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洋

作品数:1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血肿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微创
  • 3篇出血
  • 2篇炎症
  • 2篇清除术
  • 2篇颅内
  • 2篇脑出血
  • 2篇内镜
  • 1篇动脉瘤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MMP-...
  • 1篇血肿清除
  • 1篇血肿清除术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引流
  • 1篇硬膜

机构

  • 9篇惠州市第三人...

作者

  • 9篇刘洋
  • 6篇梁全
  • 6篇余永强
  • 4篇龙青山
  • 3篇黄国荣
  • 2篇魏小兵
  • 1篇饶强
  • 1篇叶文珊
  • 1篇李雪松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医药前沿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14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外泌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和MAPK-Cx43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VECExo)。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HUVEC-Exo治疗MCAO (HUVEC-Exo+MCAO)组,各组均n=10。其中,HUVEC-Exo+MCAO组按HUVEC-Exo干预浓度不同设为3个亚组(分别为10、20和30μg·mL;亚组),经立体定向微量注射器注入大鼠脑部。体外建立星形胶质细胞糖氧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设为OGD/R组,对照组星形胶质细胞不进行处理。HUVEC-Exo+OGD/R组(HUVEC-Exo 10μg·mL^(-1)处理OGD/R星形胶质细胞24 h)。观察外泌体对I/R导致的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用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外泌体对OGD/R组的炎症因子和MAPK-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MCAO组比较,HUVEC-Exo+MCAO 10、20和30μg·mL^(-1)亚组的脑梗死面积和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OGD/R组比较,HUVEC-Exo+OGD/R组IL-6、IL-8、TNF-α表达下降(均P<0.05),MAPK-Cx43和磷酸化Cx43蛋白表达显著抑制(P<0.05)。结论 HUVEC-Exo可显著减少I/R大鼠的脑梗死面积,并且抑制OGD/R星形胶质细胞的炎症因子和MAPK-Cx43信号蛋白的表达。
魏小兵温一奇李素美胡永珍刘洋龙青山黄楚涛刘惜弟
关键词:炎症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经验,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神志转清楚47例,占78.33%,昏迷程度好转8例,占13.33%,意识无明显变化的3例,占5.00%,死亡2例,占3.33%。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术,能够有效清除脑内血肿,使颅内高压迅速得到缓解,对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及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有积极意义。
梁全余永强谭杨劲刘洋
关键词:微创穿刺颅内血肿脑出血
垂体腺瘤手术中运用内镜与显微镜的对比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手术中运用内镜与显微镜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88例垂体腺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内镜组(122例)和对照组(166例),内镜组采用经鼻蝶窦内镜垂体腺瘤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经鼻蝶窦显微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6.1±8.9)min、(4.3±1.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3±13.6)min、(8.6±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肿瘤全切除105例(86.1%),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4.9%);对照组肿瘤全切除125例(75.3%),术后出现并发症69例(4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头痛消失、视力恢复、生长激素水平和泌乳素水平恢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鼻蝶窦显微镜镜垂体腺瘤切除术相比,采用内镜切除垂体腺瘤更有优势。
余永强龙青山梁全刘洋谭杨劲黄国荣
关键词:垂体腺瘤手术内镜显微镜
双管硬通道微创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双管硬通道微创钻孔(DTMTHPD)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100例CSDH患者随机分为A组(n=50)和B组(n=50),分别采用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和双管硬通道微创钻孔冲洗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的疗效显著和好转例数均较A组增多且治疗无效的患者显著减少,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血肿复发、继发颅内血肿、颅内积气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较A组显著减少(P<0.01)。B组患者总体满意度(84%)高于A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P<0.05)。结论 DTMTHPD冲洗引流术治疗CSDH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优于传统钻孔引流术。
余永强叶文珊梁全刘洋谭杨劲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钻孔
自发性脑叶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策略
2014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叶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策略,评估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总结60例脑叶出血手术患者,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法的治疗经验,其中钻孔引流术19例,开颅手术41例。术前脑血管影像检查36例,手术时机3~6 h、6~12 h和〉12 h的患者分别为19、23、18例。结果:经外科手术治疗后,血肿减少率高达79.20%,术后再出血率为15.00%,其中6~12 h和〉12 h术后再出血率均明显低于3~6 h手术患者(P〈0.05);术后7 d、4周的神经功能恢复较3~6 h手术患者差(P〈0.05),但较术前、术后1 d改善明显(P〈0.05)。随访6~12个月,恢复良好28例(46.67%),中残20例(33.33%),重残6例(10.00%),植物生存1例(1.67%),死亡2例(3.33%),放弃治疗3例(5.00%);ADLⅠ31例(50.67%);ADLⅡ17例(28.33%);ADLⅢ10例(16.67%);ADLⅣ2例(3.33%);手术优良率高达96.67%。结论:自发性脑叶出血的手术治疗,术前应尽量行脑血管影像检查,尽量使用手术显微镜,根据血肿体积、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和策略,准确把握早期手术时机,而非超早期手术,争取达到最佳的手术止血效果和神经功能恢复疗效。
余永强龙青山梁全刘洋谭杨劲黄国荣
关键词:脑叶出血钻孔引流开颅手术手术时机
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预后及血清MMP-9、GM-CSF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索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预后及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9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在2017年2月-2022年2月收治,采用非随机对照法,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运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8例为对照组,运用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的4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7 d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MMP-9、GM-CSF水平及预后整体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神经内镜下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预后。
魏小兵温一奇李素美胡永珍刘洋龙青山黄楚涛刘惜弟
关键词:神经内镜经外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炎症因子预后
超早期脑立体定向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采取超早期脑立体定向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CH患者50例,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分析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实施早期微创脑立体定向冲水法手术治疗,其中分析组为发病6 h内手术,对照组为发病6~24 h内手术。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生活质量、自理能力。结果:分析组并发症发生率12.0%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预后良好率92.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物质、社会、心理、日常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自理能力恢复率88.0%高于对照组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幕上H I C H采取超早期脑立体定向微创冲水法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减少各种并发症,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和预后,且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刘洋梁全刘惜弟吴燕妮李素美余永强
关键词: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脑立体定向临床疗效
复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血管内栓塞治疗在颅内复发动脉瘤中的有效性Objective:To assessment the effectiveness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the recurrent ...
景英朝李雪松温一奇饶强刘洋张立阳韩俊飞
颅内静脉窦损伤30例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损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急诊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分析颅内静脉窦损伤患者30例,手术方式包括各种缝合、修补、悬吊、压迫、电凝、以及结扎等方法。结果上矢状窦损伤病例15例,横窦损伤病例10例,窦汇损伤病例5例,单处破口20例,多处破口10例。治愈18例(60.00%),其中静脉窦结扎术患者2例,硬脑膜瓣修补术患者6例,静脉窦破口间断缝合术患者3例,自体组织缝合悬吊固定术患者4例,单纯采用明胶海绵加湿棉片压迫处理3例;好转6例(20.00%),其中硬脑膜瓣修补术3例,静脉窦破口间断缝合术2例,自体组织缝合悬吊固定术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无效4例(13.33%),其中硬脑膜瓣修补术2例,静脉窦裂口间断缝合术2例,转归为植物生存1例,中残1例,重残2例;死亡2例(6.67%),其中静脉窦破口间断缝合1例,自体组织缝合悬吊固定术1例,术后并发脑肿胀、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颅内静脉窦损伤是一种危急重症,手术难度较大,掌握一定的手术技巧,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与止血方式,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余永强梁全刘洋谭杨劲黄国荣
关键词:颅脑损伤静脉窦损伤手术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