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喻
- 作品数:33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因群制宜: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走向被引量:3
- 2022年
-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实践中,由于政出多门以及院校过于注重专业课,使公共基础课陷入目标刚性、设置不齐、内容统一、方式陈旧以及评价单一的困境。因群制宜,跨越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之间的壁垒,从课程融合的视角重新审视公共基础课改革,以课程建设各要素提出改革走向:目标延展,打造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链;顶层设计,变革课程的形式与内容;因材施教,实行内容的分级分类;综合施策,促进“三教”改革;创新评价,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 刘喻
-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公共基础课
- 高职学生退学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对高职学生退学的个案研究,以微观的视角,促进研究者对高职学生退学问题的了解与关注。基于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揭示高职学生退学的深层次原因:"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以及柔性管理制度缺失;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自我行为约束能力的脆弱以及错误价值观的引导。针对退学问题,各高职院校需进一步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实施人性化教育,需要深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彭华华刘喻
- 关键词:退学以生为本人性化教育个案研究价值观
- 构建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08年
- 随着我国市场准入的进一步开放,珠三角成为诸多跨国公司投资的首选之地,产业优化升级的影响对知识和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结合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构建能力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办学形式。
- 洪志杰刘喻
- 关键词:能力本位
- 新时期创新创业视阈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及策略分析--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3
- 2021年
-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基本支撑。职业教育作为跨界教育,如何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大变局中凸显职教类型特色,办好人民满意的类型教育,其关键在于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生实现的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就业创业教育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高职院校的重要实践或举措,有必要从双创视阈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本质及价值定位。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演变及发展规律,深刻把握新时期创新创业视阈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立足所在院校,针对现实进行反思,剖析成因,明确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本质及价值定位。从政策执行、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师资队伍等四个关键层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推动高职就业创业教育改革。
- 高月勤陈玲刘喻
- 关键词:创新创业就业教育
- 信息技术与高职专业群建设深度融合的困境分析与应对策略被引量:4
- 2023年
- 信息技术与高职专业群的深度融合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当前专业群建设的差异、师生信息素养薄弱、资源难以共享等问题导致信息技术与高职专业群建设深度融合陷入困境。为促进高职专业群高质量建设,需要从“三教”重塑、学生发展、环境变化、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信息技术与高职专业群的深度融合。
- 刘喻
- 关键词:信息技术
-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出路被引量:6
- 2015年
- 通识教育一直处于高职院校的"边缘地带",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通识教育理念模糊,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散乱以及课程管理不到位。为了加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全人",高职院校必须从树立通识教育理念、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培养优秀的通识教育师资、健全通识教育管理制度等几方面找准出路。
- 刘喻白欢
-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21年
- 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系统论述了基于专业组群建设的校内实训室“二级三层次”管理模式改革和“分级分类、大中心跨平台”的管理体制创新及其实践成效,以期为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室内涵建设与管理改革创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 叶翠安吴志平刘喻
-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 现状及其发展: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述评——基于CNKI(2006-2016)收录文献的分析
- 2017年
- 专业建设是高职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已成为研究者们研究的重点。为了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扎实开展所在单位的专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工作,以CNKI(中国知网)作为文献信息统计来源,检索了从2006-2016年10余年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有关研究文献,归纳发现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存在研究理论欠缺,研究方法使用滞后和研究视角狭窄等问题。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研究的聚焦点在于:明确高职专业结构基本内涵,强化理论研究;加强专业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注重专业群建设;拓展研究视野,借鉴国内外专业(群)结构调整实践经验。
- 朱强刘喻陈玲吴思健
- 关键词:高职
- 职业教育创业类混合式“金课”建设的“五重”举措——以“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为例
- 2025年
- 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创业类混合式“金课”建设,不仅能提升课程的吸引力,还能激发学生创业就业热情,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文章以“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意蕴,梳理了课程当前面临的五大困境,即课程设置边缘化、课程内容同质化、教学模式单一化、师资队伍无序化及思政建设分离化,并提出了“五重”举措:重塑目标,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新质生产力;重构内容,因“群”制宜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重造流程,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各个环节;重组师资,打造“教师+校友”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重建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考核机制。
- 刘喻
- 关键词:职业教育
- 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的隐忧与超越
- 2022年
- 绩效评价是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既依靠先进的评价技术手段又需要尊重自身的发展规律。绩效评价的确能够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但真正高水平专业群绝不全是绩效评价评出来的,要排除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价的数字迷思、指标主义和治理工具依赖的隐忧,需尊重专业群自身特色和发展差异,还原评价数字本真,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多元评价主体参与,确保评价是促进而不是妨碍高水平专业群的发展。
- 刘喻
- 关键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