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伟秋

作品数:19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组胺
  • 5篇应激
  • 5篇颈动脉
  • 5篇颈动脉窦
  • 5篇颈动脉窦反射
  • 3篇心室
  • 3篇血压
  • 3篇乳头
  • 3篇乳头肌
  • 3篇注射
  • 3篇触发
  • 3篇触发活动
  • 2篇电极
  • 2篇动脉压
  • 2篇心肌
  • 2篇杏仁中央核
  • 2篇血管
  • 2篇应激大鼠
  • 2篇内注射

机构

  • 16篇苏州医学院
  • 3篇苏州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包头医学院

作者

  • 19篇黄伟秋
  • 12篇于志铭
  • 9篇徐斌
  • 5篇吴新
  • 3篇徐浩东
  • 2篇周希平
  • 2篇王国卿
  • 2篇郭涓
  • 2篇殷伟平
  • 2篇肖德生
  • 1篇赵薇薇
  • 1篇汪一汗
  • 1篇滕爱芬
  • 1篇王明涛
  • 1篇高桂英
  • 1篇徐心怡
  • 1篇钱忠明
  • 1篇钱忠明
  • 1篇李向阳
  • 1篇赵薇薇

传媒

  • 6篇中国应用生理...
  • 5篇生理学报
  • 3篇苏州医学院学...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国外医学(生...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4篇1989
  • 1篇198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源性中枢血管紧张素Ⅱ在慢性应激大鼠血压高反应性中的作用被引量:5
1993年
心理生理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对应激刺激的反应性要高于正常血压者,高血压息者对刺激产生的血压变化在幅度与时限上均强于正常血压者。动物实验表明,与Wistar-Kyoto(WKY)大鼠相比,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对环境心理应激的心血管反应性增强,并可能与遗传有关。在SHR的高血压维持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起一定作用。
张石宁黄伟秋徐斌于志铭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应激
组胺参与应激条件下神经内分泌活动的调节被引量:7
1997年
在应激条件下,脑内组胺释放增多,通过H1,H2和H3受体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升压素、生乳素和生长激素等分泌活动。
徐心怡黄伟秋
关键词:应激组胺神经内分泌
等容血液稀释对狗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1989年
用心外膜ST段标测和组织学染色定量等方法,研究等容血液稀释对狗急性冠脉阻断所造成的局部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是主响时还观察血液稀释前后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表明:中主工等容血液稀释可明显降低血液粘度,减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程度,缩小心肌球坏死范围,而对血液动力学和心肌收缩力学无显著影响。实验还提示手术创伤和冠脉结扎可增加血细胞比容和血液粘度。
汪一汗于志铭黄伟秋徐斌
关键词:等容血液稀释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
组胺致豚鼠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研究
1994年
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电子计算机实时采样技术,研究了组胺致豚鼠心室乳头肌心律失常.组胺(6.0mol/L)可使APD50、APD60明显缩短(数据取自无异常自律性和振荡电位的细胞)。在0.2~1.0Hz时组胺常可秀发早期后除极(发生率约53%),2.0、1.0Hz驱动时,诱发延迟后除极(发生率80%,两者的触发活动表现为快速自发动作电位。此外,组胺尚可致豚鼠心室乳头肌产生异常自发动作电位(发生率20%)。组胺诱发的上述现象,可能与心性过敏反应、心肌梗塞等疾病发生的心律失常有关。
黄伟秋吴新肖德生于志铭
关键词:组胺微电极动作电位心律失常
损毁大鼠杏仁中央核对应激性血压升高效应的影响
1997年
大鼠经束缚悬吊应激后血压明显升高,而损毁双侧杏仁中央核,应激后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杏仁中央核对应激性血压升高有重要作用。
郭涓殷伟平黄伟秋徐斌钱忠明
关键词:杏仁中央核血压应激血压升高
三碘季铵酚对颈动脉窦内压-体循环动脉压关系曲线的影响
1989年
本文观察三碘季铵酚(F)对家兔(4mg/kg)的颈动脉窦内压(CSP)-体循环平均动脉压(SAP)关系曲线的影响,及迷走神经在F 升压中的作用.结果:在迷走神经完整组,F 可使血压升高,CSP-SAP 关系曲线平行上移;在迷走神经切断组,F 可使血压升高,但在低窦内压区CSP-SAP 关系曲线的上移幅度比高窦内压区小,曲线斜率也减小.提示F 的升压作用可能与其间接交感兴奋作用有关;F 还可能通过阻断颈上神经节M 受体和迷走传入纤维的作用,影响低窦内压区相对应的动脉压及CSP-SAP 关系曲线的斜率.
