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鹏

作品数:47 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6篇动脉瘤
  • 25篇血管
  • 24篇栓塞
  • 22篇颅内
  • 15篇血管内治疗
  • 15篇颅内动脉
  • 15篇颅内动脉瘤
  • 14篇颈动脉
  • 13篇静脉
  • 11篇动脉
  • 10篇动静脉
  • 9篇弹簧圈
  • 8篇动静脉畸形
  • 8篇颈动脉瘤
  • 8篇静脉畸形
  • 8篇宽颈动脉瘤
  • 8篇畸形
  • 7篇脑动静脉
  • 7篇脑动静脉畸形
  • 6篇栓塞治疗

机构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北京市神经外...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市神经外...
  • 3篇徐州医学院
  • 2篇北京市房山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四平市中心医...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北京市仁和医...

作者

  • 47篇姜鹏
  • 37篇李佑祥
  • 36篇吴中学
  • 30篇姜除寒
  • 19篇吕明
  • 19篇张友平
  • 16篇杨新健
  • 16篇张静波
  • 14篇刘爱华
  • 12篇王忠诚
  • 11篇贺红卫
  • 9篇尹可
  • 9篇张静波
  • 8篇吕宪利
  • 7篇江裕华
  • 5篇尹可
  • 4篇杨新建
  • 3篇李爱民
  • 3篇陈军
  • 3篇孙勇

