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冬满

作品数:40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江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专利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食品
  • 6篇蜂蜜
  • 5篇食用安全
  • 5篇酶法
  • 4篇代谢
  • 4篇代谢紊乱
  • 4篇脂代谢
  • 4篇脂代谢紊乱
  • 4篇脂肪酶
  • 4篇糖脂
  • 4篇糖脂代谢
  • 4篇糖脂代谢紊乱
  • 4篇籽仁
  • 4篇杆菌
  • 4篇催化
  • 3篇代谢综合
  • 3篇代谢综合症
  • 3篇蛋白
  • 3篇蛋白酶
  • 3篇血粘

机构

  • 40篇南昌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江西省科学院
  • 3篇谱赛科(江西...
  • 2篇北京汇源饮料...
  • 1篇中山职业技术...

作者

  • 40篇万冬满
  • 36篇曾哲灵
  • 16篇余平
  • 11篇曾诚
  • 7篇熊涛
  • 7篇文学方
  • 4篇彭婷
  • 3篇叶贞雄
  • 3篇罗春燕
  • 3篇杨博
  • 3篇彭超
  • 2篇徐井水
  • 2篇高荫榆
  • 2篇薛艳辉
  • 2篇罗丹
  • 2篇黄赣辉
  • 2篇吴小禾
  • 2篇彭珊珊
  • 2篇刘志剑
  • 1篇陈胖胖

