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志铭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心室
  • 4篇组胺
  • 4篇颈动脉
  • 4篇颈动脉窦
  • 4篇颈动脉窦反射
  • 3篇电针
  • 3篇心肌
  • 3篇乳头
  • 3篇乳头肌
  • 3篇缺血
  • 3篇除极
  • 3篇触发
  • 3篇触发活动
  • 2篇电极
  • 2篇电针足三里
  • 2篇电针足三里穴
  • 2篇动作电位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心律

机构

  • 16篇苏州医学院

作者

  • 16篇于志铭
  • 12篇黄伟秋
  • 7篇徐斌
  • 5篇吴新
  • 3篇滕爱芬
  • 3篇徐浩东
  • 2篇端木肇夏
  • 1篇赵薇薇
  • 1篇汪一汗
  • 1篇沈为群
  • 1篇王明涛
  • 1篇徐智策
  • 1篇徐心怡
  • 1篇李向阳
  • 1篇赵薇薇
  • 1篇肖德生

传媒

  • 7篇中国应用生理...
  • 4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生理学报
  • 1篇针刺研究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6篇1989
  • 1篇198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碘季铵酚对颈动脉窦内压-体循环动脉压关系曲线的影响
1989年
本文观察三碘季铵酚(F)对家兔(4mg/kg)的颈动脉窦内压(CSP)-体循环平均动脉压(SAP)关系曲线的影响,及迷走神经在F 升压中的作用.结果:在迷走神经完整组,F 可使血压升高,CSP-SAP 关系曲线平行上移;在迷走神经切断组,F 可使血压升高,但在低窦内压区CSP-SAP 关系曲线的上移幅度比高窦内压区小,曲线斜率也减小.提示F 的升压作用可能与其间接交感兴奋作用有关;F 还可能通过阻断颈上神经节M 受体和迷走传入纤维的作用,影响低窦内压区相对应的动脉压及CSP-SAP 关系曲线的斜率.
李向阳黄伟秋徐斌于志铭
关键词:三碘季铵酚颈动脉窦反射迷走神经
内源性中枢血管紧张素Ⅱ在慢性应激大鼠血压高反应性中的作用被引量:5
1993年
心理生理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对应激刺激的反应性要高于正常血压者,高血压息者对刺激产生的血压变化在幅度与时限上均强于正常血压者。动物实验表明,与Wistar-Kyoto(WKY)大鼠相比,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对环境心理应激的心血管反应性增强,并可能与遗传有关。在SHR的高血压维持中血管紧张素Ⅱ(AⅡ)起一定作用。
张石宁黄伟秋徐斌于志铭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应激
心理应激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的影响被引量:5
1989年
本实验用声音与电击相结合建立大鼠心理应激模型。单独施加心理应激过程中未发现大鼠心律失常。然而,在用垂体后叶素造成心肌急性缺血基础上,心理应激却可使47只动物中的26例(55.3%)产生心律失常。心得安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徐智策徐斌于志铭
关键词:心理应激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组胺致豚鼠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研究
1994年
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电子计算机实时采样技术,研究了组胺致豚鼠心室乳头肌心律失常.组胺(6.0mol/L)可使APD50、APD60明显缩短(数据取自无异常自律性和振荡电位的细胞)。在0.2~1.0Hz时组胺常可秀发早期后除极(发生率约53%),2.0、1.0Hz驱动时,诱发延迟后除极(发生率80%,两者的触发活动表现为快速自发动作电位。此外,组胺尚可致豚鼠心室乳头肌产生异常自发动作电位(发生率20%)。组胺诱发的上述现象,可能与心性过敏反应、心肌梗塞等疾病发生的心律失常有关。
黄伟秋吴新肖德生于志铭
关键词:组胺微电极动作电位心律失常
中枢α受体在大鼠颈动脉窦反射中的调制作用
1992年
