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除寒

作品数:121 被引量:651H指数:1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8篇动脉瘤
  • 67篇血管
  • 57篇栓塞
  • 49篇动脉
  • 39篇颅内
  • 37篇静脉
  • 35篇血管内治疗
  • 33篇动静脉
  • 30篇栓塞治疗
  • 30篇颅内动脉
  • 30篇颅内动脉瘤
  • 29篇颈动脉
  • 22篇动静脉瘘
  • 22篇硬脑膜
  • 22篇硬脑膜动静脉...
  • 22篇脑膜
  • 22篇静脉瘘
  • 21篇弹簧圈
  • 21篇海绵窦
  • 15篇颈动脉瘤

机构

  • 49篇首都医科大学...
  • 43篇北京市神经外...
  • 2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2篇北京市神经外...
  • 5篇清华大学
  • 4篇南通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临沂市人民医...
  • 3篇焦作市人民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天津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锦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21篇姜除寒
  • 87篇吴中学
  • 78篇李佑祥
  • 43篇杨新健
  • 33篇刘爱华
  • 30篇姜鹏
  • 29篇张友平
  • 25篇吕明
  • 23篇张静波
  • 20篇王忠诚
  • 16篇贺红卫
  • 11篇吕宪利
  • 11篇尹可
  • 10篇张静波
  • 8篇杨新建
  • 7篇孙树清
  • 6篇纪文军
  • 6篇康慧斌
  • 5篇钱增辉
  • 5篇尹可

