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红

作品数:78 被引量:879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57篇宫颈
  • 30篇上皮
  • 29篇乳头
  • 28篇上皮内
  • 28篇皮内
  • 28篇瘤病毒
  • 27篇人乳
  • 27篇上皮内瘤
  • 27篇内瘤
  • 26篇宫颈上皮
  • 26篇宫颈上皮内
  • 26篇宫颈上皮内瘤
  • 25篇子宫
  • 25篇细胞
  • 25篇病变
  • 24篇人乳头瘤
  • 24篇乳头瘤
  • 21篇人乳头瘤病毒
  • 21篇乳头瘤病毒
  • 21篇细胞学

机构

  • 78篇北京大学深圳...
  • 4篇深圳市妇幼保...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澳大利亚新南...

作者

  • 78篇刘志红
  • 63篇吴瑞芳
  • 55篇周艳秋
  • 36篇乌兰娜
  • 33篇王纯
  • 24篇李鹃
  • 19篇李瑞珍
  • 19篇汤惠茹
  • 18篇杜辉
  • 13篇张礼婕
  • 12篇翁雷明
  • 8篇王玉洁
  • 7篇王国萍
  • 6篇邓玉清
  • 6篇张薇
  • 6篇黄斌
  • 5篇何芳
  • 5篇李一冰
  • 5篇黄秀浓
  • 4篇张长淮

