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阵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盆地
  • 4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奥陶系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层序
  • 2篇地层
  • 2篇断层
  • 2篇断层相关褶皱
  • 2篇盆地南缘
  • 2篇剖面
  • 2篇准层序
  • 2篇褶皱
  • 2篇南缘
  • 2篇鄂尔多斯盆地...
  • 2篇奥陶统
  • 2篇层序地层
  • 2篇沉积环境
  • 1篇地层学
  • 1篇地层学研究
  • 1篇盐岩

机构

  • 5篇山东科技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8篇刘阵
  • 4篇何登发
  • 4篇冯乔
  • 3篇周书昌
  • 3篇李涤
  • 3篇赵伟
  • 2篇王千遥
  • 2篇姜文娟
  • 1篇韩波
  • 1篇李伯华
  • 1篇贾凌云
  • 1篇李颖莉
  • 1篇张宁宁

传媒

  • 3篇沉积与特提斯...
  • 2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河津西磑口奥陶系剖面高精度层序格架的建立
2013年
运用Exxon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通过对河津西磑口下奥陶统剖面的精细实测和对剖面样品碳、氧同位素数据的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河津西磑口地区下奥陶统划分为6个Ⅲ级层序(Sq1~Sq6)、20个Ⅳ级层序和68个Ⅴ级层序;Sq1~Sq6分别对应下奥陶统冶里组(O1y)、亮甲山组(O1l)和马家沟组(O1m)一段至六段的沉积;碳、氧同位素数据显示研究区早奥陶世经历了6个Ⅲ级的海平面变化旋回,对应于下奥陶统6个Ⅲ级层序。研究认为,Sq1与Sq2整体向上水体环境变浅,与寒武系组成一个Ⅱ级层序,属于该Ⅱ级层序的高位体系域部分;Sq3~Sq6整体经历了一个水体加深、稳定高水位和水体变浅的过程,构成一个独立的Ⅱ级层序。
刘阵何登发李伯华冯乔
关键词:高精度层序地层海平面变化碳酸盐岩
鄂尔多斯盆地柳林地区下奥陶统冶里组竹叶状石灰岩的沉积环境和成因机制被引量:1
2010年
鄂尔多斯盆地柳林地区早奥陶世冶里期沉积以浅灰色中薄层泥质白云岩为主,发育大量竹叶状碳酸盐岩。不同类型的竹叶状碎屑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笔者对研究区剖面内的竹叶状碎屑进行分析和研究后认为,竹叶状石灰岩的形成可以分为早期沉积物的形成和早期沉积物的破碎、搬运和再沉积两个阶段。
王千遥冯乔贾凌云刘阵赵伟周书昌
关键词:奥陶系鄂尔多斯盆地
基于沉积微相的野外露头剖面准层序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临汾晋王坟剖面马家沟组为例被引量:4
2014年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为广泛的陆表海碳酸盐岩沉积,其东部马家沟组岩相特征、岩石组合类型和旋回性丰富多样。通过对本区临汾晋王坟剖面的奥陶系马家沟组地层进行精细测量,笔者从剖面的沉积特征入手,进行沉积环境和沉积微相的分析,并以沉积微相的纵向演变规律为基础,结合准层序向上变浅的本质特征,识别划分野外露头剖面的准层序。研究区马家沟组共识别出32个准层序,可分为两种类型:准层序类型Ⅰ跨越若干微环境,相变向上为浅;准层序类型Ⅱ沉积于同一个微环境,向上有层厚的渐变趋势。两种类型准层序的形成取决于沉积物供给、短周期海平面升降和地层沉降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区内的准层序类型Ⅰ发育广泛,较为常见,类型Ⅱ则发育较少。
王千遥冯乔王太元韩波赵伟周书昌刘阵姜文娟
关键词:沉积微相准层序马家沟组奥陶系鄂尔多斯盆地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维马克背斜构造的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被引量:2
2013年
维马克背斜构造带位于孔雀河斜坡的东部,该背斜构造带西段发育北西走向断裂,东段发育北东东走向断裂,是孔雀河斜坡两大断裂系统的构造转换地带,解析该背斜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对于认识孔雀河斜坡成因演化和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早古生代以来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通过对过孔雀河斜坡维马克背斜构造带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分析了该背斜构造的构造特征并讨论了其形成演化。维马克背斜构造带西段受北西走向的断裂组F_(w1)和F_(w2)控制,维马克1号背斜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东段受北东东走向的断裂组F_(w3)和F_(w4)控制,维马克2号背斜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维马克背斜卷入变形的地层为中-上奥陶统、志留系、侏罗系和白垩系,控制背斜形态的断裂系统具有挤压扭动的动力学特征;维马克背斜构造带及其南北两侧盆山系统构造演化大致经历了5期构造运动,维马克背斜构造带至库鲁克塔格山前带地壳缩短37.4 km,南段英吉苏凹陷南缘斜坡带缩短4.31 km,缩短率为25.32%。研究认为,维马克背斜断裂系统是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两大断裂系统相互影响下的特定构造样式;来自南北不同方向的构造应力在维马克背斜构造带产生走滑效应,使得维马克背斜构造断裂系统具有挤压扭动的特征。
