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偏头痛家系7例
- 2010年
- 对一个偏头痛家系进行报道。该家系4代13人,可明确诊断为偏头痛者7例,且均为女性,其头痛发作与月经周期明显相关。该家系中,偏头痛患者约50岁(绝经后)左右开始,其头痛发作的频率减少,程度减轻。该偏头痛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方式。
- 周莉郭兰郭文利徐严明
- 关键词:偏头痛家系报道女性显性遗传
- 脑梗塞急性期血脂、载脂蛋白、血尿酸水平的初步观察被引量:8
- 2001年
- 本文对 5 0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血脂 (Serumlipid)、载脂蛋白 (APO)、血尿酸 (UA)水平进行了测定 ,并与 2 4例对照组作比较 ,结果显示 :脑梗塞组的血TCH、TG、HDL -L、APO -A1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脑梗塞组的血APO -B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脑梗塞发病与脂质代谢有一定关系。同时发现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
- 饶萍周莉温天明唐萍杜贤兰
- 关键词:脑梗塞血脂载脂蛋白急性期血尿酸
- 自发性小脑出血的16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饶萍周莉温天明唐平
- 关键词:自发性小脑出血脑出血CT
- 脑血管病患者死亡时间节律探讨被引量:5
- 1999年
- 饶萍周莉曾煜昕陈南来
-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出血节气
- 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观察被引量:31
- 2006年
- 目的观察针刺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的残障/死亡率的作用。方法将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非针刺组各2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每周5次,共3~4周)加常规治疗;非针刺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期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针刺组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个月、6个月随访时针刺组残障/死亡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是安全和可行的。
- 饶萍周莉茅敏白杨温天明唐宇红郭文莉
- 关键词:急性病随机对照试验
- 180例血管性头痛的经颅多普勒表现被引量:1
- 2000年
- 饶萍张晓君温天明周莉
- 关键词:血管性头痛
- 动/静脉溶栓治疗早期脑梗塞的对比研究
- 贾映海刘健饶萍刘健敏周莉温天明张洪良蔡德成李鹏吴伟
- 该项目采用前瞻性随即对照研究,观察了动静脉溶栓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中风生活质量量表,目的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显示:动脉溶栓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静脉组的60.65%。治疗后3个月进行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溶栓早期脑梗塞
- 平衡功能训练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治疗中的运用
- 2010年
-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方法。方法81例以“头昏”、“眩晕”为初始或主要表现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1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人院时均作Hallpike试验,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配合平衡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81例患者Hallpike试验阳性46例(阳性率为56.8%);试验组显效率(36.6%)明显高于对照组(17.5%),试验组无效率(14.6%)明显低于对照组(35.0%)。结论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存在周围性平衡功能障碍时,平衡功能训练疗效显著。
- 周莉郭兰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平衡功能训练
- 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李斯特菌脑膜脑炎一例
- 2022年
- 病例介绍患者,男,52岁,因“发热伴头痛7 d”于2021年5月6日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入院7 d前患者因在高原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伴头痛,呈全头部持续胀痛,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发生,于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后患者未再发热,但头痛仍未见明显缓解,遂于当地医院出院,出院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后为进一步诊治入我科。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
- 张轩周莉吴孝苹
- 关键词:宏基因组学李斯特菌颅内感染
- 一个偏头痛家系7例
- 先证者(Ⅲ9),女性,46岁,公务员,25岁(生育后)逐渐开始出现反复头痛,其头痛发作无明显先兆,多因劳累、受寒及情绪波动而诱发,以一侧颞部搏动样疼痛为主,有时为胀痛,偶尔是全头痛或额、枕部头痛等,
- 周莉饶萍郭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