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华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多态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行为学
  • 3篇神经行为
  • 3篇神经行为学
  • 3篇体外
  • 3篇体外诱导
  • 3篇胚胎
  • 3篇胚胎期
  • 3篇子代
  • 3篇子代大鼠
  • 3篇核苷
  • 3篇核苷酸
  • 3篇DEHP
  • 2篇易感性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易感性
  • 2篇细胞

机构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第九人...

作者

  • 8篇逯晓波
  • 8篇刘艳华
  • 8篇于涛
  • 7篇肖莎
  • 5篇刘秋芳
  • 4篇潘亮
  • 3篇李丹丹
  • 2篇靳翠红
  • 1篇关阳阳
  • 1篇刘尚辉
  • 1篇杨敬华
  • 1篇巫生文
  • 1篇蔡原

传媒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胚胎期暴露DEHP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通过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胚胎期暴露,评价其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初步探讨DEHP所致子鼠神经毒性的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从妊娠日起用10、100、500 mg/(kg.d)DEHP连续灌胃染毒19 d,观察子代大鼠的神经行为学指标。于子鼠出生第7天和第21天测定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不同剂量的DEHP染毒对海马组织bcl-2、bax基因的表达的影响。结果于子鼠出生6周后,进行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随着DEHP剂量增加,中、高剂量组错误次数增加和潜伏期延长十分明显(F=8.058,P<0.05;F=11.221,P<0.05)。电穿梭测试显示,中、高剂量组电击次数增加和主动逃避时间延长较为明显(F=6.984,P<0.05;F=9.841,P<0.05)。出生后7 d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出生21 d,高剂量组尤为显著。RT-PCR检测表明,与对照组相比,bcl-2和bax基因表达增高(F=253.78,P<0.05;F=66.67,P<0.05),且随着DEHP暴露剂量的升高,表达亦增加。结论 DEHP对子代大鼠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其可能通过干扰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而影响子代大鼠神经系统发育。
潘亮于涛刘艳华肖莎李丹丹逯晓波
关键词:神经行为学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宫内暴露所致子代雄性大鼠睾丸氧化应激及维生素C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宫内暴露对子代雄性大鼠睾丸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及维生素C(vitamin C,Vit C)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成年清洁级Wistar妊娠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玉米油)组和低(10 mg/kg)、中(100 mg/kg)、高(500 mg/kg)剂量DEHP染毒组以及中(100mg/kg)、高(500 mg/kg)剂量DEHP+Vit C染毒组,中、高剂量DEHP染毒组每组孕鼠4只,其余各组每组孕鼠3只。自妊娠第0~19天,灌胃染毒DEHP,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天1次;采取自由饮水方式染毒Vit C(125 g/L),每天约40 ml。子代雄性大鼠出生后第6周,测定睾丸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DEHP染毒组仔鼠睾丸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高剂量DEHP染毒组和高剂量DEHP+Vit C染毒组GSH-Px活力以及高剂量DEHP染毒组和中、高剂量DEHP+Vit C染毒组SOD活力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组仔鼠睾丸组织中GSH含量和CAT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中剂量DEHP单独染毒组相比,中剂量DEHP+Vit C染毒组仔鼠睾丸组织中GSH含量和SOD、CAT活力均升高,但仅SOD活力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剂量DEHP单独染毒组相比,高剂量DEHP+Vit C染毒组仔鼠睾丸组织中MDA含量降低,GSH含量、GSH-Px活力及CAT活力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EHP宫内暴露可导致子代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增加,Vit C对于DEHP所致生殖系统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于涛逯晓波潘亮刘艳华肖莎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胚胎期雄性生殖毒性氧化应激维生素C
ERCC2/XPD单核苷酸多态与苯并芘体外诱导DNA加合物损伤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环境致癌因子苯并芘(B[a]P)所致DNA损伤修复与ERCC2/XPD单核苷酸多态(SNP)的关联。方法收集282例辽宁地区汉族健康人群外周血8ml,常规提取淋巴细胞及DNA,采用Taqman实时定量PCR检测ERCC2/XPDLys751Gln(rs13181),Asp312Asn(rs1799793)和Arg156Arg(rs238406)的基因型;体外培养淋巴细胞,应用B[a]P及S9活化系统,诱导BPDE-DNA加合物的形成;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BPDE-DNA加合物含量;分析BPDE-DNA加合物水平与ERCC2/XPD SNP位点的关联。结果携带ERCC2/XPD Arg156Arg位点AA基因型个体BPDE-DNA加合物水平显著高于CC基因型携带者;50~70岁和≥70岁年龄组人群的加合物水平高于≤30岁年龄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同样显示,ERCC2/XPD Arg156Arg位点SNP及年龄对BPDE-DNA加合物含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2/XPD Arg156Arg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与BPDE-DNA加合物的DNA修复能力降低相关联,可能会增加肿瘤易感风险。
