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宓穗卿

作品数:171 被引量:1,706H指数:2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211工程”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4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7篇冰片
  • 32篇色谱
  • 28篇相色谱
  • 25篇液相色谱
  • 24篇色谱法
  • 23篇药物
  • 22篇高效液相
  • 2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8篇中药
  • 17篇液相色谱法
  • 16篇高效液相色谱...
  • 15篇细胞
  • 13篇药代
  • 13篇药代动力学
  • 12篇药物动力学
  • 10篇液相
  • 9篇血脑
  • 9篇血脑屏障
  • 8篇丹参
  • 8篇药理

机构

  • 170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华...
  • 3篇广东化工制药...
  • 3篇安徽科技学院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澳门大学
  • 2篇江苏康缘药业...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中医学院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东省医学实...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 1篇暨南大学第四...

作者

  • 171篇宓穗卿
  • 135篇王宁生
  • 27篇李伟荣
  • 24篇刘昌辉
  • 21篇伍海涛
  • 21篇赵威
  • 20篇刘启德
  • 20篇黄天来
  • 18篇张荣
  • 17篇黄小桃
  • 15篇欧卫平
  • 14篇洪馨
  • 13篇叶少梅
  • 11篇廖南英
  • 11篇陈浩
  • 10篇王涛
  • 10篇杨蕾
  • 9篇许庆文
  • 9篇陈传兵
  • 8篇梁进权

