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雨
- 作品数:12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市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和平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周雨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疫情资料
- 1997~2006年沈阳市和平区猩红热资料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了解沈阳市和平区猩红热发病特征,为制订消除猩红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沈阳市和平区1997-2006年猩红热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7-2006年累计发病1 550例,累计发病率24.22/10万。1997-1998年猩红热发病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2002年猩红热发病率呈现一次小高峰,2006年又呈现一次小高峰。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年均有发病,其中4、11月发病达高峰。全区22个街道均有发病,但主要为人口流动性较大的街道。发病年龄以15岁人群为主,1 474例,占95.01%。[结论]我区猩红热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人群普遍易感是猩红热增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病例确诊困难、误诊和漏报同时存在。加强监测工作是预防暴发和流行的重要措施。在中小学及托幼机构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减少发病率。
- 周雨
-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
- 沈阳市和平区儿童乙肝防治效果观察
- 2013年
-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血液传染、母亲垂直传染和密切接触传染,因此,防治乙肝从新生儿抓起非常重要。从2002年开始对辖区户籍孕产妇实行系统管理,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接种乙肝疫苗,对母亲乙肝阳性者新生儿接种双倍量乙肝疫苗防止母婴垂直传播。这一防治措施降低了儿童乙肝感染率,对乙肝病毒感染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周雨赵锐
- 关键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接种
- 后SARS时期构建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思考被引量:1
- 2004年
- 范俐娟郭利周雨
- 关键词:SARS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流行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2009年沈阳市和平区2起水痘暴发疫情资料分析
- 2012年
- [目的]了解沈阳市和平区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和4月沈阳市和平区发生的2起水痘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起水痘突发公卫事件累计报告病例83例,2起均发生在幼儿园,罹患率分别为8.60%和12.11%,分别历时8和22d。A园幼儿中明确有水痘疫苗接种史的罹患率为4.23%,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罹患率为71.43%(P<0.01);B园幼儿中明确有水痘疫苗接种史的罹患率为4.11%,无水痘疫苗接种史罹患率为82.05%(P<0.01)。[结论]2起水痘暴发疫情中,B幼儿园罹患率高于A幼儿园罹患率,B幼儿园的免疫接种率彽于A幼儿园。
- 周雨
- 关键词:水痘疫情免疫
- 沈阳市和平区2008-2012年甲肝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 周雨
-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病毒临床症状
- 应用圆形分布分析我区近年甲型肝炎患者发病的季节性趋势被引量:15
- 2010年
- 李艳琳周雨
- 关键词:甲型肝炎病毒季节性肝炎患者肠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
- EPI疫苗预防接种措施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分析扩大免疫规划(EPI)疫苗预防接种措施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在2019年4月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9年的具体数据,期间根据疾病控制中心统计数据为主,实施对比研究将2004-2008年(实施EPI前)设为对照组(100 000例),并实施常规的计划免疫措施;将2015-2019年(实施EPI后)设为观察组(100 000例),并实施EPI。对比不同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并且给予相应的措施。结果 观察组的麻疹接种率、风疹接种率、腮腺炎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疹、风疹、腮腺炎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PI疫苗预防接种措施在传染病防控中的效果明显,提高了疫苗接种率,降低了传染病发病率,值得大力推广。
- 施雪艳周雨
- 关键词:预防接种传染病EPI
- 沈阳市和平区2000~2005年出血热统计调查分析
- 2006年
- 皮建新张静周雨
- 关键词:出血热统计调查疫情
- 沈阳市1989~2006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掌握沈阳市猩红热流行状况,为制定防制策略和预测疫情趋势提供依据。[方法]对1989 ̄2006年沈阳市猩红热的疫情进行描述分析并了解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结果]1992年沈阳市猩红热疫情有过大的流行,之后发病人数下降并于几年内呈现一个稳定的发病率,2002年后猩红热疫情呈上升趋势;城市发病高于农村;全年均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与学生在校时间一致。[结论]3 ̄15岁年龄组为猩红热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防止暴发流行。
- 张弘王萍陈叶白杉戴孟阳周雨
- 关键词:猩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