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和学新

作品数:276 被引量:2,204H指数:22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2篇文化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5篇哲学宗教
  • 3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56篇教育
  • 95篇课程
  • 71篇教学
  • 54篇课程改革
  • 32篇基础教育
  • 26篇主体性
  • 25篇教师
  • 22篇社会
  • 19篇教育理论
  • 17篇教育课
  • 17篇教育课程
  • 16篇基础教育课程
  • 16篇教学策略
  • 13篇教育课程改革
  • 13篇基础教育课程...
  • 11篇性教育
  • 11篇学科
  • 11篇学校课程
  • 11篇主体性教育
  • 10篇主义

机构

  • 147篇天津师范大学
  • 135篇天津市教育科...
  • 3篇河北大学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天津理工学院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 1篇浙江工业职业...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 1篇天津市河西区...

作者

  • 272篇和学新
  • 14篇张健
  • 8篇乌焕焕
  • 7篇田尊道
  • 7篇郭文良
  • 7篇张丹丹
  • 6篇焦燕灵
  • 5篇岳辉
  • 5篇董树梅
  • 4篇陈晖
  • 4篇马苏静
  • 3篇杨静
  • 3篇武博
  • 3篇高飞
  • 3篇李博
  • 3篇姚志峰
  • 3篇尹超
  • 2篇任庆月
  • 2篇冯晨昱
  • 2篇张武升

传媒

  • 24篇天津市教科院...
  • 16篇当代教育与文...
  • 15篇教育科学研究
  • 14篇教育理论与实...
  • 13篇当代教育科学
  • 9篇上海教育科研
  • 8篇课程.教材....
  • 8篇全球教育展望
  • 8篇教育导刊(上...
  • 7篇河北师范大学...
  • 7篇教育研究
  • 6篇现代教育论丛
  • 5篇教育研究与实...
  • 5篇中国教育学刊
  • 5篇教育学术月刊
  • 4篇中小学教材教...
  • 4篇教学与管理(...
  • 4篇教育评论
  • 4篇太原教育学院...
  • 4篇教育科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19
  • 7篇2018
  • 15篇2017
  • 14篇2016
  • 18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9篇2012
  • 15篇2011
  • 9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8
  • 19篇2007
  • 12篇2006
  • 7篇2005
  • 15篇2004
  • 12篇2003
  • 15篇2002
  • 15篇2001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生尊重行为的现状调查与思考——基于学生的问卷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以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小学生尊重行为的现状,结果发现:中小学生尊重行为整体表现良好,但在尊重知识方面表现不佳;学生年龄、学业压力、教育资源配置是影响学生尊重行为的重要因素;女生在尊重行为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父母过低的学历会对子女尊重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城乡学校之间学生尊重行为没有差异。改进学生的尊重行为,需要提升教师与学生对"尊重"内涵的理解,改变过于关注知识的教学和考核方式,进一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董树梅和学新张扬王文娟
教育中政治仪式锻造国民性的可能与限度被引量:2
2016年
在学校场域中,政治仪式对学生国民性锻造具有重要意义,并有自身独特的运行机制。规训与惩罚是锻造国民性的路径,忠诚与信仰是锻造国民性的内在诉求,它们通过权力运行、合法性确立和仪式化展现来实现。教育中政治仪式对学生国民性的锻造具体表现在政治、文化、身体及身份的锻造上,最终形成比较突出的人格特征和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同时,由于国民性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政治仪式自身的教育限度及其国民性的普遍性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使得教育政治仪式锻造国民性具有一定的限度,教育政治仪式因而不是万能的。
和学新郭文良
关键词:教育政治仪式
繁荣教育理论刊物,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6年年会纪要
2007年
2006年10月25~28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6年年会在天津召开,这是自2001年以来第二次在天津举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的年会,有30余家教育理论刊物的40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次会议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天津市教育考试院协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物刊分会顾问夏宝棠先生到会指导,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武升研究员致辞并发表讲话,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傅维利教授做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总结.本次年会召开了常务理事会,肯定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指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确定了下年度工作的方针。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和学新张健
关键词:教育理论刊物和谐社会构建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
繁荣教育理论刊物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6年年会纪要
2007年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06年10月25~28日在天津召开,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傅维利教授代表理事会工作报告。本次年会还召开了常务理事会,肯定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指出了尚待解决的问题,确定了下年度工作的方向。大会交流并讨论了办刊经验,同时吸纳七家教育刊物成为新的会员单位,扩大了分会的规模和影响力。
和学新张健
关键词:教育理论刊物和谐社会构建常务理事会博士生导师
小班化教育:意义解读与推进策略被引量:9
2007年
小班化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的客观要求,它不单是学生班额度的减少,它蕴涵着深层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它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必须从时代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小班化教育的价值。
和学新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
师生主体性双向建构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被引量:7
2002年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理念、形态和功能正发生深刻的变革 ,新的课程呼唤着教学理念、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教学转型势在必然。为此 ,我们特约请了从事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的几位青年学者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这里将他们的思考刊登出来 。
和学新
关键词:主体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活动课程理念
学生主体性若干基本概念辨析被引量:45
2003年
就学生主体性的结构和内涵进行了探讨 ,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 ,它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和学新
关键词: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教学主体客体
行动研究法简介被引量:10
1994年
行动研究法是近二十年来国外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近几年来在我国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也注意到并开始运用了这种方法。行动研究法是根据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参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使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的角色合一,研究成果被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的兴起 “行动”和“研究”
和学新
关键词:行动研究法教育研究教育改革教育理论教师专业水平
新世纪以来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被引量:6
2014年
新世纪以来的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以人为本、公平平等为课程理念,以全面协调、循序渐进为课程目标,以人文关怀、务实应用为课程内容,以负担合理、侧重专业为课程设置的依据,以统一考试、结合专业为课程评价的标准,以三级管理、自主赋权为课程的管理模式,以法律规范、财政投入为课程改革的保障。虽然俄罗斯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课程标准的规范、实施难度和教师的财政保障方面仍存在问题。新世纪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制定明确的课程质量标准,课程内容生活化、侧重专业式发展,坚持同一性和多样性的课程评价,加强课程改革的管理保障、法律保障和财政保障。
和学新高飞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影响教育科研成果选择与运用的三大因素
1999年
和学新
关键词: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实践教育行政领导道德判断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