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巢国祥

作品数:6 被引量:91H指数:4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食源
  • 3篇食源性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耐药性研究
  • 2篇毒素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金黄色葡萄球...
  • 2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产肠毒素
  • 2篇肠毒素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沙门氏菌
  • 1篇食品
  • 1篇食品污染
  • 1篇食源性致病菌

机构

  • 6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省人兽共...

作者

  • 6篇巢国祥
  • 5篇焦新安
  • 3篇周晓辉
  • 3篇黄金林
  • 1篇陈祥
  • 1篇王晓泉
  • 1篇吴双
  • 1篇刘秀梵
  • 1篇王芳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扬州市食品中7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为确定易受污染的食品,研究食源性病原菌耐药性状,为制定HACCP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对扬州市食品中沙门菌、E.coli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在957份食品中共检出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90株,检出率为9.40%。其中沙门菌检出率为2.09%,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为4.49%,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72%,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0.10%,未检出E.coliO157:H7。在80件生肉类试样中检出空肠弯曲菌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6株。对分离出的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种致病菌对部分抗生素多重耐药。扬州市食品中主要危害因素为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对抗生素的多重耐药。食物链是病原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环节。加强生肉制品、散装熟食及生牛奶的卫生管理,控制动物饲料抗生素添加剂的使用并严格遵守休药期以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对控制食源性疾病、保证食品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巢国祥焦新安钱晓勤徐勤何日周丽萍周晓辉黄金林王静
关键词:食品食品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系统性毒力基因及七个毒力岛的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解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岛与毒力基因的分布及相互关系,对来自临床和食物源的18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检测已知的毒力因子(tdh,trh)、系统性毒力基因(toxRS/new和orf8)和7个毒力岛(VPaI-1~VPaI-7)。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08株大流行株(食源株16株,人源株92株),有6株缺乏orf8。18株tdh阳性的菌株均含有全部或部分的VPaI-7基因。大流行株均含有VPaI-1,有107株大流行株含有VPaI-5。12株临床致病株均含有VPaI-7,但缺乏VPaI-1和VPaI-5。几乎所有大流行株含有全部或部分的VPaI-2和VPaI-3基因,多数致病株和非致病株还有部分的VPaI-2和VPaI-3基因;4株trh阳性的菌株均只有VPaI-3的VP1094阅读框。VPaI-4基因只存在于大流行株菌株中。所有菌株都有全部或部分的VPaI-6基因。食物链中出现大流行克隆是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危害因子。
王芳巢国祥黄金林焦新安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沙门氏菌gyrA基因的变异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125株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gyrA基因QRDR区变异情况及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常规血清学方法鉴定沙门氏菌分离株血清型,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萘啶酮酸和3种氟喹诺酮的敏感性,用PCR方法扩增沙门氏菌gyrA基因QRDR的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这些分离株涉及18个血清型,最常见的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它们的分离率分别为22.4%(28/125)和19.2%(24/125)。沙门氏菌分离株对萘啶酮酸的耐药率为39/125。3种氟喹诺酮药物对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明显比萘啶酮酸敏感株高。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gyrA基因QRDR的序列分析表明,所有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gyrA基因的83或87位点发生了突变,83位点发生点突变的菌株对萘啶酮酸的MIC范围大于或等于1024μg/ml,而87位点突变的菌株的MIC范围为32~512μg/ml。结论沙门氏菌分离株gyrA基因发生点突变的位点与萘啶酮酸耐药水平高低存在关联,且导致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王晓泉陈祥吴双巢国祥焦新安刘秀梵
关键词:沙门氏菌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特征和产肠毒素特性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了解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特点及产肠毒素特性及其耐药性状,为制定HACCP以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8类食品1243件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产肠毒素A~E试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生肉、生...
巢国祥焦新安周丽萍周晓辉朱炳炎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耐药性
文献传递
市售熟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了解市售散装熟食中Lm污染状况,探索Lm在熟食中流行特征,确定控制Lm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集市售熟食、宾馆饭店熟食、生产熟食用原料、生产场所环境及用具、熟食销售场所环境及用具、宾馆饭店熟食间环境及用具样品共883份检测Lm,用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结果市售散装熟食Lm检出率为13.06%,宾馆饭店熟食Lm检出率为1.02%,二者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生产原料Lm检出率为3.00%,生产环境及用具Lm检出率为22.22%。销售环境及用具Lm检出率11.02%,宾馆饭店熟食间环境及用具未检出Lm,二者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市售熟食Lm与宾馆饭店熟食有极显著差异;销售环境及用具Lm与宾馆饭店熟食间环境及用具有显著差异。Lm关键控制点:建立相对封闭的销售环境,加强熟食冰箱、柜台内外、销售用具的消毒措施。
巢国祥徐勤周晓辉钱晓勤黄金林周丽萍焦新安王静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关键控制点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特征、产肠毒素特性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70
2006年
目的:了解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特点及产肠毒素特性及其耐药性,为制定HACCP以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集8类食品1 243件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产肠毒素A^E试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从生肉、熟食、生奶、及水产品中分别分离出40株(10.96%)、12株(3.13%)、34株(16.27%)及1株(1.12%)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应的产肠毒素率分别达到52.50%、58.33%、61.76%、0.00%;对青霉素、四环素、凝固酶阴性苯唑西林耐药率分别高达93.10%、49.43%、37.93%;79.31%菌株对2种以上的药物多重耐药,最多耐药种类达7种,表现出30种耐药谱。结论:扬州市食品中存在着较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潜在的危害,主要来源于生肉、生奶及熟食;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毒素能力较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提示安全应用治疗药物的重要性。
巢国祥焦新安周丽萍周晓辉朱炳炎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