刘阵何登发李涤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塔里木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露头奥陶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系露头发育良好,近年来,对盆地南缘奥陶系的层序地层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从未有过对露头剖面的精细层序地层研究。对海平面变化旋回的最早观察来源于地震地层学,在较高地震分辨率下最多可识别出三级层...
刘阵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系层序地层学体系域准层序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岐山剖面中奥陶统平凉组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岐山剖面平凉组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积为特征,根据岩性特征可将平凉组分为七段。其中碎屑岩约占80%,主要分布在平一、三、五、七段;碳酸盐岩约占20%,主要分布在平二、四、六段。研究表明,岐山剖面平凉组属于大陆斜坡环境,是一套多旋回沉积,其中一-二段、三-四段、五-六段分别构成一个海进海退旋回,属于上斜坡-下斜坡交互沉积环境,第七段单独构成一个海进旋回。至唐陵组初期,海水开始退去。
周书昌冯乔赵伟王千遥刘阵姜文娟李颖莉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沉积环境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尉犁断鼻构造的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
孔雀河斜坡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北部,其成因与南天山和阿尔金山的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尉犁断鼻构造位于孔雀河斜坡西北部,完整地记录了孔雀河斜坡的构造演化历史,该断鼻构造特征的解析对揭示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早古生代以来的地球动力学背景...
刘阵何登发李涤
文献传递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尉犁断鼻构造的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被引量:1
2012年
孔雀河斜坡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北部,其成因与南天山和阿尔金山的地质作用密切相关。尉犁断鼻构造位于孔雀河斜坡西北部,完整地记录了孔雀河斜坡的构造演化历史,该断鼻构造特征的解析对揭示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早古生代以来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通过对过孔雀河斜坡尉犁断鼻构造带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分析了该断鼻构造的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并讨论了其成因机制。尉犁断鼻构造在北西—南东向上为一古生界背斜,北西翼较陡,南东翼稍缓,背斜核部上古生界被剥蚀,并被后期由北向南的冲断层所切割。该构造主要反映了3期构造事件的叠加:中奥陶世-晚奥陶世,受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的影响,形成了北东—南西向展布的背斜;志留纪—二叠纪,受南天山洋消减、闭合向南产生的挤压应力的影响,尉犁背斜北部持续地抬升剥蚀,形成鼻状构造;侏罗纪,燕山早期运动影响了古生界和中生界,并使得北西西走向的南冲断层重新活动,错断了先存的鼻状构造。研究认为,尉犁断鼻构造北东—南西向展布的背斜在中奥陶世就开始形成,其主应力可能来自盆地东南的阿尔金山方向,与北阿尔金洋在加里东期运动时的俯冲与碰撞造山对该区域的远程挤压作用有关;伴随着基底叠瓦构造往北西方向前展,背斜向北西移动了104km,基底缩短率为48.4%。
刘阵何登发李涤张宁宁
关键词:断层相关褶皱加里东运动塔里木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