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克东
- 作品数:42 被引量:292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细胞因子表达谱在人脐带Wharton胶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的变化
- [目的]观察从人脐带Wharton’s胶中分离的间质干细胞(WMSC)诱导分化成软骨细胞时表达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的异同,从而为WMSC诱导的软骨细胞用于组织工程的构建以及其在临床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从人正常足月分娩的...
- 侯克东郭全义张莉袁玫眭翔汪爱媛许文静刘舒云卢世璧
- 关键词:干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因子蛋白芯片法
- 文献传递
-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策略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因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2月~2003年12月收治的获得1~5年随访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4例.男41例,女33例;年龄21~53岁,平均37.2岁.初次手术术式:全椎板间盘切除术9例;半椎板间盘切除术23例;椎板间开窗间盘切除31例;间盘镜显微间盘切除术11例.初次手术至复发时为6~192个月,平均37个月.再次手术术式:5例再次行腰椎间盘切除术;69例采用椎体融合术,其中45例采用PLIF手术,23例采用TLIF手术.[结果] 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18例次,经对症处理后好转.行间盘切除术患者术后3周配戴腰围下床活动;行融合手术患者3~5 d下床活动.平均随访18个月,Oswestry评分从术前(52.32±9.17)分改善至(20.33±5.72)分.73.5%的患者对手术疗效满意.[结论]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及手术史,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充分减压,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 刘郑生侯克东曹勇王岩肖嵩华朱守荣张永刚
- 关键词:手术治疗
- 人脐带Wharton胶间质干细胞的免疫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对人脐带Wharton胶间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Wharton's Jelly-derived MSC,hWJMSC)进行免疫特性的体外和体内研究,探讨其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 取人脐带并分离Wharton胶,组织块法培养hWJMSC,通过细胞表面干细胞标志和多向分化实验对其进行鉴定;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等实验方法体外检测hWJMSC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ABC和HLA-DPDQDR,即MHC-Ⅰ和MHC-Ⅱ)、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免疫抑制分子(HLAC、IDO、PGE2)等的表达;通过细胞因子蛋白芯片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并验证hWJMSC中与免疫抑制相关的细胞因子(IL-10、TGF-β、VEGF、HGF)的表达;另外,还构建了hWJMSC-支架复合体,将其埋人家兔背部皮下,观察其在体内的免疫反应.结果 从人脐带Wharton胶中分离、培养获得长梭形细胞,经流式细胞术及多向分化实验鉴定其为间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等检测显示所分离的hWJMSC不表达MHC-Ⅱ,表达MHC-Ⅰ,阳性表达免疫抑制因子HLA-G、IDO、PGE2以及免疫抑制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VEGF、HGF,表明其具有低免疫原性和诱导免疫耐受的能力;hWJMSC-支架埋人家兔皮下未引起免疫反应.结论 hWJMSC的免疫原性低,具有抑制免疫排斥、诱导宿主免疫耐受的能力,可应用于异体移植.
- 刘舒云卢世璧袁玫张莉侯克东郑希福赵斌眭翔许文静郭全义
- 关键词:脐带间质干细胞免疫耐受
- 人脐带华通胶细胞外基质源性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及相关研究
- 2016年
- 目的采用人脐带华通胶细胞外基质为材料制备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并对其性能进行相关检测。方法人脐带去除外膜及动、静脉,通过机械粉碎、差速离心去细胞、冷冻干燥、紫外及化学交联等方法将华通胶组织制备成三维多孔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并通过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成分保留情况;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至支架,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状况及基质分泌情况,初步了解其生物相容性;将人脐带去细胞华通胶支架植入兔背部皮下,通过组织化学及CD4^+/CD8^+T淋巴细胞免疫荧光染色,了解其炎症情况及免疫原性。结果制备得到的人脐带华通胶细胞外基质源性支架为三维多孔支架,保留了华通胶中糖胺多糖和Ⅱ型胶原等成分,糖胺多糖含量为7.05%,总胶原含量为22.5%;接种于支架上的细胞黏附于支架孔壁上,生长状态良好,并有基质分泌;在体试验未见明显免疫反应。结论人脐带华通胶细胞外基质的成分与软骨细胞外基质类似,有利于细胞黏附和生长,无明显免疫原性,是一种较有前景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刘舒云侯克东鹿亮黄靖香袁玫许文静卢世璧郭全义
- 关键词:细胞外基质
- 经伤椎6钉内固定与跨伤椎4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比较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比较经伤椎6钉内固定与跨伤椎4钉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别行经伤椎6钉内固定(观察组,n=32)及跨伤椎4钉内固定(对照组,n=30);两组均进行相同的术后处理,并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的骨折复位情况以及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组内术后不同时间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比较均存在差异,且T2、T3时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2、T3、T4时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且各组术后不同时间的后凸Cobb角较术前均存在差异;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伤椎6钉内固定操作性好,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患者术后具有理想的骨折复位效果。