传媒

  • 68篇中药新药与临...
  • 15篇中药药理与临...
  • 8篇中药材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国药房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食品科学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成药
  • 3篇新中医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色谱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广东药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4篇2012
  • 16篇2011
  • 11篇2010
  • 15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1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1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京尼平苷酸对ANIT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酮洛芬肝代谢和胆汁排泄的影响及机制探究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京尼平苷酸(GPA)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胆汁淤积模型大鼠的酮洛芬(Ketoprofen,KP)及结合型代谢产物酮洛芬葡萄糖醛酸复合物(KPG)的肝代谢和胆汁排泄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依次为灌胃100、50、25 mg·kg^(-1)·d^(-1)的GPA高、中、低剂量组,ANIT模型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给药10 d;在第8天给药后,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大鼠一次性灌胃65 mg·kg^(-1)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末次给药后,各组静脉注射KP 20 mg·kg^(-1),以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胆汁中KP及其酮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S-KPG和R-KPG)含量。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AR)、孕烷X受体(PXR)以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mRNA的转录。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CAR、PXR、Ugt1a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IT模型组大鼠KPG的累计胆汁排泄量显著降低(P <0.01);与ANIT模型组比较,100和50 mg·kg^(-1)·d-1GPA干预组大鼠KPG的累计胆汁排泄量显著提高(P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IT模型组大鼠血浆中KP曲线下面积AUC0-∞显著增加(P <0.01)、消除半衰期T1/2显著延长(P <0.01);与ANIT模型组比较,100,50 mg·kg^(-1)·d^(-1)GPA干预组大鼠血浆中KP的曲线下面积AUC0-∞显著降低(P <0.01)、消除半衰期T1/2显著缩短(P <0.01)。与ANIT模型组比较,100和50 mg·kg^(-1)·d^(-1)GPA干预组血清中TB、GPT、GOT和TB的含量明显下降(P <0.01),25 mg·kg^(-1)·d^(-1)GPA干预组降低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GPA能显著增加CAR、PXR、Ugt1a1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量,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大鼠KPG胆排泄降低,可引起KP的药动学参数的变化。GPA可改善胆汁淤积大鼠对酮洛芬肝代谢和胆汁排泄的影响,有可能是通�
陈浩赵威俞浩宓穗卿王宁生刘汉珍马世堂窦金凤
关键词:京尼平苷酸胆汁淤积酮洛芬
(+)-2-甲氧基苯甲酸冰片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甲酸冰片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化学结构如下式(I)所示,化学名称为(+)-2-甲氧基苯甲酸冰片酯。本发明所述的苯甲酸冰片酯的合成方法是将(+)-冰片、冰片质量的0.75倍的4-甲氧基苯甲酸、冰片质量的0...
王宁生吴祈德宓穗卿李伟荣张荣杨蕾
文献传递
大鼠体内咪达唑仑及其代谢物1'-羟基咪达唑仑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的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及其代谢物1'-羟基咪达唑仑的血药浓度,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按1 kg体质量给予大鼠20 mg.kg-1咪达唑仑的剂量灌胃给药,LC-MS/MS法测定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lltima C18(150 mm×2.1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5%(体积分数)甲酸(体积比85∶15),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40℃;质谱条件:采用正离子模式,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配对离子方式进行定量。采用PKSolution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咪达唑仑及其代谢物1'-羟基咪达唑仑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 000ng.mL-1和1~100 ng.mL-1,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5、0.25 ng.mL-1,专属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基质效应都满足要求。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的t1/2分别为(0.748±0.05)h、(1.65±0.33)h;AUC分别为(1 038.3±413.2)ng.mL-1.h、(169.5±38.6)ng.mL-1.h。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咪达唑仑及其代谢物1'-羟基咪达唑仑的含量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刘昌辉黄小桃郑侠李能李颖仪宓穗卿王宁生
关键词:咪达唑仑LC-MS/MS药动学
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王宁生欧明梁进权邹元平邓响潮龙维富宓穗卿
该项目利用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应用ASP语言及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中药不良反应文献数据库,建立了相应的网络(www.adr.com.cn)。该系统由中药ADR病例文献数据库(提供1960...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数据库
LC-MS/MS法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的含量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灵敏同时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的LC-MS/MS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50 mm×2.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5 mmol.L-1甲酸铵-0.1%甲酸缓冲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1;柱温为40℃;质谱条件:采用负离子的模式,以MRM配对离子方式进行定量,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的选择检测离子质荷比分别为m/z 1251.9→1251.9,1089.9→1089.9和607.3→427.1。结果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分别在50~1000 ng.mL-1、25~500 ng.mL-1和12.5~50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的最低检测限(LOQ)分别为5,2.5和0.5 ng.mL-1;平均回收率为99.35%~101.10%,RSD<5.01%(n=9)。三批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的含量分别为1.28~1.38 mg.g-1、1.02~1.11 mg.g-1和1.05~1.24 mg.g-1。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含量的测定。
