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青山

作品数:19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疗效
  • 4篇预后
  • 3篇血肿
  • 3篇入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头皮
  • 3篇内镜
  • 3篇VSD
  • 3篇出血
  • 2篇蝶窦
  • 2篇蝶窦入路
  • 2篇多平面重建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血肿清除术
  • 2篇炎症
  • 2篇引流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血肿

机构

  • 15篇惠州市第三人...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作者

  • 18篇龙青山
  • 7篇黄国荣
  • 5篇余永强
  • 5篇文世宏
  • 5篇李雪松
  • 4篇刘洋
  • 3篇王向宇
  • 3篇饶强
  • 3篇覃成箭
  • 3篇马亚宾
  • 3篇魏小兵
  • 2篇梁全
  • 2篇陈祥荣
  • 2篇徐伟伟
  • 1篇张锦祥
  • 1篇陈祎招
  • 1篇李媚

传媒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4
  • 3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泌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和MAPK-Cx43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VECExo)。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HUVEC-Exo治疗MCAO (HUVEC-Exo+MCAO)组,各组均n=10。其中,HUVEC-Exo+MCAO组按HUVEC-Exo干预浓度不同设为3个亚组(分别为10、20和30μg·mL;亚组),经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器注入大鼠脑部。体外建立星形胶质细胞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设为OGD/R组,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不进行处理。HUVEC-Exo+OGD/R组(HUVEC-Exo 10μg·mL^(-1)处理OGD/R星形胶质细胞24 h)。观察外泌体对I/R导致的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用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外泌体对OGD/R组的炎症因子和MAPK-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MCAO组比较,HUVEC-Exo+MCAO 10、20和30μg·mL^(-1)亚组的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OGD/R组比较,HUVEC-Exo+OGD/R组IL-6、IL-8、TNF-α表达下降(均P<0.05),MAPK-Cx43和磷酸化Cx43蛋白表达显著抑制(P<0.05)。结论 HUVEC-Exo可显著减少I/R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并且抑制OGD/R星形胶质细胞的炎症因子和MAPK-Cx43信号蛋白的表达。
魏小兵温一奇李素美胡永珍刘洋龙青山黄楚涛刘惜弟
关键词:炎症
降钙素原、血清和肽素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血清和肽素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中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7月间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56例作为A组,单纯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B组,体检健康自愿者50例作为C组,比较三组PCT、血清和肽素、白细胞(WBC)水平,并根据A组患者治疗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PCT、血清和肽素、WBC水平。结果 A组患者PCT、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B、C两组,B组患者和肽素高于C组,A、B组患者WBC水平高于C组。死亡组患者PCT、和肽素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结论PCT、血清和肽素在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对疾病诊断、预后均有重要判定价值。
龙青山谢雪黄国荣文世宏李雪松
关键词:脑出血和肽素降钙素原肺部感染
垂体腺瘤手术中运用内镜与显微镜的对比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手术中运用内镜与显微镜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88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内镜组(122例)和对照组(166例),内镜组采用经鼻蝶窦内镜垂体腺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经鼻蝶窦显微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6.1±8.9)min、(4.3±1.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3±13.6)min、(8.6±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肿瘤全切除105例(86.1%),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4.9%);对照组肿瘤全切除125例(75.3%),术后出现并发症69例(4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头痛消失、视力恢复、生长激素水平和泌乳素水平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鼻蝶窦显微镜镜垂体腺瘤切除术相比,采用内镜切除垂体腺瘤更有优势。
余永强龙青山梁全刘洋谭杨劲黄国荣
关键词:垂体腺瘤手术内镜显微镜
创伤性大脑中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26岁,因“车祸致头痛约3h”入院。患者入院3h前骑摩托车与小汽车相撞,枕部先着地,伴有短暂的神志不清.清醒后感头痛,伴恶心无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耳道及鼻腔流血等。入院查体:生命征平稳,神志清楚,GCS评分:15分,左枕部见一约1.0cm的头皮裂伤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无受限,脑膜刺激征可疑.
龙青山余永强张锦祥饶强黄国荣
关键词:动脉假性动脉瘤创伤性肢体活动障碍神志不清GCS评分脑膜刺激征