刘艳华于涛肖莎关阳阳李丹丹靳翠红刘秋芳杨敬华巫生文逯晓波
关键词:ERCC2XPD核苷酸切除修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胚胎期暴露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通过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胚胎期暴露,评价DEHP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初步探讨DEHP的发育神经毒性机制。方法成熟雌性Wister大鼠从妊娠日起用10、100和500 mg/(kg.d)DEHP连续灌胃染毒至孕19 d,同时设立溶剂对照组。观察仔鼠的行为畸胎学及神经行为学指标的改变,另外Fura-2/AM探针法检测出生后21 d海马神经元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 500 mg/(kg.d)DEHP组与负趋地性反射实验达标时间延迟;100 mg/(kg.d)DEHP组、500 mg/(kg.d)DEHP组空中翻正实验达标时间延迟;各DEHP染毒组水迷宫实验错误次数增加,潜伏期延长;电穿梭实验电击次数增加、主动逃避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海马神经元细胞内Ca2+浓度DEHP各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升高,并且存在一定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DEHP胚胎期暴露可影响子代大鼠神经系统发育,造成神经行为学改变。DEHP所致海马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改变可能为其发育神经毒性的机制之一。
刘艳华刘秋芳潘亮于涛肖莎逯晓波
关键词:神经行为学
ERCC2/XPD单核苷酸多态与体外诱导BPDE-DNA加合物水平的关联性研究
恶性肿瘤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环境致癌因子及/或其代谢产物所致的DNA损伤被认为是多阶段致癌过程的起始动力,个体DNA修复酶活性的差异影响个体对致癌物所致DNA损伤的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nucleot...
逯晓波刘艳华于涛肖莎赵维诚刘秋芳
关键词:体外诱导肿瘤易感性
体外诱导健康人群淋巴细胞BPDE-DNA加合物水平与几种19q13.2-19q13.3区域及NER通路基因多态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苯并(a)芘是环境中存在的一种多环芳烃类致癌物,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BPDE是其终致癌物.本研究通过体外培养健康人群的淋巴细胞,与苯并(a)芘共孵育产生的BPDE-DNA加合物水平来评价健康个体环境致癌物所致DNA损...
逯晓波于涛刘艳华肖莎张倩也肖明扬刘秋芳蔡原
关键词:SNP肿瘤易感性
塑化剂DEHP对子代大鼠神经毒性机制探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通过塑化剂DEHP胚胎期暴露,评价其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初步探讨DEHP神经发育毒性机制,为其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熟雌性Wistar大鼠从妊娠日起用10、100和500 mg/(kg.d)DEHP连续灌胃染毒19 d,动态观察子代大鼠的自然状况、体重变化和神经行为学指标变化。提取海马组织的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RT-PCR扩增后分别比较不同剂量的DEHP染毒对海马组织StAR、CYP19A1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于子鼠出生6周后,进行水迷宫测试,随着DEHP剂量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在中、高剂量组错误次数增加和潜伏期延长尤为明显,且均有统计学意义(F=8.058,P<0.05;F=11.221,P<0.05);电穿梭测试时,与对照组相比,同样在中、高剂量组电击次数增加和主动逃避时间延长尤为明显,且均有统计学意义(F=6.984,P<0.05;F=9.841,P<0.05)。RT-PCR检测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YP19A1基因转录水平有统计学意义(F=6.083,P<0.05),且随着DEHP暴露剂量的升高,CYP19A1基因转录水平降低,而StAR基因转录水平在各组间差别不明显。结论 DEHP对子代大鼠神经系统发育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DEHP及其代谢产物可能通过干扰神经类固醇CYP19A1芳香化酶基因的转录而影响子代大鼠神经系统发育。
李丹丹刘尚辉潘亮于涛刘艳华刘秋芳逯晓波
关键词:神经行为学STAR
ERCC1密码子118单核苷酸多态性转染细胞模型建立
2011年
目的建立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集团1(ERCC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转染细胞模型,为体外研究基因多态性功能提供平台。方法 Gateway定向克隆技术构建ERCC1表达载体,包含不同ERCC1 codon 118 SNP表达载体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缺陷型UV20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RCC1蛋白表达,焦磷酸短序列测序PSQ检测ERCC1 118 SNP基因型。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表明ERCC1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各转染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并可在G418培养基选择生长;ERCC1在UV20细胞中表达分子量为38 kDa蛋白,ERCC1 SNP基因型正确,2种转染细胞ERCC1的SNP基因型不同,分别为C/C或T/T。结论 ERCC1 codon 118 SNP细胞转染模型构建成功,为体外研究ERCC1 codon 118 SNP不同基因型提供了实验技术平台。
逯晓波于涛刘艳华肖莎靳翠红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