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应君

作品数:58 被引量:206H指数:8
供职机构:粤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韶关市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心电
  • 29篇电图
  • 28篇心电图
  • 11篇心病
  • 11篇心肌
  • 11篇冠心病
  • 9篇动脉
  • 9篇冠状
  • 9篇冠状动脉
  • 8篇心率
  • 8篇室性
  • 6篇心动过速
  • 6篇心肌梗死
  • 6篇心律
  • 6篇心律失常
  • 6篇心率变异
  • 6篇心脏
  • 6篇梗死
  • 6篇T波
  • 5篇动脉疾病

机构

  • 28篇粤北人民医院
  • 18篇郧阳医学院附...
  • 8篇郧阳医学院
  • 4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北医药学院
  • 3篇东风汽车公司
  • 3篇上海市中西医...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西北政法大学
  • 1篇东风公司总医...
  • 1篇粤北医院
  • 1篇十堰市茅箭区...
  • 1篇十堰市东风汽...
  • 1篇东风总医院
  • 1篇始兴县人民医...

作者

  • 58篇冯应君
  • 15篇杨汉东
  • 12篇王婷
  • 11篇谭景
  • 11篇闵新文
  • 10篇李华义
  • 9篇陈欣
  • 7篇李东峰
  • 7篇许浩
  • 5篇陈郧
  • 3篇王波
  • 3篇程朝晖
  • 2篇陈郧
  • 2篇陈凤莲
  • 2篇何培根
  • 2篇赵文成
  • 2篇刘纯钢
  • 1篇方玉玲
  • 1篇范文茂
  • 1篇杨莉军

