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佩
- 作品数:43 被引量:154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滇杨优树基因组及其无性系落叶期侧芽cDNA的AFLP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集于四川省和云南省的56株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 Dode)优树基因组遗传变异、54个滇杨优树无性系3a苗木落叶期侧芽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DNA-AFLP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08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9.25%,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92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58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129,Shannon's信息指数为0.1914;除有效等位基因数相等外,四川滇杨优树群体的4项遗传多样性指标均略高于云南滇杨优树群体,但2个优树群体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基因流(Nm=21.64)。cDNA-AFLP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8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26条带,其中平均差异性条带百分率为82.70%,观测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8270和1.241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675,Shannon's信息指数为0.2809;四川滇杨优树群体的基因表达差异性指标均略高于云南滇杨优树群体,且二者之间的基因流值较大(Nm=27.00)。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滇杨2个优树群体在DNA水平和cDNA水平的遗传差异均极显著。
- 李里江涛王滨蔚吴海周安佩刘东玉何承忠
- 关键词:基因组落叶期
- 杨树叶绿体全基因组PCR扩增引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从基因组总DNA中特异性地扩增获得杨树叶绿体全基因组的PCR引物。该PCR引物共有33对,其扩增片段范围为4.0 kb–8.0 kb,扩增产物可直接用于第三代Pacbio测序,且不同扩增片段之间具有100...
- 何承忠纵丹周安佩李旦段丽华张壵邹辛联
- 文献传递
- 澳洲坚果组培扩繁方法
-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培技术,具体为一种澳洲坚果组培扩繁方法,通过对澳洲坚果当年生嫩茎处理、消毒,分别置于启动培养基、增殖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组培,以达到快速扩繁的目的。该方法通过生物技术对澳洲坚果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建立...
- 何承忠李旦罗一然周安佩韩国伟唐军荣和润喜
- 文献传递
- 天然三倍体漆树高效快速扩繁方法
-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天然三倍体漆树高效快速扩繁方法,通过选取天然三倍体漆树单株的当年生嫩茎或根萌幼苗进行处理,分别通过启动培养、增殖培养以及生根培养等手段对天然三倍体漆树进行高效快速扩繁,有效解决了天然...
- 何承忠李旦韩国伟周安佩唐军荣和润喜廖声熙
- 文献传递
- 不同干形云南松遗传变异的AFLP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采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5个云南松纯林居群中选取的直干型和扭曲型共计149份植株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对AFLP引物共获得多态性条带数77条,多态带百分率为90.59%。丽江白汉场、大理云龙和楚雄永仁3个居群内直干型云南松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扭曲型,而大理剑川和禄劝屏山居群内2种干形的云南松则相反,表明不同干形云南松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与干形种类无明显的相关性。云南松2种干形植株在每个居群内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分化系数(0.42~0.67)和较弱的基因交流(0.24~0.69)。AMOVA(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分析结果也显示每个居群内不同干形植株间的变异占了总变异的50%以上(53.67%~72.30%),表明2种云南松干形间的遗传差异是总变异的主要来源。PCo 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 A)、UPGMA(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UPGMA)和Bayesian聚类结果均能将直干型和扭曲型云南松进行区分,表明云南松干形变异受较强的遗传控制。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云南松干形扭曲的遗传机制奠定了基础。
- 周安佩纵丹罗加山沈德周和润喜田斌许玉兰何承忠
- 关键词:云南松AFLP
- 杨树叶绿体全基因组PCR扩增引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从基因组总DNA中特异性地扩增获得杨树叶绿体全基因组的PCR引物。该PCR引物共有33对,其扩增片段范围为4.0 kb–8.0 kb,扩增产物可直接用于第三代Pacbio测序,且不同扩增片段之间具有100...
- 何承忠纵丹周安佩李旦段丽华张壵邹辛联
- 文献传递
- 腾冲红花油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提升对腾冲红花油茶的认知,促进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综述了腾冲红花油茶的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形态差异、DNA多态性、脂肪酸组成、良种选育、苗木培育及其病害防治;提出今后研究中应该着重关注的3个方面的问题,高油量的做优良品种选育、新品种认定、腾冲红花油茶分子生物学研究,旨在为该树种更深入的开发研究、利用推广和科学经营提供参考。
- 李旦周安佩潘瑶王俊沈立新
- 关键词:腾冲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
- 地理隔离对西南藏区山杨居群遗传结构影响的SRAP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我国西南3个藏族地区山杨9个居群13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到多态性条带(AP)99条,多态性条带百分比(PPB)为59.28%。采用POPGENE软件分析,山杨9个居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33.80%,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s信息指数(I)分别为0.130 9和0.213 7,较东北地区山杨具有偏低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系数Gst=0.325 5,表明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个体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具有弱相关关系(r=0.349,P=94.5%),山脉阻隔效应是导致西南藏族地区山杨居群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UPGMA聚类表明,甘孜地区4个居群与迪庆地区的维西居群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迪庆地区的德钦、香格里拉居群和昌都地区2个居群的遗传相似度较高。基于西南藏族地区山杨遗传结构分析,建议实施就地保护的同时,建立山杨种质资源库,促进不同居群间的基因交流。
- 何承忠李佳蔓员涛纵丹周安佩欧光龙尹五元
- 关键词:山杨SRAP标记地理隔离
- 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及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植物生长素的生物合成、运输方式、信号转导一直是植物学研究的热点,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导致其在植物体内呈不同浓度的梯度分布,从而特异性地调节植物几乎全部的重要发育进程。本文系统阐述了生长素极性运输与非极性运输的运输方式、运输特点、运输机理,介绍了生长素极性运输在植物胚胎发育、花分生组织形成、侧根形态建成、向性生长运动等方面的生理作用,并讨论了生长素输入载体(AUX1蛋白)与输出载体(PIN蛋白家族)对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综合调控机制,为进一步揭示生长素运输调控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
- 郑元周安佩刘玉鲲何承忠
- 关键词: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
- 基于叶绿体片段序列的杨属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以旱柳为外类群,对杨属5个派32个种及杂种63份个体叶绿体DNA(cpDNA)的rbc L-a、psb I-psb K、psb A-trn H、trn L-F序列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4个片段联合后的序列长为2·416 bp,G+C含量为34.1%,含32个信息位点数。最大简约法(MP)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的树形一致,白杨派和大叶杨派能各自聚类为单独分支,而青杨派树种被聚分为2组,显示出多系起源的特征。其中,三脉青杨、青杨、大青杨、辽杨为第1组,位于系统树的基部,与胡杨形成姐妹种关系,其余青杨派树种为第2组,与大叶杨亲缘关系较近。黑杨派中的钻天杨和北京杨与同派其他树种差异明显,但与白杨派树种具有同源性,MP和ML的支持率分别为95%和91%,其余黑杨派树种高度同源,以100%的MP和ML支持率呈姐妹群。该研究结果为杨属树种的起源与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
- 员涛李佳蔓周安佩颜璐茜纵丹李旦何承忠
- 关键词:杨属叶绿体DNA片段序列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