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包雪鹦

作品数:31 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癫痫
  • 5篇蛋白
  • 5篇鼠脑
  • 5篇细胞
  • 4篇再灌注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止痛
  • 4篇止痛胶囊
  • 4篇头痛
  • 4篇偏头痛
  • 4篇缺血
  • 4篇缺血再灌注
  • 4篇脑出血
  • 4篇脑梗
  • 4篇脑缺血
  • 4篇脑缺血再灌注
  • 4篇胶囊
  • 4篇灌注
  • 4篇出血
  • 4篇大鼠脑

机构

  • 14篇解放军第20...
  • 13篇吉林大学第一...
  • 12篇吉林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延边大学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鹤岗矿务局总...
  • 1篇吉林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市海河医...
  • 1篇辉南县人民医...

作者

  • 31篇包雪鹦
  • 6篇曲极冰
  • 6篇张淑琴
  • 5篇王赞
  • 5篇寇玉红
  • 4篇周莹雪
  • 3篇林卫红
  • 3篇娄军芳
  • 3篇刘群
  • 3篇朱辉
  • 3篇孟红梅
  • 3篇刘忠岩
  • 3篇范佳
  • 2篇纪影实
  • 2篇赵玉
  • 2篇胡杨
  • 2篇金海燕
  • 1篇杨力彬
  • 1篇范佳
  • 1篇程守全

传媒

  • 10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转染法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实验研究
孟红梅于雪凡林卫红包雪鹦范佳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转染GABA受体基因与未转染该基因的KA致痫模型进行对比观察,从其行为学、病理学、海马脑电变化以及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海马各亚区星形细胞GFAP、胶质细胞缝隙连接蛋白等的表达,从而证实基因转染法能够降低癫...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转染难治性癫痫
清脑止痛胶囊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大鼠体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意义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TG)制备大鼠偏头痛模型,探讨清脑止痛胶囊对大鼠脑组织和血浆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9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低(0.35g·kg-1)、中(0.70g·kg-1)、高(1.40g·kg-1)剂量清脑止痛胶囊组和阳性药(正天丸1.8g·kg-1)组,每组15只。连续给药7d后,皮下注射NTG复制偏头痛大鼠模型,观察注射NTG 180min内大鼠的挠头次数,4h后取血浆和中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中脑组织中核因子kappa B(NF-κB)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浆和中脑组织中前列环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挠头次数明显增加(P<0.01),中脑组织中NF-κB和COX-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浆和中脑组织中PGE2、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清脑止痛胶囊组和阳性药组大鼠挠头次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中脑组织中NF-κB和COX-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浆中PGE2、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清脑止痛胶囊可以缓解大鼠偏头痛症状,对偏头痛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源性炎症有关联。
薛欢曲圆朱天全胡杨孙申国阎鑫纪影实包雪鹦
关键词:偏头痛核因子KAPPAB环氧合酶2
鬼针草总黄酮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鬼针草总黄酮(TFB)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影响,探讨其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脑立体定位技术,取不抗凝血液50μL缓慢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实验性脑出血模型,观察TFB对脑组织含水量、全血粘度及脑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TFB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脑出血大鼠脑含水量、全血粘度,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升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NO含量(P<0.05)。结论 TFB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脑水肿、改善血肿周围组织的微循环状态、减轻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NO的产生有关。
包雪鹦齐欣胡媛刘玉祥解晶曲极冰
关键词:鬼针草总黄酮实验性脑出血氧自由基脑水肿全血粘度
综合护理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综合护理)与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娄军芳包雪鹦
关键词:综合护理高血压脑出血肺部感染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中心区、半影区bFGF的蛋白表达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神经病学评分,TTC染色,光镜检测对模型予以评价,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3 h再灌注3,6,24,72h缺血中心区、半影区bFGF表达的动态变化,并观察相应时间点、相应区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在正常组及假手术组bFGF呈弱阳性表达.缺血3 h及缺血3 h再灌注3,6 h中心区、半影区表达明显增强.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缺血3 h再灌注24,72 h缺血中心区bFGF表达下降,但仍较正常对照组高,此时半影区表达呈持续升高趋势,24 h达高峰,72 h有所下降.而相应病理变化为:缺血3 h可见轻重不等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缺血3 h再灌注中心区及半影区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病理组织学变化逐渐加重.结论正常脑组织中bFGF呈弱阳性表达,缺血中心区及半影区随缺血再灌注2 d内随时间延长表达增强,与神经细胞缺血改变加重呈正相关.提示bFGF对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细胞有保护和修复作用.
张睿徐洋房学迅包雪鹦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蛋白表达神经细胞
双侧胼胝体梗死1例报道
2014年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部脑组织坏死,因此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基底节区、颞叶、顶叶、枕叶、丘脑、小脑、脑干等部位是脑梗死的常见部位.胼胝体由于血供丰富,同时接受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双重血供,故临床发生于胼胝体梗死比较少见[1].双侧胼胝体梗死更是罕见,现将我们发现的一例报道如下.
周莹雪包雪鹦朱辉
关键词:胼胝体梗死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坏死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基底节区
癫痫大鼠不同脑区神经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与细胞凋亡的相互关系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探讨海人酸(KA)注射后致癫大鼠不同脑区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通过建立KA杏仁核注射致癫痫模型,采用Flon-3和PI方法分别检测了致痫鼠胞内钙离子浓度(IECa^2+)和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 实验组各脑区IECa^2+增高.细胞凋亡百分率也相应增高,与手术对照组柏比,有明显差异。在KA注射1周内.随时间延长,IECa^2+和细胞凋亡百分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KA致癫痫鼠不同脑区IECa^2+增高与神经细胞凋亡呈正相关。
包雪鹦张淑琴寇玉红王赞
关键词:脑区钙离子浓度细胞凋亡癫痫海人酸兴奋性氨基酸
实验性脑出血急性期灶周组织水肿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及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脑内缓慢注入自体血的方法建立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随机分为6组,测定实验性脑出血6h、12h、24h、3d、5d、7d时间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含水量;应用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血肿周围脑组织中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结果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含水量逐渐增加,于3d达高峰;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血肿周围组织中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均有IL-6及TNFα的阳性表达。免疫印迹半定量分析显示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即可见IL-6、TNFα较高水平的表达,24h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结论脑出血急性期(6h)IL-6及TNFα参与了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伤过程。IL-6变化曲线与脑水肿曲线呈现出一致性,推测其参与了血肿周围水肿的形成。
胡利华吴江杜丹华包雪鹦高金峰
关键词:脑出血细胞因子免疫组化脑水肿
癫痫中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机制及人参皂苷Rg1的保护作用研究
该研究通过KA杏仁注射制备大鼠癫痫模型,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手段证实了癫痫鼠中由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所致的脑损伤及细胞凋亡,展示了癫痫鼠不同脑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与细胞凋亡形成的正相关的关系,在分化培养的 PC...
包雪鹦
关键词:癫痫膜片钳钙离子浓度兴奋性氨基酸
文献传递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7O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4
2002年
目的 研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rtery syndrome,TOB)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 我们对自1994年以来收治的70例TOB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病因及高危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临床表现多以突然眩晕或意识障碍起病,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运动障碍,偏盲,可伴有行为异常等。CT及MRI提示重要的特征是中脑或丘脑梗死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如枕叶、小脑、颞叶。结论 TOB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死因主要为脑疝,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范佳刘群刘忠岩包雪鹦辛芳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脑梗死磁共振成像病因影像学表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