传媒

  • 11篇中国妇产科临...
  • 6篇罕少疾病杂志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国际妇产科学...
  • 2篇河北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第七届全国子...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3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8篇2004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妇康栓和干扰素栓对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比较保妇康栓和干扰素栓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转归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11年3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1的高危HPV感染患者369例,分为保妇康栓组(113例)、干扰素栓组(143例)和对照组(113例),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后每6~12个月监测患者的宫颈液基细胞学(LCT)和高危HPVDNA。对宫颈细胞学ASCUS及以上病变及/或高危HPV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确定转归。结果保妇康栓组、干扰素栓组和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均未见病变进展。3组患者的病变逆转率与持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妇康栓组治疗后12、24个月病变逆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变持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素栓组病变逆转率、持续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病变进展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妇康栓组治疗后24个月HPV转阴率高于干扰素栓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保妇康栓有促进CIN1逆转和清除HPV的作用,明显提高HPV的临床转阴率。
沈兢兢刘志红李鹃周艳秋王纯吴瑞芳
关键词:保妇康栓干扰素栓宫颈上皮内瘤变疾病转归
女性医务人员对HPV疫苗认知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研究女性医务人员对 HPV疫苗认知情况及分析HPV疫苗接受度的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月采用问卷方式对深圳市某三甲医院300名女性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有效问卷272份,其中91.91%的女性医务人员知道宫颈癌的病因(妇产科医务人员为100%,非妇产科医务人员为87.78%),77.21%知道 H PV疫苗(妇产科医务人员为91.30%,非妇产科医务人员为70.00%),愿意接种 HPV疫苗者占72.79%(妇产科医务人员为84.78%,非妇产科医务人员为66.67%),愿意让其女儿接种 HPV疫苗者占75.79%(妇产科医务人员为75.86%,非妇产科医务人员为75.76%)。医务人员的年龄、所在科室以及亲友有无宫颈癌史是影响接种 HPV疫苗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女性医务人员对HPV疫苗认知较高,妇产科女性医务人员对HPV的认知及其疫苗的接受度优于非妇产科医务人员。应着重加强对非妇产科女性医务人员的认知干预。
周艳秋范爱飞杨智敬刘志红
关键词:女性医务人员
实时光电学设备TruScreen~筛查宫颈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实时光电学设备TruScreen检测技术在人群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3月至2007年12月参加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针对深圳市贫困女性进行的宫颈癌筛查的妇女391名,年龄20~67岁。对所有接受筛查的妇女采用实时光电学设备TruScreen进行宫颈癌筛查,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以液基细胞学技术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第二代杂交捕获(HC-Ⅱ)技术进行高危型HPV-DNA(HR-HPV)检测。筛查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疑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及以上病变者,在可疑病变处取活检。为客观评价各种筛查方法,对各检测结果均采取盲法保存,于各检测结果确定后解盲。凡HC-Ⅱ检测HR-HPV阳性伴液基细胞学≥ASCUS,和(或)液基细胞学≥LSIL及TruScreen检查结果阳性,而筛查当时未取活检(阴道镜诊断非LSIL及以上病变)者,均于3个月内再次阴道镜下活检,明确诊断。病理为CINⅡ及以上病变者行宫颈电热圈坏切术(LEEP)手术,并取活检。有多次病理检查者以其中最高级别病理结果为该患者的最终诊断,病理诊断作为本研究4种筛查方法的评价标准。结果病理诊断CIN I 110例、CINⅡ5例、CINⅢ7例、宫颈浸润癌5例;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59例。TruScreen检测阳性率为28.2%;液基细胞学检测无明确诊断意义的鳞状上皮细胞病变(ASCUS)以上为23.3%,LSIL以上为7.2%;HR-HPV阳性率为34.3%。TruScreen、液基细胞学及HC-Ⅱ法HPV检查,各筛查方法对检出≥CINⅡ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5%、77.3%、77.2%、13.3%和98.6%;液基细胞学以≥ASCUS为阳性各筛查评价指标分别为88.2%、79.7%、80.1%、16.5%和99.3%;以LSIL为阳性界值各指标为70.6%、95.7%、94.6%、42.9%和98.6%;HC-Ⅱ法HPV为94.1%、68.5%、69.6、11.9%和99.6%。结论实时光电学设备TruScreen进行宫颈癌初筛,筛查效率指标中虽敏感�
张薇刘志红李鹃乌兰娜王纯周艳秋张礼婕Felix Wong吴瑞芳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液基细胞学杂交捕获
子宫内膜异位合并输卵管妊娠的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输卵管妊娠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输卵管妊娠患者 16 1例作为观察组 ,同期无输卵管妊娠史其他手术患者 6 5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阳性率 ,以及观察组中有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对血清CA12 5和EMAb水平的影响。结果 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阳性率分别为 19.3%和 7.7% (P <0 .0 5 ) ;输卵管妊娠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31例中 ,CA12 5阳性率 84 % ,EMAb阳性率 81% ;输卵管妊娠不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2 0例中CA12 5阳性率 75 % ,EMAb阳性率 15 %。两组EMAb阳性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术中常规检查卵巢黄体部位 ,有 2 7.9%的输卵管妊娠患者为对侧卵巢排卵。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输卵管妊娠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前检测血清EMAb水平可协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检测CA12 5水平意义不大 ;输卵管妊娠与受精卵的游走密切相关。
邓玉清吴瑞芳刘志红王玉洁杨瑞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输卵管EMABCA125
宫颈多点微注射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宫颈多点微注射装置,包括中空的注射盘、注射盘内芯和若干中空的微注射针;注射盘由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一体形成;微注射针固定在第一圆筒远离第二圆筒的一面上并与第一圆筒相通;注射盘内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头,活塞...
吴瑞芳杜辉刘志红周艳秋
