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宪涛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断层解剖
  • 4篇体视学
  • 3篇断层解剖学
  • 3篇体视学研究
  • 3篇解剖学
  • 3篇WISTAR...
  • 2篇断层
  • 2篇医学教育
  • 2篇人体断层解剖...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管
  • 2篇淋巴系
  • 2篇淋巴系统
  • 2篇教育
  • 2篇教学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
  • 1篇引流

机构

  • 11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长治医学院

作者

  • 11篇张宪涛
  • 11篇栾铭箴
  • 6篇王怀经
  • 4篇刘汉明
  • 4篇刘树伟
  • 4篇李振平
  • 3篇赵斌
  • 2篇王宏宇
  • 1篇赵斌
  • 1篇苏晓萍
  • 1篇陈连壁
  • 1篇尹群生
  • 1篇王政
  • 1篇刘萍

传媒

  • 3篇解剖学杂志
  • 2篇解剖科学进展
  • 2篇广东解剖学通...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脾的形态及其应用解剖被引量:9
1990年
本文测量统计了己固定的正常脾200例,结果如下:脾的度量,测得均值。成人脾长9.70±2.68,宽6.89±1.28。厚3.5±1.18厘米;儿童脾长6.41±1.24,宽3.91±1.03.厚1.93±0.59cm.脾的外形受各种因素影响变化较大,按外形投影图分为三角形106例(53.0±3.53%)。长圆形85例(42.5±3.50%),圆形9例(4.5±1.50%),脾的切迹与分叶,前上缘切迹1个者42例(21.0±2.88%),2个者66例(33.0±3.32%)3个者47例(23.5±2.99%),4个者19例,(9.5±2.10%),无切迹者15例(7.5±1089%),后下缘无切迹者124例(62.0±3.25%)。1个者54例(27.0±3014%)。多者达3个;脾分叶者24例(12.0±2.3%),副脾在脾门处出现8个(4%)。
张宪涛栾铭箴王培怀
庆大霉素促进小鼠缺血性肾脏损害的体视学分析
1992年
应用体视学方法,对庆大霉素促进小鼠缺血性肾脏的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进行体视学计量研究,结果发现,实验各组的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认为近曲小管及远曲小管上皮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变化与缺血、庆大霉素毒性呈正相关,其体视学参数,可考虑为肾脏损害的诊断参考之一。
张宪涛王怀经栾铭箴赵斌王宏宇尹群生
关键词:庆大霉素缺血
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教学体会被引量:5
1996年
七十年代以来,超声、CT、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介入放射学及立体定向技术(γ-刀、X-刀)飞速发展并迅速普及,已成为影像学诊治的主流,而这些影像技术赖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形态学基础是断层解剖学.这样。
刘树伟刘汉明李振平张宪涛栾铭箴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CT教学
大鼠颈内动脉系的脑淋巴管前淋巴系统被引量:8
1994年
用向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墨汁,电镜下观察示踪物质(碳)的方法,研究了大鼠大脑的淋巴引流途径。结果发现在大脑毛细血管的魏尔啸-罗宾间隙,以及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的颅内段和颅外段的外膜中均有碳颗粒出现;颈深淋巴结因碳颗粒积聚而变黑,光镜下即可见碳颗粒出现于颈深淋巴结髓窦内。上述结果表明颈内动脉系血管外膜中也存在脑的淋巴管前淋巴系统,其功能为引流大脑的淋巴。
王怀经栾铭箴张宪涛王琰壁苏晓萍陈连壁
关键词:淋巴管颈内动脉
