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璐

作品数:12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08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南黄海
  • 3篇绿藻
  • 3篇南黄海西部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植物群落结构
  • 2篇纱网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2篇夏季
  • 2篇海洋环境
  • 2篇浮游植物
  • 2篇浮游植物群落
  • 2篇浮游植物群落...
  • 1篇多样性
  • 1篇悬浮体
  • 1篇盐度
  • 1篇叶绿

机构

  • 12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国家海洋局海...

作者

  • 12篇刘璐
  • 4篇韦钦胜
  • 4篇王宗灵
  • 4篇姜美洁
  • 4篇魏修华
  • 4篇李艳
  • 4篇臧家业
  • 3篇战闰
  • 2篇张学雷
  • 1篇冉祥滨
  • 1篇张朝晖
  • 1篇衣丹
  • 1篇孙开明
  • 1篇庞敏
  • 1篇孙萍
  • 1篇李劳钰
  • 1篇李瑞香
  • 1篇赵林林
  • 1篇范士亮
  • 1篇刘湘庆

传媒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参蒸煮废液多肽提取响应面优化及抗氧化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以海参蒸煮废液为原料,采用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废液中的海参多肽,筛选出水解海参蛋白的最适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加酶量、酶解pH、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四个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并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水解效果最好,其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4 h,加酶量3.85%,温度45℃, pH 7.0。在此条件下海参蛋白水解度为44.5%。制得的海参多肽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IC_(50)值依次为6.901和8.804 mg/mL。
衣丹刘璐王玮赵林林张朝晖
关键词:海参蒸煮废液多肽抗氧化
秋季南黄海西部营养盐的分布及其与环流场的关系被引量:12
2011年
重点分析和研究了秋季南黄海西部营养盐的分布状况和水文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营养盐分布及其运移规律与该海域环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冲淡水、苏北沿岸水以及鲁北沿岸水所引起的物质输入是导致南黄海西部近岸海域三个营养盐含量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因素;由于跃层阻隔以及底层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调查海域中部底层水体也存在较大面积的营养盐含量高值区,其范围与底层的外海高盐冷水域及DO和pH低值区面积相仿;底层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印证了南黄海西部沿岸流是一支沿冷水团锋面南下的锋区强流,该流动对营养盐向东南的输运趋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一输运态势也进一步指示了黄海水与东海水的混合与交换过程。通过对营养盐三种典型的断面分布类型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长江冲淡水、黄海西部沿岸流、黄海冷水团残留水和黄海暖流对营养盐垂向分布及其输运的影响过程,并揭示了南黄海西部海域由南向北逐渐减弱的垂向混合规律。
韦钦胜臧家业魏修华刘璐
关键词:南黄海营养盐环流场运移规律
浒苔藻体叶绿素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确定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浒苔藻体叶绿素含量的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比较了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及4种提取剂测定叶绿素的效果,并分析了叶绿素在4种提取剂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下4种不同提取剂的吸收光谱基本相似,可以用Arnon法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叶绿素含量。其中,研磨法对浒苔叶绿素的提取效果较浸提法提取速度更快,便于快速测定藻体叶绿素含量。在4种提取剂中,采用95%乙醇提取浒苔叶绿素速度更快,但提取的总量少,稳定性低。
刘湘庆姜美洁刘璐李艳张学雷李瑞香王宗灵
关键词:叶绿素浒苔浸提法
夏季南黄海西部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0年
基于2006年夏季对南黄海调查所得的溶解氧(DO)资料,重点分析了DO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南黄海DO的浓度范围为1.36~10.36 mg/L,平均值为7.21 mg/L;DO的水平分布趋势主要受控于环流结构,水体层化和生物化学作用明显影响着夏季南黄海西南部海域和冷水团范围内的DO含量,同时温度也是影响石岛外海、苏北近岸和海州湾东南部-苏北浅滩外侧DO含量的主要因素;从DO的垂直分布来看,30 m层的DO浓度最高,这是DO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的具体表现,而且DO断面分布存在四种典型的类型。总体来看,南黄海西南部底层DO低值现象和受黄海冷水团影响的外海层化区存在的DO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是调查海域DO分布的两个最显著的特征。