李向阳黄伟秋徐斌于志铭
关键词:三碘季铵酚颈动脉窦反射迷走神经
大鼠杏仁中央核内注射CRH对血压的影响及其中枢机制初探被引量:2
1997年
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大鼠,观察杏仁中央核(CeA)内微量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对血压的影响,并对其中枢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如下:(1)CeA内微量注射CRH产生剂量依赖性血压升高,这种升压效应一般出现在注射后5min左右,可维持1h以上。(2)CeA内给予CRH受体措抗剂α-helicalCRH9-41,能取消CeA内注射CRH引起的升压效应。(3)侧脑室内给予纳洛酮,显著减弱CeA内注射CRH引起的升压效应。(4)NTS内给予α-helicalCRH9-41,显著减弱CeA中CRH引起的升压效应。上述结果提示,CeA内微量注射CRH引起的升压效应可能部分是通过阿片系统起作用的,杏仁-孤束核的CRH通路可能是CeA中CRH引起血压升高的下行通路之一。
郭涓殷伟平黄伟秋徐斌钱忠明
关键词:神经生理学杏仁中央核CRH血压
中枢α受体在大鼠颈动脉窦反射中的调制作用
1992年
孤离大鼠左侧颈动脉窦,采用侧脑室(LCV)注射α_1受体阻断剂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 PBZ,2μg/20μl)或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yohimbine Y,2μg/20μl),以颈动脉窦内压(ISP)-平均动脉压(MAP)关系曲线及其有关参数为指标,研究和分析了中枢α受体对颈动脉窦反射的影响。将所得ISP和MAP经Logistic方程拟合,建立ISP-MAP关系曲线。结果如下:PBZ组,ISP-MAP关系曲线在高窦内压区明显上移;峰斜率、MAP变动范围明显减小;ISP-斜率关系曲线在15.96kPa处明显下移。Y组,ISP-MAP关系曲线在高窦内压区明显上移;峰斜率、MAP变动范围明显减小,阈压明显增大,ISP-斜率关系曲线在10.64、15.96kPa处明显下移。与PBZ组相比,Y组的峰斜率、MAP变动范围减小更明显。结果表明:中枢α_1或α_2受体阻断后,窦反射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其中阻断α_2受体的作用尤为明显。
黄伟秋徐浩东吴新徐斌于志铭
关键词:颈动脉窦反射Α受体
激动中枢组胺能受体对应激大鼠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重调定的影响被引量:12
2003年
应激 1周的大鼠 ,麻醉后孤离双侧颈动脉窦区 ,将不同窦内压 (ISP)与其对应的平均动脉压 (MAP)值进行Logistic5个参数曲线拟合。根据所得ISP-MAP关系曲线及其特征参数 ,分别观察侧脑室 (i c v )注射和孤束核(NTS)内注射组胺受体拮抗剂对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CSR)的影响 ,并与相应的非应激CSR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1)应激导致ISP-MAP关系曲线显著全面上移 ,窦内压和增益 (ISP-Gain)关系曲线中部明显下移 ,反射参数中阈压 (TP)、饱和压 (SP)、调定点 (setpoint)和最大增益时的窦内压 (ISPGmax)值增大 ,MAP反射变动范围 (MAPrange)及反射最大增益 (Gmax)减小 ;(2 )I c v H1或H2 受体拮抗剂氯苯吡胺 (CHL) 5 μg或西咪替丁 (CIM ) 15 μg ,在 2 0min内均可明显减弱应激对CSR的上述改变 ,CIM的这种减弱作用不如CHL的显著 ;(3 )NTS内注射CHL(0 5 μg)或CIM (1 5 μg) ,对应激所致CSR变化的影响与i c v CHL或CIM后的相类似 ;(4)分别i c v 和NTS内注射CHL或CIM后 ,均不能使应激的CSR水平完全恢复到相应的非应激对照水平。以上结果提示 ,应激引起CSR重调定 ,反射敏感性下降 ;其部分机制可能是激活中枢组胺能系统 ,通过中枢组胺能受体 (H1和H2 受体 )尤其是H1受体介导而发挥作用 ;下丘脑
王国卿周希平黄伟秋
关键词:应激氯苯吡胺西咪替丁侧脑室注射平均动脉压
特异性抗原诱发致敏豚鼠心室乳头肌早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电子计算机实时采样技术,研究了特异性抗原(卵白蛋白0.25μmol/L)对致敏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特异性抗原激发后,致敏心肌动作电位发生了下列改变:2min左右APD_(50)、APD_(90)明显延长;5min后,APD_(50)、APD_(90)、3期时程明显缩短;20min以后,上述改变逐渐恢复。心性过敏反应可诱发早期后除极(发生率55%)和触发活动,形成快速自发动作电位(发生率40%),早期后除极在低频驱动(0.2-1.0Hz)时易于发生,且在2min左右多见。结果提示,心性过敏反应诱发的动作电位时程的变化、早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可能和超敏反应时发生的快速自律型心律失常有关。
吴新黄伟秋于志铭
关键词:心室乳头肌早期后除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