刘昌辉黄小桃李颖仪郑侠李能宓穗卿王宁生
关键词:酸枣仁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液质联用
HPLC波长转换法同时检测双黄连口服液中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波长转换法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乙腈,流动相C为0.1%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器温度为5℃;洗脱程序:0~8 min为B∶C=12∶88,9~19 min为A∶B∶C=35∶12∶53,20~27 min为A∶B∶C=35∶40∶25,28~35 min为B∶C=12∶18;检测波长程序:0~8 min为326 nm,9~19 min为226 nm、278 nm,20~27 min为278 nm。结果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和汉黄芩素保留时间分别为6.33,15.48,16.69,24.04 min。以峰面积对进样质量线性回归,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汉黄芩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41.647X-0.158(r=0.9999),Y=31.391X-0.164(r=0.9999),Y=55.847X+2.290(r=0.9996),Y=74.652X+0.045(r=0.9997),线性范围分别为0.06~0.48μg,0.02~0.45μg,0.375~4.500μg,0.002~0.090μg。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回收率分别为95.90%、97.02%、95.16%、91.34%。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快速,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徐大志张荣刘启德宓穗卿王宁生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绿原酸连翘苷黄芩苷汉黄芩素
加速溶剂提取法快速分析乌龙茶内含呈香组分被引量:5
2006年
加速溶剂提取法(Acceleratedsolventextraction,ASE)是近年来最先进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之一,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本研究应用ASE技术对凤凰单枞乌龙茶(Camelliasinensis)的呈香组分进行富集,设置最优条件是使用40ml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提取压力9MPa,提取温度120℃,可对10.00g乌龙茶样品的香气成分有效提取,提取时间仅为5min;结合气质联用仪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采用ASE富集凤凰单枞乌龙茶香气组分,从桂花香型凤凰单枞乌龙茶中检测出63种香气组分,其中较高的组分有芳樟醇、橙花叔醇、壬酸、癸酸、香叶醇、十六烷和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ASE法可对乌龙茶内含香气组分进行无损富集和快速检测,避免茶叶内含不稳定的香气组分被破坏,减少茶叶香气组分检测的误差和不稳定性。
苏新国王宁生宓穗卿蒋跃明段俊
关键词:凤凰单枞乌龙茶加速溶剂提取气质联用香气组分
抗疟活性化合物─3-[4-(7-氯喹啉-4-基)哌嗪-1-基]丙酸的合成与结构鉴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合成哌喹的一种活性代谢物3-[4-(7-氯喹啉-4-基)哌嗪-1-基]丙酸。方法:以哌嗪、4,7-二氯喹啉为原料,采用氨基保护、取代、脱保护、水解等反应合成3-[4-(7-氯喹啉-4-基)哌嗪-1-基]丙酸,并结合硅胶柱层析洗脱分离纯化样品。结果:成功制备了3-[4-(7-氯喹啉-4-基)哌嗪-1-基]丙酸,产率为62.1%,其结构并通过IR,1H-NMR,13C-NMR,HRMS图谱加以确证。结论:本合成方法操作简单,产率高,适用于以4-哌嗪基喹啉为母核的一系列衍生物的合成。
王涛吴爱芝陈传兵石一鸣王宁生宓穗卿
关键词:抗疟活性全合成
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疗效与安全性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认知功能症状的改善与安全。方法全面搜集单纯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对比西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采用计算机综合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与Pub Med,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止于2014年8月1日;同时在大学图书馆以手工方式检索期刊资料库,对纳入研究的试验则依据Cochrane Handbook 5.1评估偏倚性风险及文献质量;采用软件Rev Man5.2.6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结合软件GRADE profiler对本研究的证据质量进行标化测评。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1个RCT临床干预文献,受试者2 583例;Meta分析提示:在有效率评测层面,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结合西药)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OR=3.35,95%CI(2.17,5.17)〕,单纯中医药与西药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0,95%CI(0.95,1.51)〕;在痊愈率评测层面,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结合西药)效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OR=1.86,95%CI(1.31,2.63)〕,单纯中医药和西药的痊愈率(临床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7,95%CI(0.94,1.46)〕;在MMSE评分层面对单纯中医药与西药进行亚组分析,即干预4 w〔WMD=0.31,95%CI(-0.38,0.99)〕、6 w〔WMD=0.18,95%CI(-0.52,0.89)〕、8 w〔WMD=0.75,95%CI(-0.32,1.83)〕及12 w〔WMD=0.06,95%CI(-0.76,0.88)〕组间评分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药(中医药结合西药)治疗老年痴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18%)显著低于西药干预(9.61%)。结论中医药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相对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较少,与西药干预效应相当。
曾令烽王宁生王奇宓穗卿梁兆晖蔡浩斌孔令朔赵路光张越陈云波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中医药中西医结合
冰片与苯扎氯铵合用对红细胞及角膜上皮细胞的损伤效应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考察冰片与苯扎氯铵合用对红细胞及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方法实验分为溶剂对照组、冰片组、苯扎氯铵组、冰片+苯扎氯铵组,分别测定各组红细胞半数溶血浓度(HC50)和角膜上皮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根据等辐射分析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判断联合作用类型和趋势,并观察二者合用对眼角膜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苯扎氯铵对红细胞及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加入冰片后能降低其HC50和IC50值。结论冰片与苯扎氯铵对红细胞的溶血效应表现为协同作用,冰片能增强苯扎氯铵对角膜上皮细胞的毒性作用,受损一定程度内的细胞可恢复。
廖南英伍海涛梁小雯刘启德宓穗卿王宁生
关键词:冰片苯扎氯铵体外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