传媒

  • 54篇中华神经外科...
  • 8篇中国微侵袭神...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6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5篇2006
  • 15篇2005
  • 9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硬脑膜动静脉瘘并颅内出血的临床多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颅内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1996至2006年144例DAVF住院病人的性别、年龄、瘘口流速、血供来源、病变部位以及静脉引流方式对颅内出血的影响。结果DAVF颅内出血的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病变部位、静脉引流方式对颅内出血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VF颅内出血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静脉引流方式对颅内出血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引流方式是DAVF颅内出血风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性别和病变部位对评估DAVF颅内出血风险有一定的意义。
刘爱华彭汤明贾建文杨新健姜除寒钱增辉吴京吴中学李佑祥
关键词:动静脉瘘颅内出血
血管内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11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 (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112例CCF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 ,主要应用球囊导管 ,对较为复杂的病例还使用了游离弹簧圈、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等栓塞材料 ,6例患者采用了静脉入路。结果 本组 10 5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载瘤动脉通畅 ,7例闭塞载瘤动脉 ,10例复发 (8.9% )。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CCF的首选方法 ,应力争解剖治愈。对复杂的CCF可联合应用球囊、游离弹簧圈及GDC等栓塞。
张高炼姜除寒吴中学李佑祥张友平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颈动脉海绵窦瘘手术入路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总结应用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均采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11例完全栓塞,4例大部分(>95%)栓塞。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脑缺血表现。8例随访6~12个月,1例出现动脉瘤复发。结论在栓塞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时应用Neuroform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保护了载瘤动脉,疗效满意。
张静波李佑祥吴中学姜除寒杨新健张友平姜鹏吕明贺红卫
关键词:弹簧圈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栓塞血管内治疗
Hunt-Hess Ⅳ级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血管内治疗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颅内Hunt-Hess分级Ⅳ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6例16个颅内动脉瘤。结果16例完全栓塞11例,大部分栓塞5例。1例死亡,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脑血管痉挛3例、脑梗死2例、4例再次栓塞后痊愈。结论早期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Hunt-Hess分级Ⅳ级动脉瘤较理想方法。
刘爱华吴中学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健张静波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HUNT-HESS分级
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对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进行总结 ,探讨其治疗技术要点。方法 :所有病例经股动脉或颈总动脉穿刺插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诊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行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成功栓塞 2 6个动脉瘤 ,复发再次栓塞成功 5例。 1例因位于 C2 水平动脉瘤 ,血流快 GDC难以停住 ,未能成功 ,1例因经济原因未能致密栓塞。结论 :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是一项极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
孙树清吴中学张友平李佑祥姜除寒杨新建张静波姜鹏尹可
关键词: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放射治疗后双侧颈内动脉瘤一例被引量:1
2005年
刘爱华李佑祥吴中学邱晓光张静波姜除寒
关键词:颈内动脉瘤放射治疗后计算机体层扫描大部分切除磁共振检查
经动脉入路Onyx-18栓塞治疗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组经动脉入路应用Onyx-18栓塞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于2005年9月~2007年2月期间,连续经动脉入路应用Onyx-18治疗8例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就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策略及结果进行研究。结果8例均有软膜静脉逆流,Cog-nard分型均为Ⅳ型,其中6例患脑出血,2例有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术后6例血管造影示病变消失,1例术后神经功能下降。随访2~12个月,术后神经功能下降患者神经功能有所改善,均未出现再次颅内出血,6例GOS=5,2例GOS=4。结论经动脉入路应用非黏附性液体栓塞剂栓塞可以完全栓塞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
毛更生吕宪利姜除寒张友平李佑祥吴中学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小脑幕经动脉栓塞ONYX-18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2007年
目的分析脑动静脉畸形(AVM)合并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特征,探讨脑AVM合并动脉瘤的治疗时机、顺序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研究516例脑AVM的影像和血管内治疗资料,观察AVM合并动脉瘤的数目、大小、位置以及动脉瘤与AVM的关系。结果516例AVM中,28例合并动脉瘤,占5.4%,共34个动脉瘤。动脉瘤与AVM的位置关系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动脉瘤位于AVM的供血动脉,动脉瘤与AVM间无动脉分支发出;②动脉瘤位于AVM供血动脉,动脉瘤与AVM间有动脉分支发出;③动脉瘤与AVM位于不同动脉,二者无血流动力学关系。34个动脉瘤中,31个在AVM栓塞治疗同时进行栓塞治疗,另3个行手术治疗。结论血管内治疗在脑AVM合并动脉瘤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在AVM治疗的同时治疗动脉瘤,可减少再次出血的机会。
姬馨彤姜除寒常文海殷建军
关键词:血管畸形脑动静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血流导向装置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评价应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PubMed、EBSCO以及WebofScience有关血流导向装置的文献,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应用血流导向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53篇文献被纳入分析,包括4458例患者,共计4973个动脉瘤。在末次随访时,动脉瘤总体的完全闭塞率为79%(95%CI:75%~82%);血流导向装置输送到位并成功释放的手术成功率为97%(95%C1:95%-99%)。总体致死率为2%(95%CI:2%~3%),致残率为3%(95%CI:3%-4%)。治疗后出血性卒中、动脉瘤破裂出血、脑实质出血及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分别为2%(95%CI:1%~3%)、1%(95%C,:0%~1%)、1%(95%CI:1%~1%)以及4%(95%CI:3%~5%)。随访时支架内狭窄和载瘤动脉闭塞的发生率分别为5%(95%C1:3%~7%)和2%(95%CI:1%~4%)。对不同亚组的致死、致残率的分析显示,Silk血流导向装置组的致死、致残率(12%,95%CI:9%~15%)高于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组(4%,95%CI:3%-6%)和Surpass血流导向装置组(7%,95%CI:1%~17%)。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组的致死、致残率高于总体。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完全闭塞率,其治疗总体安全,但并发症不可忽视。
周宇杨鹏飞李强杨新健姜除寒赵瑞黄清海洪波许奕刘建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META分析有效性安全性
球囊锚定技术在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3年
支架辅助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宽颈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中,在弹簧圈栓塞过程中支架能够有效地保护载瘤动脉管腔,防止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然而,对于巨大宽颈动脉瘤来说,由于瘤颈极宽、动脉瘤和载瘤动脉成角较大或者载瘤动脉自身迂曲,支架导管通过瘤颈往往非常困难,
霍晓川李佑祥姜除寒吴中学
关键词:介入栓塞治疗宽颈动脉瘤文献复习弹簧圈栓塞载瘤动脉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