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为肝尾状叶疾病的影像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利用成人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 2 2例、矢状断层标本 14例和冠状断层标本 5例研究了肝尾状叶及其血管的断层解剖。结果 :肝尾状叶有 5面 ,在外形上可分为固有肝尾状叶 (Spigelian叶 )、腔静脉旁部和尾状突三部分。固有肝尾状叶 ,在横断面上 ,14例 ( 63.6% )伸出腔静脉后突 ,11例 ( 50 % )出现孤立乳头突现象 ;在矢状断面上 ,4例 ( 2 8.6% )下端出现分叉。在 15例 ( 68.2 % )横断层和 12例 ( 85.7% )矢状断层标本上 ,可见肝尾状叶鞘系 ,主要出现于肝门静脉左支横部层面。在断层标本上 ,可见 1~ 3支尾状叶静脉 ,大部分汇入下腔静脉肝后段的中、下份。粗大的肝右后下静脉分别见于 10例 ( 4 5.5% )横断层、4例 ( 2 8.6% )矢状断层和 1例冠状断层标本上。结论 :肝尾状叶依内部脉管构筑 ,应视为为一个独立肝段 (段 1) ,但在外形上又可分其为 3部 ;肝尾状叶切除术前 ,应用MRI或增强CT检查 。
张宪涛刘树伟刘汉明李振平栾铭箴王政王宏宇刘萍
关键词:肝尾状叶门静脉肝静脉断层解剖
正常Wistar大鼠脾器官内结构个体差异的体视学研究
1992年
本文首先采用体视学方法,取得了12只正常成年Wistar大鼠脾器官内结构的定量参数。然后对脾组织结构的个体差异进行了定量探讨。结果表明8个参数[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脾小体,缘带,白髓和缘带,支持结构,红髓等7种成份在脾中的体积密度。中央动脉在脾中的长度密度]均有显著个体差异(P<0.005)。从而首次用定量方法证明了脾器官内结构存有显著个体差异。提示脾实验形态学研究中对照组的设置要严格。
赵斌栾铭箴张宪涛王怀经
关键词:器官体视学
顺应现代影像学发展创建断层解剖学课程被引量:5
1999年
70年代以来,超声(US)、CT、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介入放射学相继崛起并迅速普及,已成为影像学诊治的主流。这些影像技术赖以诊断和介入治疗的形态学基础是断层解剖学,因此,在医药院校内开设断层解剖学课...
刘树伟刘汉明李振平张宪涛栾铭箴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断层解剖学医学教育
正常Wistar大鼠脾器官内结构构筑规律的体视学研究Ⅰ—定量参数的获得
1991年
为探讨脾器官内结构的构筑规律,本文采用先进的图象定量方法—体视学方法,对12只正常成年 Wistar 大鼠进行了研究.将脾器官内结构分为动脉周围淋巴鞘、脾小体、边缘区、红髓和支持结构(包括小梁、被膜和中央动脉)共5种成份.以上成份的体积密度(mm3/mm3)分别是:红髓0.6039±=0.0175,缘带0.2242±0.0148,动脉周围淋巴鞘0.0662±0.0053,支持结构0.0548±0.0061,脾小体0.0509±0.0050。中央动脉在脾中的长度密度(mm3/mm3)1.2076±0.1829。
赵斌栾铭箴张宪涛王怀经
关键词:体视学
正常Wistar大鼠脾器官内结构组分相关性的体视学研究
1992年
本文对12只正常成年Wistar大鼠碑器官内组分间的关系,进行了体视学参数的定量探讨。首次定量地阐明脾中动脉周围淋巴鞘的体积密度、脾小体的体积密度、白髓的体积密度、缘带的体积密度、白髓和缘带的体积密度与脾内中央动脉的长度密度均无相关(P>0.25)。白髓的体积密度与缘带的体积密度无相关(P>0.05)。小梁和被膜的体积密度与红髓的体积密度无相关(P>0.10)。这提示脾由功能上相互独立的几个组分构成,为脾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定量形态学资料。
赵斌栾铭箴张宪涛王怀经
关键词:体视学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引流研究进展
1995年
至今尚未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现淋巴管,但实验证实中枢神经系统内同样存在淋巴引流。就脑而言,其引流途径为位于脑血管外膜中的淋巴管前淋巴系统和位于脑、脊神经根周围的神经周围淋巴管。阻断脑淋巴引流的途径,将引起脑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证明脑淋巴引流对脑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王怀经张宪涛栾铭箴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淋巴引流淋巴管内皮细胞淋巴系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