韦钦胜魏修华战闰刘璐臧家业
关键词:南黄海溶解氧影响因素
深度可调绿藻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度可调绿藻实验装置,包括架体、纱网和浮力组件,所述架体包括上部支撑环、下部支撑环和支撑杆,所述上部支撑环和下部支撑环上下平行设置,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为中空管,所述第二杆体...
韩红宾张家真姜美洁范士亮刘璐袁超
文献传递
夏季南黄海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1
2010年
基于2006年7月对南黄海调查所得资料,对南黄海海水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调查海域底层122°E^123°E,33°N以南范围内存在明显的DO亏损现象,证实了长江口外低氧区向南黄海的扩展态势。(2)南黄海西南部上层水体中的营养盐主要来源于长江冲淡水及苏北沿岸流的输运,且营养盐与盐度之间呈较好的负相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同时发现表层无机氮盈余状况的分布与该海域环流的扩展途径密切相关;南黄海西南部底层东北向的高营养盐水舌是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前缘水以及底层有机物分解释放营养盐综合作用的结果;南黄海冷水域因有机物分解而积聚了大量营养盐。(3)根据南黄海冷水域海水化学要素的断面分布,指出自DO最大值层开始产生至观测之时该层之下、真光层以内光合作用产氧在温跃层下界的积累和保存在氧最大值形成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韦钦胜刘璐战闰魏修华臧家业
关键词:南黄海化学要素
手持漂浮绿藻采集网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漂浮绿藻采集网具,包括手持杆、网框组件和纱网,所述网框组件包括网框臂、调节臂和固定杆,所述网框臂为两根,两根网框臂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枢接,所述手持杆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调节臂为两根,两根调节...
韩红宾刘璐王宗灵庞敏姜美洁孙开明
文献传递
南黄海悬浮体浓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输运规律被引量:14
2012年
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南黄海悬浮体浓度的平面分布及其水平输运,结果显示悬浮体浓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区域化分布特征,其与该海域环流场的布局和季节转换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南黄海环流是该海域悬浮体运移的主要动力和控制因素;江苏近岸海域在一年四季均为悬浮体浓度的最高值区,其悬浮体主要来源于潮流和海浪所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以及苏北沿岸水的携带和输送,而且夏季悬浮体在该海域的累积还可为冬半年在黄海西部沿岸流作用下将其输运至东南海域提供很好的物源保证;长江口东北部海域在春、夏、秋三季出现东北向扩展的高值区,体现了长江冲淡水的影响;石岛外海在冬、春、秋三季也存在悬浮体浓度高值区,并具有向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扩展的态势,这是鲁北沿岸流将现代黄河物质输运至此的结果。发现调查海域中部表底层在春秋季均存在云团状高值区,而且该海域悬浮体浓度自春季至秋季出现"双峰现象",这与春秋季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繁殖所产生的有机碎屑有关,并使作为悬浮体组成的海洋浮游生物有机质向沉积物转移,据此进一步指出这一物源可能对南黄海冷涡泥质区的形成、发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该观点深化了对南黄海中部冷涡泥质区受上层生物活动影响以及泥质区物源的认识。
韦钦胜刘璐臧家业冉祥滨
关键词:南黄海悬浮体泥质区
钦州湾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2013-2014年钦州湾海域4个季度月的现场调查数据,研究了网采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4属134种(包括变型和变种),其中硅藻种数共107种,占79.9%;甲藻23种,占17.2%。调查期间的优势种,除球形棕囊藻外其余均为硅藻,并多为广温性种。不同季节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差异明显,表现为2014-08最高,2013-11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存在季节变化,春季受硝酸盐影响显著,夏季与温度、盐度均呈负相关,秋季受盐度和DIN影响显著,冬季则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较高,物种较丰富,群落结构稳定性较高。
刘璐姜美洁李艳孙萍王宗灵
关键词:浮游植物优势种丰度多样性
海上绿藻漂浮围隔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绿藻漂浮围隔装置,包括上支撑环、下支撑环、外网、分隔件和浮球,所述外网包裹在上支撑环和下支撑环上,其内构成密闭的围隔空间,所述分隔件包括上分隔杆、下分隔杆、拦网和支撑柱,所述上分隔杆固定在上支撑环...
韩红宾葛美玲张学雷宋伟李艳刘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