- 李云鹏侯克东刘爱华
- 关键词:骨折
- 甲泼尼龙在胸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在胸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82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纯后路胸椎板切除术。8例患者于减压后的2—4h突然出现类似于脊髓休克症状,除外机械性压迫因素,临床上考虑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所有患者减压前30min给予甲泼尼龙1000mg冲击,77例减压术后给予逐日减量治疗,其中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3例;其余5例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给予甲泼尼龙冲击和维持量治疗。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甲泼尼龙逐日减量治疗组中74例术后呈现程度不同的恢复;3例术后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慢且未恢复至正常,经过1年随访,1例恢复至正常,2例仍无明显恢复。5例甲泼尼龙冲击和维持量治疗组中4例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1例恢复较慢,经过1年随访,均基本恢复至正常。结论:甲泼尼龙在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对减轻脊髓水肿、抑制血管活性物质、稳定细胞膜等环节起显著作用。
- 刘郑生侯克东朱守荣王岩肖嵩华张永刚刘保卫
- 关键词:胸椎椎管狭窄甲泼尼龙
-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1月-2012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微创脊柱外科中心共收治18岁以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4~18岁,平均15.9岁。比较术前、术后特定时间点腰痛疼痛视觉模拟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通过术后末次随访时的Macnab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为30~65 min,平均45 min;手术出血量为3~10 ml,平均5 ml;手术切口长度6~8 mm,平均7 mm;无感染、血管及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3~75个月,平均54.5个月。患者腰痛VAS评分从术前(5.22±1.06)分降至术后末次随访(0.67±0.77)分(P〈0.05);腿痛VAS评分从术前(7.78±0.73)分降至术后末次随访(0.78±0.55)分(P〈0.05);ODI从术前(65.6±7.24)降至术后末次随访(3.50±3.12)分(P〈0.05)。按照脊柱Macnab评分标准,术后末次随访时,优15例,良3例。结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 李凝道张西峰黄鹏郑国权侯克东唐翔宇张琳
- 关键词: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
- 通道旋切技术在椎间孔镜操作中的应用
- 目的:目前针对存在椎间孔狭窄的患者,常规需要行椎间孔成型操作。为了避免C臂透视引导下环锯操作的风险和提高镜下处理骨赘的速度,提高腰椎内镜微创手术操作中椎间孔成型的安全性和效率,本研究提出利用工作通道作为切除多余增生骨赘的...
- 顾苏熙张西峰侯克东杜建伟
- 关节镜辅助下AO围关节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重度粉碎骨折2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应用AO围关节解剖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重度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胫骨平台SchatzkerⅣ、Ⅴ、Ⅵ型骨折患者20例,在关节镜辅助下应用AO围关节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0例术后均无切口愈合不良、感染、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2.5~4.5个月,平均3.2个月,HISS膝关节评分优良率90%。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应用AO围关节解剖锁定钢板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重度粉碎骨折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 王兴龙周自广马东印侯克东陈阳
- 关键词:关节镜粉碎性骨折AO技术解剖锁定钢板
- 高渗盐溶液经骨髓腔通路复苏失血性休克犬的骨髓细胞学及病理学改变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不同复苏液经骨髓腔通路复苏失血性休克后骨髓细胞学及病理学改变。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犬均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高渗盐溶液组[即7.5%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40溶液(HSH)组]。生理盐水和HSH组动物建立犬失血性休克模型,经胫骨骨髓腔快速(5min内)按4ml/kg分别推注生理盐水或HSH进行复苏;假手术组动物不进行放血和输液处理。于复苏前后取外周静脉血和骨髓液计数CD34+阳性率,骨髓涂片染色进行细胞分类及病理观察。结果复苏后48h,HSH组静脉血及骨髓液CD34+阳性率均高于生理盐水组[静脉血:(6.915±1.178)%比(4.848±0.527)%,骨髓液:(7.900±0.648)%比(6.875±0.403)%,均P〈0.053。复苏后1周,与假手术组相比,生理盐水组红细胞系、粒细胞系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红细胞系:0.289±0.016比0.253±0.014,粒细胞系:0.615±0.019比0.560±0.013,均P〈0.05),淋巴细胞系细胞比例显著下降(0.049±0.007比0.132±0.015,P〈0.05);HSH组红细胞系(0.273±0.012)和淋巴细胞系比例(0.162±0.014)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粒细胞系比例(0.517±0.038)显著下降(P〈0.05)。生理盐水组和HSH组4周后骨髓各造血细胞系恢复至正常;骨髓病理观察表明输液后骨髓改变轻微,未见坏死细胞。结论经骨髓腔通路输注小剂量HSH复苏失血性休克犬后,骨髓改变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复苏方案。
- 谢菲侯克东宋青江朝光
- 关键词:失血性骨髓高渗盐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