传媒

  • 17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2006天坛...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1篇2006
  • 9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粘附性液体栓塞系统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姜鹏
关键词:脑肿瘤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治疗性栓塞成形术醋酸纤维素
经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评价经面静脉 眼上静脉入路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的有效性。方法 :经股静脉 面静脉 眼上静脉入路到达患侧海绵窦 ,用GDC或EDC ,游离弹簧圈 ,真丝线段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 ,同时闭塞瘘口。面静脉插管困难者 ,在下颌角附近切开皮肤显露面静脉 ,直视下穿刺面静脉放置相应导管 ,再经眼上静脉到达患侧海绵窦并将其填塞。结果 :经面静脉 眼上静脉入路对 14例、16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 ,其中 5例为外伤性、直接CCF(A型 ) ,经动脉途径球囊栓塞后复发 ,或微弹簧圈栓塞未能成功 ,或经岩下窦入路未能成功 ,9例为自发性、间接CCF(D型 8例 ,C型 1例 )。 13例经股静脉 面静脉 眼上静脉途径 ,1例通过直视下面静脉穿刺。 11例栓塞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瘘消失 ,2例残留低流量的岩下窦引流 ,另有 1例在微导管进入面静脉后 ,面静脉痉挛闭塞 ,未能继续进行栓塞治疗 ,造影仍见瘘存在 ,但眼静脉出现明显的造影剂滞留。 1例A型CCF在球囊栓塞后出现外展神经麻痹 ,经面静脉 眼上静脉栓塞后亦无改善。因面静脉痉挛闭塞未能栓塞成功者 ,于术后即感眼部症状加重 ,但第 2天感症状缓解 ,术后第 2 1天症状明显改善 ,造影检查发现瘘口已经消失 ,术后 1个月患者眼部症状完全消失。其他病例在栓塞术后眼部症状明显改善 ,?
姜除寒吴中学刘爱华贺红卫李佑祥杨新建张静波姜鹏张友平史万超尹可
关键词:颈动脉海绵窦瘘
醋酸纤维素聚合物栓塞实验性宽颈动脉瘤的组织学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实验性宽颈动脉瘤被非黏附性液体栓塞剂醋酸纤维素聚合物(CAP)栓塞后的组织学变化。方法犬3只,将颈外动脉和股深动脉结扎建立动脉残端性宽颈动脉瘤模型,随即向动脉瘤腔内注射CAP(注射时用血管夹夹闭动脉瘤颈)。3周后取动脉瘤标本做电镜检查。结果3只动物共制作12个动脉瘤,7个用CAP栓塞。扫描电镜显示瘤体内的CAP团块与动脉瘤内膜紧密贴合,有4个动脉瘤的瘤颈被较完整的新生内皮细胞覆盖。透射电镜显示瘤壁存在轻度炎症,瘤腔被CAP及纤维组织充填。结论宽颈动脉瘤被CAP栓塞后能够达到组织学上表现为瘤颈内皮化和瘤腔纤维化的解剖愈合。
吕明姜鹏吴中学姜除寒李佑祥张静波孙异临王忠诚
关键词:醋酸纤维素聚合物栓塞组织学
10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支架应用被引量:61
2005年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技术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探讨其技术要点、并发症防治及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血管内支架技术应用。单纯支架技术 6例,一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动脉瘤 59例,二期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40例,一期治疗病例中,先放微导管后放支架 28例,先放支架后放微导管 31例。结果 106例患者宽颈动脉瘤 60例,梭形动脉瘤 25例、夹层动脉瘤 15例、假性动脉瘤 6例。支架无法到位 1例, 105例第一次栓塞术后即时造影动脉瘤完全栓塞 70例(66 7% ), 动脉瘤大部分栓塞 35例(33. 3% )。术中动脉瘤破裂 3例,术后脑梗塞 4例,支架移位 4例。80例 3个月至 24个月造影随访,动脉瘤消失50例(62. 5% ),部分残留 30例 ( 37. 5% ),其中 20例行再次弹簧圈栓塞,完全栓塞 15例 ( 75% )。80例两次完全栓塞共 65例(82. 5% )。临床随访 105例病人死亡 1例,术后遗留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2例。结论 支架技术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提高了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近期疗效,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长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吴中学王忠诚刘爱华李佑祥张静波姜除寒杨新健姜鹏
关键词:动脉瘤颅内栓塞弹簧圈
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椎基底系动脉瘤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探讨和总结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的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颅内椎基底系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治疗。结果 基底动脉 3例,椎动脉远端 9例, 12例全部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1例术后出现眩晕的表现。5例随访 3个月,无复发、无狭窄及再出血。结论 在栓塞颅内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可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保持载瘤动脉通畅,提高了颅内动脉瘤的疗效。
张静波吴中学王忠诚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健张友平姜鹏吕明尹可
关键词: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颅内载瘤动脉
应用Neuroform支架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 探讨和总结颅内宽颈动脉瘤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新技术,评价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的顺应性、结合弹簧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新技术治疗的3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疗效,30例患者的平均动脉瘤大小为9.5mm。在微导丝导引下推送Neuroform支架组合体,跨骑动脉瘤颈释放支架,其中一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动脉瘤20例,二期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10例。结果 30例患者中术中完全栓塞21例(70%),大部分栓塞9例(30%)。术后支架移位2例,血栓性栓塞1例。术后临床随访29例,仅1例遗留永久性轻偏瘫;21例术后6~12个月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7例动脉瘤残留需行二次治疗,其中4例第2次达到了完全栓塞。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新技术提高了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近期疗效,但长期疗效尚有待临床及血管造影随访结果来证实。
张静波吴中学刘爱华李佑祥张友平姜除寒杨新健姜鹏尹可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脑动脉瘤栓塞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诊断与血管内治疗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总结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影像学诊断和血管内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 18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磁共振成像和血管造影影像学特点和血管内治疗经过。结果影像特点为 MR内膜瓣与壁间血肿,DSA珠线征、双腔征等。12例支架治疗中4例单纯支架后造影复查不显影, 8例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7例造影复查不显影;6例载瘤动脉闭塞4例造影复查不显影,全部病人临床随访症状消失。15例DSA复查随访,夹层动脉瘤不显影,无复发。结论 DSA及MR检查对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诊断价值;血管内治疗如支架技术(单纯置入或联合弹簧圈栓塞)以及载瘤动脉闭塞是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有效的选择。
刘爱华吴中学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健张友平张静波姜鹏王忠诚
关键词: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可回收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初步经验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总结新型可回收的自膨式支架(LEO)在辅助栓塞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的性能和初步应用体会。方法应用LEO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前交通宽颈动脉瘤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9岁~78岁,平均年龄(58±6)岁。LEO支架6例采用半释放技术;2例采用先填微弹簧圈,待弹簧圈栓塞完全,再在动脉瘤开口覆盖LEO支架;2例采用先释放LEO支架,微导管再行穿过支架网眼,填塞微弹簧圈,将动脉瘤栓塞。在释放支架过程中,支架可自如进出其外套管(VASCO+),使之释放在动脉瘤颈最佳位置。结果9例应用LEO辅助的动脉瘤均被完全栓塞,1例部分填塞。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4h患者,急症栓塞后,支架内出现血栓并发症,经溶栓将支架内栓子溶解。结论可回收自膨式支架可稳妥释放在前交通宽颈动脉瘤开口的最佳位置,有效保护载瘤动脉。
张静波李佑祥吴中学张友平姜鹏吕明贺红卫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总结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11例完全栓塞,4例大部分(>95%)栓塞。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缺血表现。8例随访6~12个月,1例出现动脉瘤复发。结论在栓塞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保护了载瘤动脉,疗效满意。
张静波李佑祥吴中学姜除寒杨新健张友平姜鹏吕明贺红卫
关键词:弹簧圈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栓塞血管内治疗
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对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进行总结 ,探讨其治疗技术要点。方法 :所有病例经股动脉或颈总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诊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成功栓塞 2 6个动脉瘤 ,复发再次栓塞成功 5例。 1例因位于 C2 水平动脉瘤 ,血流快 GDC难以停住 ,未能成功 ,1例因经济原因未能致密栓塞。结论 :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是一项极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
孙树清吴中学张友平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建张静波姜鹏尹可
关键词: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