传媒

  • 5篇中国畜产与食...
  • 4篇中国油脂
  • 3篇食品科学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溶性茶多酚的研制被引量:3
2000年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水溶性茶多酚为原料制取油溶性茶多酚的工艺技术。通过研究证明: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有原材料的配比、乳化剂的选择及乳化工艺条件。最佳原材料配比为茶多酚:水:油=15:35:50,乳化剂用量2.0~3.0%;最佳乳化工艺条件为研磨机研磨5~6次,乳化温度75±2℃,均质压力35~40MPa,把水相缓慢加入油相进行混合。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油溶性茶多酚的稳定性较好,静置三个月不分层,在油中分散性和稳定性好,抗氧化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熊涛万冬满曾哲灵
关键词:油溶性茶多酚乳化剂乳化工艺研磨机抗氧化性食品添加剂
颗粒状固体纯蜂蜜的研制被引量:3
1999年
本文研究了能保持原蜂蜜的品质,软化点≥40℃,水中溶解性好及卫生指标符合相应国家标准的颗粒状固体纯蜂蜜及其生产技术,其工艺过程包括过滤除杂、真空籴温加热脱水干燥、冷却、真空粉碎造粒及真空包装。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真空变温加热脱水干燥工艺条件,经实验研究得出:T具空变温加热脱水干燥工艺条件为:(第一阶段)真空度750-759mmHg;脱水干燥温度55±2℃、铺料厚度5±0.5mm。
曾哲灵万冬满
关键词:颗粒状生产工艺蜂蜜
樟树籽仁油的90 d亚慢性经口毒性评价被引量:2
2024年
为评价樟树籽仁油的食用安全性,以4.0、2.0、1.0、0.0 mL/kg剂量的樟树籽仁油对4组SPF级SD大鼠(20只/组、雌雄各半)连续灌胃90 d,研究樟树籽仁油的亚慢性经口毒性,探明其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靶器官和可逆性。结果表明:90 d经口毒性试验期间,大鼠的活动和生长均正常;除高剂量组雌、雄性大鼠的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外(p<0.05),各剂量组雌、雄性大鼠的体质量及其增量、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脏体比、血常规、血生化、血电解质和尿液等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检查未见樟树籽仁油对大鼠的作用靶器官产生有意义的病理变化。综上,樟树籽仁油对大鼠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无剂量-反应关系,对大鼠的作用靶器官无毒害作用且无剂量-反应关系,樟树籽仁油无亚慢性经口毒性,其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NOAEL)大于4.0 mL/kg,食用安全性高。
彭婷梁丽军曾哲灵曾哲灵鄢祥辉李美娜余平万冬满文学方
关键词:毒理学食用安全性
酸碱分步催化樟树籽油制备单癸月桂酸甘油酯的方法
一种酸碱分步催化樟树籽油制备单癸月桂酸甘油酯的方法,将樟树籽毛油脱胶、脱水,加入酯化醇解反应器内,加入酸催化剂,其反应条件为:温度130-140℃、催化剂用量为油重的2-4%、醇油摩尔比2-3∶1、反应至酸价降至0.8以...
曾哲灵万冬满彭超罗春燕
文献传递
基于人乳脂肪组成的酶法人乳脂肪替代物的构建
2023年
为了开发新型高相似性人乳脂肪替代物,依据中国人乳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和甘油三酯结构,以巴沙鱼油、樟树籽仁油、亚麻籽油、微生物油(富含ARA)及DHA藻油(质量比为153.81∶15.16∶62.33∶7.89∶10.81)为原料油脂,以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RM为催化剂,在60℃下酯交换反应8 h制备人乳脂肪替代物,测定其脂肪酸、sn-2位脂肪酸及甘油三酯组成及含量,分析其红外光谱图、熔融性质、结晶性质及流变学性能。结果表明,构建的人乳脂肪替代物中链脂肪酸含量为12%、亚油酸和亚麻酸总含量为19.53%且比例约为1∶1.5,ARA含量为1.17%,DHA含量为1.11%,其sn-2位富含棕榈酸(43.10%),结构甘油三酯含量高(58.75%),无反式脂肪酸生成,熔融温度低于人体温度且在20℃下仍能保持18.7%的固体脂肪含量,结晶形态细腻且流变性能优异。制备的人乳脂肪替代物具有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婴幼儿米糊和婴幼儿饼干等各种婴幼儿食品的潜力。
曾桂炳万冬满罗苗曾哲灵曾哲灵
关键词:脂肪酸组成
一种发酵米粉条的生产方法
一种发酵米粉条的生产方法,属食品发酵领域,包括制浆、蒸浆工序,其特征是在制浆工序之后,蒸浆工序之前用脱支淀粉酶以1-1000ml/100kg大米原料加入到质量百分数为5-50%的大米乳浆中,调节pH值为4.0-5.0,3...
黄赣辉万冬满
文献传递
一种食用安全的樟树籽仁油的提取方法
一种食用安全的樟树籽仁油的提取方法,先由采用齿棍挤压破樟树籽皮肉,分离皮肉和核,利用毛棍摩擦和循环水冲洗,除去皮肉和核表面上的樟树精油,干燥;采用装有筛网孔径3.5~9mm、级间孔径差0.05~0.25mm的多级震动筛将...
曾哲灵曾桂炳余平夏佳恒万冬满罗苗曾诚文学方
文献传递
一种表达脂肪酶的山羊葡萄球菌株NCU S6
一种表达脂肪酶的山羊葡萄球菌株NCU S6,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356。本发明提供的山羊葡萄球菌株NCU S6能耐中碳链脂肪酸且高效表达脂肪酶,其发酵液的脂肪...
曾哲灵赵钧馨曾诚罗丹余平万冬满
文献传递
加热过程对蜂蜜中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02年
蜂蜜中羟甲基糠醛 (HMF)的含量是重要的蜂蜜产品质量指标。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加热时间的延长 ,蜂蜜中HMF含量有较大变化 ;且相同条件下 ,不同种类蜂蜜中HMF含量的变化情况也有较大不同。为保证蜂蜜中HMF含量满足要求 ,蜂蜜的热加工处理温度应低于 80℃。
曾哲灵叶贞雄万冬满熊涛彭珊珊
关键词:蜂蜜羟甲基糠醛HMF质量指标椴树蜜
一种功能结构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功能结构油,由樟树籽仁油、辛酸甘油酯、亚油酸类油脂、亚麻酸类油脂进行四元酯交换而构成。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在适宜温度及搅拌强度下,使樟树籽仁油、辛酸甘油酯、亚油酸类油脂、亚麻酸类油脂直接进行四元酯交换,经分子蒸馏纯化后...
曾哲灵曾桂炳田文然余平夏佳恒马毛毛万冬满罗苗曾诚文学方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