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寰

作品数:32 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安徽省全椒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手术
  • 9篇肿瘤
  • 9篇外科
  • 8篇诊治
  • 7篇胆管
  • 5篇胆囊
  • 5篇切除
  • 5篇外科手术
  • 4篇手术治疗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胆囊切除术
  • 3篇诊治经验
  • 3篇诊治体会
  • 3篇治经
  • 3篇切除术
  • 2篇胆管癌
  • 2篇胆管损伤
  • 2篇胆囊癌
  • 2篇胆总管
  • 2篇动脉

机构

  • 27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安徽省全椒县...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 2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张振寰
  • 14篇何小东
  • 10篇郑朝纪
  • 9篇张建希
  • 5篇朱预
  • 4篇刘卫
  • 4篇赵玉沛
  • 4篇何晓东
  • 3篇张思源
  • 2篇钟守先
  • 2篇武世伍
  • 2篇肖毅
  • 2篇高鹏
  • 2篇李秉璐
  • 2篇刘德纯
  • 1篇吴冠青
  • 1篇孙燕
  • 1篇承泽农
  • 1篇蔡磊
  • 1篇吴德政

传媒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蚌埠医学院学...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国医刊
  • 2篇淮海医药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胃肠外科...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级医刊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普外基础与临...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囊癌诊治体会(附52例病例报道)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 1988年至 1998年 5 2例胆囊癌的病例。结果 术前诊断率 :90 3% ,其中属胆囊癌早期诊断率 2 3% (12例 ) ,总手术切除率5 5 8% ,晚期胆囊癌手术切除率 17 8%。结论 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以下特征应引起我们对胆囊癌高度注意 :(1) 5 0岁以上有反复发作的胆囊炎 ,胆囊结石病史 ;(2 )先天胆道畸形者 ;(3)胆囊壁局限性增厚 ,囊壁不规则 ;(4)胆囊腔内大于 1cm息肉样病变 ,不规则 ;(5 )胆囊萎缩 ;(6 )胆囊内的占位不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 ;(7)区域淋巴结肿大。
何晓东赵玉沛高鹏郑朝纪张振寰张建希
关键词:畸形胆囊切除术早期诊断率
119例小肠憩室的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6
2000年
何小东马恩陵唐伟松王炜张振寰张思源
关键词:小肠憩室预后
KAI1/CD8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中KAI1/CD8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83例LSCC组织和20例正常喉组织中KAI1/CD82的表达情况。结果:KAI1/CD82在正常喉组织和L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0.0%和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LSCC组织分化程度高、无淋巴结转移、临床Ⅰ~Ⅱ期者的KAI1/CD82阳性率均高于组织分化程度低、有淋巴结转移、临床Ⅲ~Ⅳ期者(P<0.05~P<0.01),而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位置的LSCC者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I1/CD82参与了LSCC组织的侵袭及转移,早期检测KAI1/CD82的表达可作为临床判断LSCC组织侵袭、转移的指标之一。
张振寰吴礼高武世伍
关键词:喉肿瘤鳞状细胞癌KAI1/CD82免疫组织化学
骶前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8例报告)被引量:18
1994年
骶前间隙肿瘤比较少见,作者医院从1980年至1991年共收治这类肿瘤28例,多数为先天性类型(上皮样囊肿,畸胎瘤和脊索瘤),9例无症状,经查体肛门指检发现。B型超声和CT对骶前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本组肿瘤完全切除者23例,部分切除者2例。作者对骶前肿瘤的诊断和外科处理进行了讨论。
郑朝纪张振寰张建希
关键词:骶前肿瘤外科手术
CD13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表达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表达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plus法检测68例PTC组织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CD133和ERK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和PTC组织中,CD133和ERK1的阳性率分别为10.0%与50.0%和12.5%与63.2%,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33的表达水平在PTC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TC组织的分化越差,淋巴结发生转移及临床分期越高,ERK1的阳性率亦越高(P〈0.01)。CD133与ERK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CD133和ERK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PTC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早期联合检查CD133和ERK1对PT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均有临床意义。
张振寰王丹娜武世伍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CD133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肿瘤干细胞
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
1995年
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意义张振寰,钟守先我国是胃癌高发区之一,每年死于胃癌人数约为16万,居各种癌症之首。由于诊断水平的提高,我国早期胃癌的发现率由七十年代前的10%左右上升至目前的20%~30%[1],加之治疗技术的改进,我国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也由七十...
张振寰钟守先
关键词:早期胃癌生存率发现率术后5年胃癌术后
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胆囊隆起性病变中息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临床特点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总结325例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良性病变共308例,其中胆固醇息肉278例,其他类型息肉5例,腺瘤25例;恶性病变17例,其中腺瘤恶变 2例,腺癌15例。息肉、腺瘤和腺癌组中年龄超过50岁的分别占36.0%、32.0%和82.4%,B超显示平均直径分别为8.5 mm、11.7 mm和31.1 mm,低回声分别占1.5%、0和52.9%,单发病灶分别占 42.9%、68.0%和100%。结论息肉、腺瘤和腺癌三者之间在年龄、B超形态学改变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年龄,病变直径、数目、部位和B超回声表现可作为鉴别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的根据。
刘务华何小东张振寰刘卫李秉璐赵玉沛
关键词:胆囊疾病息肉腺瘤腺癌
隐匿性并复发性小肠出血的外科诊治经验被引量:3
2001年
何小东陶伟郑朝纪张振寰张思源
关键词:小肠出血外科手术隐匿性复发性
胃淋巴瘤的诊治经验——附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探讨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6 例胃淋巴瘤病例。结果 在本组资料中,病理分期(Arbor 标准)为ⅠE 期15 例,ⅡE 期7 例,ⅢE 期8 例,ⅣE 期6 例;术前误诊率为22-2% ,手术切除率为72-2% 。手术加化疗5 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7-4% ,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2-1% ;单纯化疗时高度恶性胃淋巴瘤5 年生存率仅为17-6 % 。结论 早期诊断、切除胃的原发病灶加术后联合化疗是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生存率的主要因素。
何小东刘洪生张振寰张思源朱预
关键词:胃淋巴瘤肿瘤手术治疗化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与体会被引量:18
2001年
我国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自1991年开展以来,得以迅速推广,该术式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现就我院1993年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所取得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我院于1993年2月至1999年11月期间共施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660例,男性348例,女性1*!312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86岁.胆囊结石1*!619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15 mm)36例.有下腹部手术史者234例,有上腹部手术史者18例.1*!614例(97%)采用三孔式腹腔镜手术.
郑朝纪何小东肖毅张振寰张建希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式适应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