孤离大鼠左侧颈动脉窦,采用侧脑室(LCV)注射α_1受体阻断剂酚苄明(phenoxybenzam-ine PBZ,2μg/20μl)或α_2受体阻断剂育亨宾(yohimbine Y,2μg/20μl),以颈动脉窦内压(ISP)-平均动脉压(MAP)关系曲线及其有关参数为指标,研究和分析了中枢α受体对颈动脉窦反射的影响。将所得ISP和MAP经Logistic方程拟合,建立ISP-MAP关系曲线。结果如下:PBZ组,ISP-MAP关系曲线在高窦内压区明显上移;峰斜率、MAP变动范围明显减小;ISP-斜率关系曲线在15.96kPa处明显下移。Y组,ISP-MAP关系曲线在高窦内压区明显上移;峰斜率、MAP变动范围明显减小,阈压明显增大,ISP-斜率关系曲线在10.64、15.96kPa处明显下移。与PBZ组相比,Y组的峰斜率、MAP变动范围减小更明显。结果表明:中枢α_1或α_2受体阻断后,窦反射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其中阻断α_2受体的作用尤为明显。
黄伟秋徐浩东吴新徐斌于志铭
关键词:颈动脉窦反射Α受体
等容血液稀释对狗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1989年
用心外膜ST段标测和组织学染色定量等方法,研究等容血液稀释对狗急性冠脉阻断所造成的局部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是主响时还观察血液稀释前后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表明:中主工等容血液稀释可明显降低血液粘度,减轻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程度,缩小心肌球坏死范围,而对血液动力学和心肌收缩力学无显著影响。实验还提示手术创伤和冠脉结扎可增加血细胞比容和血液粘度。
汪一汗于志铭黄伟秋徐斌
关键词:等容血液稀释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
电针“足三里”穴对猫怒叫中枢的影响被引量:1
1989年
本实验用强、弱两种电刺激,刺激猫怒叫中枢并引起叫反应,观察电针“足三里”对电刺激怒叫中枢引起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可使弱刺激引起的叫反应增强,使强刺激引起的叫反应减弱。提示电针对怒叫中枢具有调整作用。
滕爱芬端木肇夏沈慧廉于志铭
关键词:电刺激足三里
特异性抗原诱发致敏豚鼠心室乳头肌早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电子计算机实时采样技术,研究了特异性抗原(卵白蛋白0.25μmol/L)对致敏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特异性抗原激发后,致敏心肌动作电位发生了下列改变:2min左右APD_(50)、APD_(90)明显延长;5min后,APD_(50)、APD_(90)、3期时程明显缩短;20min以后,上述改变逐渐恢复。心性过敏反应可诱发早期后除极(发生率55%)和触发活动,形成快速自发动作电位(发生率40%),早期后除极在低频驱动(0.2-1.0Hz)时易于发生,且在2min左右多见。结果提示,心性过敏反应诱发的动作电位时程的变化、早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可能和超敏反应时发生的快速自律型心律失常有关。
吴新黄伟秋于志铭
关键词:心室乳头肌早期后除极
组胺受体在致敏豚鼠心室肌延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中的作用
1996年
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和电子计算机实时采样技术,研究了组胺受体在特异性抗原(卵清白蛋白,0.25μmol/L)对致敏豚鼠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中的作用。心性过敏反应可诱发延迟后除极(发生率65%)和触发活动,并形成快速自发动作电位。高频刺激时,易产生延迟后除极。外源性组胺(0.6μmol/L和6.0μmol/L)作用于豚鼠心室乳头肌亦产生相似的变化。H_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10μmol/L,n=10)可明显抑制心性过敏反应和完全阻断组胺所致的延迟后除极现象,H_1受体阻断剂扑尔敏(10μmol/L,n=6)对心性过敏反应和组胺的效应均无抑制作用。结果提示。心性过敏反应诱发的心肌延迟后除极,可能是心肌释放的组胺直接作用于心室肌H_2受体所致。
吴新滕爱芬黄伟秋于志铭
关键词:组胺扑尔敏乳头肌延迟后除极
电针“足三里”穴对猫怒叫中枢的影响
1988年
针刺具有调整功能的研究,文献报道甚多。针刺放应与脏器当时的活动水平有关,对血压、呼吸以及胃和膀胱等脏器的功能都有双向性影响。但有关针刺直接对中枢机能的调整作用,文献报道不多。本实验的目的是应用强、弱两种电刺激怒叫中枢引起叫反应,以叫反应的潜伏期和声强作为指标来观察电针对怒叫中枢是否具有调整作用。
滕爱芬端木肇夏沈慧廉于志铭
关键词:电针声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