...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癌症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4篇2023
  • 6篇2022
  • 12篇2021
  • 13篇2020
  • 12篇2019
  • 11篇2018
  • 18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12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1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前超声造影联合细胞学检查判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状态122例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CEUS-FNAC),于术前评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早期乳腺癌122例,术前行经皮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SLN,并行细胞学检查,术中行单纯染料法或联合同位素方法定位、定性SLN,术后以石蜡病理为标准,对比术前细胞学结果。结果122例病人术后SLN石蜡病理结果:转移28例,未转移94例;CEUS-FNAC方法检测到SLN转移20例,未转移103例;CEUS-FNAC的检出率为100%,判断SLN是否转移的灵敏度71.43%,特异性100%,准确度93.44%,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2.16%,P值为0.000,Kappa值为0.794。结论术前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SLN获得的细胞病理学结果,和术后SLN石蜡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CEUS-FNAC方法可以用于术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状态的评估。
吴晓琴邹丽胡慧钟洁愉刘晓岭孙德胜韦伟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超声造影
外周血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对化疗药物反应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性。方法分别采集30例健康志愿者和30例初治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外周静脉血液各10ml,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4+CD24-/low细胞含量,比较⑴健康志愿者与乳腺癌患者CD44+CD24-/low细胞数量的差异;⑵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CD44+CD24-/low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⑴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为0~21个/105,中位数为13个/105;⑵30例初治乳腺患者化疗前、后,其外周血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和中位数,分别为5~35个/105和21个/105、2~48个/105和33个/105;⑶健康志愿者与乳腺癌患者,以及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D44+CD24-/low细胞数量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⑴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高于健康志愿者;⑵化疗药物可使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low乳腺癌干细胞比例升高;⑶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4+CD24-/low细胞比例可能会成为一项临床治疗效果的判断指标。
韦伟李朋聂李平胡慧韩斌于志强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外周血
男性乳腺癌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分析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8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为54岁,其中Ⅰ期5例,Ⅱ期20例,Ⅲ期2例,Ⅳ期1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有17例患者行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19例患者得到随访,术后随访显示:共6例死亡,其中5例为死于复发及转移,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生存期为3~16年。结论男性乳腺癌手术应以根治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是辅助治疗首选。
于志强罗明华韦伟刘瑾坤姚远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
高复发乳腺癌靶向治疗的分子基础研究
2020年
讲者从分子医学的角度分别就“乳腺癌干细胞”、“三阴乳腺癌适配子(Aptamer)”、“雄激素受体(AR)”几方面对乳腺癌的致病因素、靶向治疗以及如何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探讨,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针对高复发乳腺癌,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检测指标和治疗靶点;乳腺癌干细胞可作为高复发乳腺癌治疗评估的指标和传统治疗的补充手段;Aptamer可用于高复发乳腺癌的早期筛查;AR可成为临床新的分子分型指标和治疗靶点。讲者的观点和经验为乳腺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宝贵方法和思路。
韦伟
关键词:乳腺癌靶向治疗适配子雄激素受体
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思维被引量:2
2022年
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MTC)占甲状腺癌的3%-5%[1],是一种源于C细胞的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2]。MTC有散发型和遗传性两类,其中散发型MTC占大多数(75%)[3]。遗传性MTC包括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MEN)2A、MEN2B,以及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amilial medullary thyroid cancer,FMTC)[1]。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FMTC不应是一个独立的遗传性MTC分类,而是MEN2A疾病的一个变体[4]。FMTC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贾浩韦伟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家族性RET
结直肠多原发癌的诊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多原发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4例病例并结合文献报道,讨论结直肠多原发癌的发病率、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结果 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约占大肠癌2 %~6 % ,异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的发病率为0 . 6 %~9% ;其高危因素包括手术、放疗、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和大肠多发腺瘤等;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应避免漏诊,异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应避免误诊;常见手术方式有根治术、扩大根治术和全结肠切除术。结论 对该病应重视高危人群的监测,根治术加术后结肠镜长期随访是处理的适当选择。
刘晓平易辛龙光辉韦伟于鼎李天石任明明朱立元
关键词: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多原发性肿瘤
手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25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甲状腺全切除+自体移植术,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疗效。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22例病人各切除4枚甲状旁腺,1例切除5枚甲状旁腺,2例各切除3枚甲状旁腺。平均手术时间为115.5(56-182)min。术后1例发生颈部血肿,1例发生前臂移植处皮下血肿,1例病人出现声音嘶哑,1例病人出现了声音低沉,12例病人手术后第2天发生了手足麻木,均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或恢复。随访6个月,血PTH、血钙和血磷均处于正常参考值范围,术前的各种不适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对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外科手术治疗可达到控制钙磷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李朋梁伟姜蕾胡正明王东来崔军威于志强韦伟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15例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手术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手术特点和适应证.方法 对15例腔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手术病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并发症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 15例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病例.平均手术时间...
韦伟李朋元敏王东来胡慧于志强
关键词:适应证
阿司匹林治疗乳腺癌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阿司匹林是否可以改善乳腺癌治疗效果。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治疗乳腺癌的相关临床随机对照文献,进行逐篇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合计162 381例患者入组,其中服用阿司匹林组(观察组)乳腺癌患者59 934例,未服用阿司匹林组(对照组)为102 447例乳腺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有助于降低乳腺癌死亡风险[RR=0.83,95%CI(0.73,0.94),Z=2.89,P=0.004],乳腺癌诊断前服用和诊断后服用阿司匹林效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效应量[RR=0.60,95%CI(0.32,1.14),Z=1.57,P=0.12]。两组患者中月经状态、体质指数(BMI)、淋巴结转移、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性激素受体(HR)表达水平、是否接受内分泌治疗及化疗之间合并效应量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两组之间合并效应量分析结果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对乳腺癌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但需要进一步排除肿瘤大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崔军威朱丽璋李常有于志强韦伟刘晓岭
关键词:阿司匹林乳腺癌临床预后META分析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鳞状细胞癌中HPV的分布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检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rising from 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CC/IP)中的感染分布,分析两者的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2年1月符合入组条件的SCC/IP患者共55例,利用"三明治"方法检测其标本HPV的感染状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研究患者总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测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计数资料之间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HPV感染11例,感染比例为20%(11/55),其中HPV-16型5例,HPV-6型3例,HPV-39型、HPV-18/39型和HPV-33/52/54型各1例。5年总生存率为35.6%,HPV阳性组为18.7%,HPV阴性组为38.9%;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为42.7%,HPV阳性组为18.7%,HPV阴性组为49.2%。HPV阳性组总体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与HPV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5,P=0.773), Cox模型分析示HPV状态对总体生存率及疾病特异性生存率亦无影响(P=0.553,P=0.976)。结论 SCC/IP中HPV感染率为20%,HPV感染状态对SCC/IP的预后没有影响。
梁青壮韦伟陈汶黄辉邹霜梅林青春乔友林徐震纲吴跃煌
关键词:内翻性乳头状瘤鳞状细胞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