传媒

  • 18篇临床心电学杂...
  • 6篇实用心电学杂...
  • 4篇心电学杂志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心电与循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起搏器文氏反应1例
2004年
冯应君李华义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
正常儿童心电图Tp-Te间期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性别、年龄对0 ̄12岁儿童Tp-Te间期的影响,建立该年龄段儿童Tp-Te间期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320例心电图正常的0 ̄12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年龄分为0~3岁、4~6岁,7~9岁,10~12岁组,各组内分男女亚组。测量研究对象12导联心电图Tp-Te间期,取每例研究对象V2~V4导联最大Tp-Te间期为研究指标,并用Bazett公式对Tp-Te间期进行校正。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Tp-Te间期和校正Tp-Te间期进行比较,并求其Tp-Te间期的参考值范围。结果各组内不同性别间心率、Tp-Te间期和校正Tp-Te间期的比较显示,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同性别Tp-Te间期在0~3岁组和4~6岁组间、7~9岁组和10~12岁组均无显著性差异,而0~3岁、4~6岁组显著低于7~9岁组和10~12岁组;校正Tp-Te间期在女性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男性10~12岁组高于0~3岁组和4~6岁组,其他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p-Te间期正常值参考范围为:0 ̄6岁49.3 ̄112.3ms,7 ̄12岁62.9 ̄119.2ms;校正Tp-Te间期正常值参考范围为:0 ̄6岁63.6 ̄141.2ms,7 ̄12岁71.5 ̄141.3ms;结论 0~12岁儿童性别对Tp-Te间期和校正Tp-Te间期没有影响,随年龄增长,Tp-Te间期延长而校正Tp-Te间期变化不大。Tp-Te参考值上限为0 ̄6岁112.3ms,7 ̄12岁119.2ms;校正Tp-Te参考值上限为0 ̄12岁141.3ms。
冯应君李华义陈凤莲苏少芬叶培机谭景王婷
关键词:心电图TP-TE间期导联
孕妇心电图的研究
2023年
目的了解妊娠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记录51例研究对象(平均29.5±4.6岁)孕前期、孕中期、孕晚期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每份心电图的心率、心电轴、P波时限、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Ⅱ和V_(1)导联的P波振幅、各个导联Q波、R波、S波、T波振幅,比较各项指标在孕前期、孕中期、孕晚期的变化。结果十二导联心电图的心率、心电轴、P波时限、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等时间相关的数据在孕前、孕中、孕晚期没有显著差异(P>0.05)。Ⅰ导联R波振幅在孕晚期大于孕前和孕中期(均P<0.01),aVL导联R波振幅孕晚期均大于孕前(P<0.01)。V_(1)导联S波振幅在孕晚期小于孕前(P<0.05),V_(2)导联S波振幅在孕中期小于孕前(P<0.05)。V_(1)导联R/S在孕晚期大于孕前期和孕中期(P<0.05),V_(2)导联R/S在孕晚期大于孕前(P<0.05)。Ⅰ、aVR、aVL导联T波振幅在孕晚期大于孕前(P<0.01)和孕中期(P<0.05),Ⅲ和V_(1)导联T波振幅孕晚期大于孕前(P<0.05)。V_(2)导联T波振幅孕中期和孕晚期小于孕前(P<0.05)。结论妊娠对心电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孕晚期Ⅰ、aVL导联R波振幅、T波振幅以及V_(1)、V_(2)~V_(6)导联R/S增大,为妊娠晚期子宫压迫心脏使其呈横位以及心脏负荷增加所致。
冯应君王婷叶培机聂文娟谭景
关键词:心电图妊娠孕周
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被引量:2
2012年
心室肌跨壁复极离散度作为反映心室肌电生理异质性的指标引起心电学工作者的日益关注,已经发现异常增大的跨壁复极离散度是多种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猝死)发生的主要基质, 也是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一项重要指标[1].然而由于跨壁复极离散度不能在人体直接测量,寻找易于测量的能够反映跨壁复极离散度的指标成为心电学的重要课题.
冯应君陈凤莲
关键词:T波峰末间期跨壁复极离散度心电图室性心动过速恶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事件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2例
2016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甲,男,24岁,因"胸痛、心悸、气促4h"急诊入院。患者4小时前无诱因出现胸骨中下段持续性压榨性胸痛,剧烈难忍,伴大汗淋漓、心悸、气促,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伴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收缩压最高达200mm Hg。吸烟史数年,每天20-40支。体格检查:T36.6℃,P120次/分,R28次/分,BP:160/100mm Hg。
冯应君
关键词:青年心肌梗塞吸烟心电图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活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后的变化及其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在动态心电图上测量分析了25例阵发性房颠患者53阵次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及白天(6:00~22:00)和夜间(22:00~6:00)的心率变异指标(SDNN、LF、HF、LF/HF)的变化。结果:房颠发作前5minSDNN、HF较终止后5min显著升高(P〈0.01),LF/HF显著降低(P〈0.05),LF无变化;LF、HF白天均高于夜间(分别为P〈0.05和P〈0.01),夜晚LF高于HF(P〈0.05),白天与夜间SDNN、LF/HF无差异,白天LF与HF无差异。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白天迷走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变化是阵发性房颤发作争终止的重要原因。
冯应君杨汉东闵新文李华义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室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左室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于粤北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1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左室血栓(LVT)分为血栓组32例,对照组99例。入院时从肘正中静脉抽取血样用于测定生化和凝血四项指标,LVT由超声心动图或心脏声学造影诊断。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血栓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室壁瘤比例、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PLR、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R(β=0.075,OR=1.078,95%CI=1.025~1.134)、室壁瘤形成(β=2.193,OR=8.960,95%CI=1.252~64.111)是发生LVT的危险因素;LVEF(β=-0.145,OR=0.865,95%CI=0.784~0.953)是发生LVT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PLR预测LVT最佳截点为215.35,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95%CI=0.661~0.852,P<0.001),其灵敏度为0.563,特异度为0.818。结论在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室壁瘤形成、PLR升高是发生LVT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升高是发生LVT的保护性因素;PLR与LVT发生有关,在未来PLR可能是临床实践中判断LVT有价值的指标。
刘泽宇冯应君刘宣宣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室壁瘤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QT变异度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QT变异度的关系。方法 分析了33例冠心病无室性心律失常者(A组),29例冠心病有室性心律失常者(B组)及26例正常对照者的24小时心室复极指标:最快心率的QT间期校正值QTcmax,最慢心率的QT间期校正值QTcmin及其差值QTcd(QT变异度)。结果 B组较对照组及A组QTcmax(P<0.01及P<0.01),QTcd(P<0.01及P<0.05)显著增大,而A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变异度增大,它可能与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冯应君冯春陈郧
关键词: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变异度
修订《心电图危急值2017中国专家共识》的建议
2023年
中国心电学会危急值专家工作组:《心电图危急值2017中国专家共识》是中国心电学领域的第一个规范危急值报告的指导意见,其发布使得中国心电学危急值发布有章可循,使得中国心电图危急值及报告制度更有效、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对推动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和保障医疗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多年的应用中发现此共识存在一些不足,有修订的必要,现建议如下。一.原共识内容第一条存在概念内涵不统一的问题“一、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首次发现疑似各种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冯应君
关键词:心电图危急值心肌缺血室性心动过速
内皮祖细胞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2006年
冯应君杨汉东闵新文
关键词:血管内皮祖细胞冠心病缺血性疾病EPCS前体细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