人乳头瘤病毒辅助细胞学筛查宫颈癌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作为宫颈癌细胞学筛查辅助手段的作用 方法 用薄层液基细胞涂片法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所有细胞学异常患者的13种高危型HPV DNA。细胞学检测为非典型鳞状细胞、HPV检测阳性者,以及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等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与细胞学检测细胞异常的关系。 结果 HPVDNA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增高。非典型鳞状细胞者中31.4%HPV检测阳性,HPV阳性的非典型鳞状细胞者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更严重病变占51.1.%。 结论HPV DNA检测作为宫颈癌细胞学筛查的辅助手段,最清楚的作用是提高诊断精确率,减少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交界或轻度异常患者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高危型HPV检测可指导早期HPV感染者的治疗及患者的追踪随访。
刘志红乌兰娜张礼婕周艳秋黄秀浓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薄层液基细胞学
深圳居民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度及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通过调查深圳市人群对宫颈癌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宫颈癌的健康教育提供指引。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深圳市20家医疗机构门诊患者4656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宫颈癌、HPV相关知识知晓率、宫颈癌筛查现状及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情况4个方面11个问题。结果共收回4 340份有效问卷。31~40岁女性宫颈癌知晓率最高,41~50岁对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对筛查现状及筛查认知度最高。学历越高、收入越多,宫颈癌知晓率也越高。宫颈癌相关知识知晓率与性生活及医保无相关性。结论宫颈癌认知度的影响因素主要与年龄、学历、职业及收入有关,应注重对低学历、低收入、打工者及年龄小于30岁女性进行健康教育。
黄霞杜辉曾杏珍陈芸吴瑞芳刘志红周艳秋罗雯薇李丽文
关键词:宫颈癌
病原体及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被引量:39
2004年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 ,检测 12 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 (观察组 )和 5 0例行附件切除术、无输卵管妊娠史的卵巢囊肿患者 (对照组 )的宫颈分泌物和输卵管组织中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巨细胞病毒DNA。结果(1)观察组 5 6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 ,阳性率为 4 3 8% ,对照组 10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 ,阳性率为 2 0 0 % ;观察组 4 8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 ,阳性率为37 5 % ,对照组 5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解脲支原体DNA ,阳性率为 10 0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2 )观察组 35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 ,阳性率为 2 7 3% ,对照组 5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 ,阳性率为 10 0 % ;观察组 34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 ,阳性率为 2 6 6 % ,对照组 3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沙眼衣原体DNA ,阳性率为 6 0 %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观察组 2 1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巨细胞病毒DNA ,阳性率为 16 4 % ,对照组 3例宫颈分泌物检测出巨细胞病毒DNA ,阳性率为 6 0 % ;观察组 2 5例输卵管组织检测出巨细胞病毒DNA ,阳性率为 19 5 % ,对照组
邓玉清吴瑞芳郭燕燕王玉洁刘志红
关键词:病原体巨细胞病毒感染输卵管妊娠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hTERC基因表达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的基因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抽取行子宫颈癌筛查的724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同步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液基细胞学检查、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检测高危型HPV(HR-HPV)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对于细胞学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和(或)HR-HPV阳性者均行阴道镜下宫颈四象限多点活检进行病理诊断。结果:724例中经病理确定为CINⅠ,Ⅱ,Ⅲ及子宫颈癌者分别为251例(34.67%)、17例(2.35%)、48例(6.63%)和10例(1.38%),宫颈脱落细胞hTERC的扩增率为11.05%。①724例HPV阳性率为39.64%;hTERC扩增在HPV阳性与阴性组分别为19.86%与5.26%(χ2=37.556,P<0.01)。②hTERC扩增在细胞学无宫颈上皮内瘤变(NILM)组为5.19%、ASCUS为10.23%、低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为(LSIL)11.84%、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ASC-H)为21.43%、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SIL)为73.17%、鳞状细胞癌(SCCA)为100.00%、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GC)为50.00%;hTERC在HSIL及以上病变中的扩增率明显高于LSIL及以下病变(χ2=186.755,P<0.01)。③在不同组织学结果中hTERC的扩增率分别为,NILM 3.70%、CINⅠ4.38%、CINⅡ47.06%、CINⅢ58.33%、浸润癌90.00%,hTERC在CINⅡ及以上级别病变中的扩增率明显高于CINⅠ和NILM者(χ2=144.597,P<0.01)。结论:hTERC的扩增与宫颈细胞学和组织学异常密切相关,hTERC扩增与否有可能作为判断有无高度病变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李一冰乌兰娜柳双燕刘志红李鹃王纯周艳秋魏丽惠吴瑞芳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宫颈肿瘤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镜及宫颈细胞学筛查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在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门诊641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结果641例宫颈病变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病理诊断为宫颈不典型增生(C IN)I级58例,II级82例,Ⅲ级95例,宫颈原位癌10例,宫颈早期浸润癌3例,宫颈慢性炎404例。系统宣教以后患者对宫颈病变的认知度提高32%。结论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细胞学筛查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系统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宫颈病变的认知度。
周卫阳周艳秋刘志红乌兰娜张礼婕吴瑞芳
关键词:阴道镜细胞学宫颈病变护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