锁孔血肿清除术治疗对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炎性因子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对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锁孔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其中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肿清除术,45例观察组则实施锁孔血肿清除术,比较各组围术期指标、炎性因子及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比较围术期指标,手术、住院时间观察组均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比对照组少,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较术前时刻升高,但是观察组术后3 d各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锁孔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外伤硬膜外血肿具有创伤小及恢复快等优势,且对患者炎性因子及应激反应影响小。
饶强刘欢龙青山张立阳刘惜弟
关键词:炎性因子应激反应
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头部外伤继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有效诊治头部外伤继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9年6月~2020年1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头部外伤继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仅实行耳石复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7d、1个月,研究组躯体、情绪及功能情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头部外伤继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用耳石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龙青山
关键词:头部外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复位
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行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在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对照组51例,行传统骨瓣(或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1 d行常规CT检查以了解血肿清除情况。治疗组平均清除率为(90.5±5.3)%,对照组平均血肿清除率为(78.7±11.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治疗组ADLⅠ级4例,Ⅱ级15例,Ⅲ级14例,Ⅳ级13例,死亡0例;对照组ADLⅠ级5例,Ⅱ级10例,Ⅲ级11例,Ⅳ级25例,死亡0例。治疗组ADL效果良好33例(Ⅰ~Ⅲ级),效果不良13例(Ⅳ~Ⅴ级)。对照组ADL效果良好26例(Ⅰ~Ⅲ级),效果不良25例(Ⅳ~Ⅴ级);两组恢复良好率分别为71.7%(33/46)和51.0%(26/51),治疗组预后AD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相比于显微镜手术治疗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血肿清除率提高,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能改善患者预后,安全性较高。微球囊辅助脑造通器提高了神经内镜手术的可视性及安全性,在保证降低手术人为创伤的条件下,达到了微侵袭神经外科所要求的以最小创伤取得最佳手术效果的目的,进一步扩大了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范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胡永珍文世宏张立阳龙青山谭杨劲温一奇魏小兵余永强李雪松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神经内镜外科
2种体位下颈静脉孔区周围结构3D-CT重建的对比研究
2014年
目的对比研究头颅正中前屈位与斜仰卧位对远外侧入路中颈静脉孔区(JF)周围结构的位移程度,为该区域手术入路及相关结构的保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1例健康成人均经荷兰飞利浦电子公司64排CT机按骨窗条件以1mm层厚分别在头颅正中前屈位(即模拟术中侧卧位)与斜仰卧位进行连续轴位扫描,扫描范围包括外耳道水平至C3水平的骨性标志,扫描所得的图像输入飞利浦扩展华晨工作站进行CT的多平面重建(MP鼬,测量相关数据。结果在模拟侧卧位(即头颅正中前屈位)时测量寰椎横突(C1)至同侧乳突尖、茎突尖、枕髁外缘中点等解剖标志的距离分别为(20.99±4.18)mm、(20.49±5.47)mm、(22.035±4.27)mm。在斜仰卧位时测量寰椎横突至同侧乳突尖、茎突尖、枕髁外缘中点等解剖标志的距离、分别为(22.795±3.29)mm、(22.315±5.48)mm、(23.025±3.91)mm。与头颅正中前屈位比较,斜仰卧位时3段距离均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JF手术入路中,斜仰卧位可以改变相关结构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关系,增加对颈静脉区的显露空间,使面神经、椎动脉、后组脑神经颅外段等结构得到保护,减少对周围组织结构的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
马亚宾王向宇徐伟伟龙青山覃成箭
关键词:体位CT三维重建颈静脉孔区
自发性脑叶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策略
2014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叶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策略,评估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总结60例脑叶出血手术患者,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法的治疗经验,其中钻孔引流术19例,开颅手术41例。术前脑血管影像检查36例,手术时机3~6 h、6~12 h和〉12 h的患者分别为19、23、18例。结果:经外科手术治疗后,血肿减少率高达79.20%,术后再出血率为15.00%,其中6~12 h和〉12 h术后再出血率均明显低于3~6 h手术患者(P〈0.05);术后7 d、4周的神经功能恢复较3~6 h手术患者差(P〈0.05),但较术前、术后1 d改善明显(P〈0.05)。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28例(46.67%),中残20例(33.33%),重残6例(10.00%),植物生存1例(1.67%),死亡2例(3.33%),放弃治疗3例(5.00%);ADLⅠ31例(50.67%);ADLⅡ17例(28.33%);ADLⅢ10例(16.67%);ADLⅣ2例(3.33%);手术优良率高达96.67%。结论:自发性脑叶出血的手术治疗,术前应尽量行脑血管影像检查,尽量使用手术显微镜,根据血肿体积、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和策略,准确把握早期手术时机,而非超早期手术,争取达到最佳的手术止血效果和神经功能恢复疗效。
余永强龙青山梁全刘洋谭杨劲黄国荣
关键词:脑叶出血钻孔引流开颅手术手术时机
头颅CT多平面重建在经单鼻蝶入路中的应用研究
背景:   经蝶窦外科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1898年,Koenig首次介绍了通过上颌骨经蝶窦入路通向垂体,随后,Giordana建议切除鼻骨和额窦前壁通过筛窦到达蝶窦通向垂体。1907,Schloffer第一次采...
龙青山
关键词:颅脑外科神经解剖学多平面重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