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朝纪

作品数:44 被引量:295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手术
  • 13篇胆囊
  • 12篇肿瘤
  • 12篇外科
  • 10篇胆管
  • 10篇诊治
  • 9篇切除
  • 9篇囊肿
  • 8篇外科手术
  • 7篇胆囊切除
  • 7篇切除术
  • 6篇胆囊癌
  • 6篇胆囊切除术
  • 5篇外科治疗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5篇腹腔镜胆囊
  • 5篇腹腔镜胆囊切...
  • 4篇胆道
  • 4篇甲状腺

机构

  • 4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44篇郑朝纪
  • 23篇李秉璐
  • 22篇何小东
  • 14篇刘卫
  • 14篇吴昕
  • 13篇洪涛
  • 12篇张建希
  • 12篇赵玉沛
  • 10篇张振寰
  • 9篇徐协群
  • 3篇朱预
  • 3篇何晓东
  • 3篇张思源
  • 2篇康维明
  • 2篇何桂珍
  • 2篇肖毅
  • 2篇杨宁
  • 2篇蒋朱明
  • 2篇廖泉
  • 2篇王秀荣

传媒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3篇200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胆囊癌诊治体会(附52例病例报道)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 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 1988年至 1998年 5 2例胆囊癌的病例。结果 术前诊断率 :90 3% ,其中属胆囊癌早期诊断率 2 3% (12例 ) ,总手术切除率5 5 8% ,晚期胆囊癌手术切除率 17 8%。结论 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以下特征应引起我们对胆囊癌高度注意 :(1) 5 0岁以上有反复发作的胆囊炎 ,胆囊结石病史 ;(2 )先天胆道畸形者 ;(3)胆囊壁局限性增厚 ,囊壁不规则 ;(4)胆囊腔内大于 1cm息肉样病变 ,不规则 ;(5 )胆囊萎缩 ;(6 )胆囊内的占位不随体位的改变而移动 ;(7)区域淋巴结肿大。
何晓东赵玉沛高鹏郑朝纪张振寰张建希
关键词:畸形胆囊切除术早期诊断率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56例诊治经验被引量:19
2000年
何晓东郑朝纪张振寰张建希朱预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先天性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02年
何晓东张振寰郑朝纪赵玉沛朱预
关键词:医源性胆管损伤外科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癌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长期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胆囊癌患者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52例仅行了LC的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2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67±12)岁。52例患者均因胆囊占位、胆囊结石等原因行LC治疗。有23例患者为术后意外胆囊癌,有29例患者术前或术中即诊断为胆囊癌。11例T1a期术后意外胆囊癌患者接受密切随诊,其余41例患者因高龄、基础疾病重、自身意愿等原因拒绝行根治性手术。52例患者的LC均顺利完成。术后5例患者发生了Clavien-DindoⅠ级并发症。52例患者随访(40.2±33.8)个月,随访期内有31例患者死亡,有21例仍存活;相较于存活患者,死亡患者的年龄更大、住院时间更长、肿瘤分期更晚(P<0.050),T1a期患者的生存期要显著优于T1b及以上分期患者(113.5个月比39.6个月,P<0.001)。结论LC在T1a期胆囊癌患者中可达到根治效果,同时因LC手术操作安全、术后并发症少,还可使部分特殊患者达到追求术后生活质量的要求。
吴昕洪涛李秉璐郑朝纪刘卫何小东
关键词:胆囊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后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代谢效应被引量:20
1994年
对比术后病人应用肠外(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内(enteral nutrition,EN)营养支持的代谢效应。20例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对照组)及肠内营养组(研究组)。于手术后第5~11天给病人以传统的标准肠外营养或肠内营养剂爱伦多(Elental)支持。结果:(1)对照组病人的体重下降2.8±0.2kg,研究组病人的体重下降2.1±0.3kg,两组之间有差异(P=0.09)。(2)对照组的累积氮平衡+105.2±9.2mg·kg^(-1)/7d,研究组的累积氮平衡+184.8±33.2mg·kg^(-1)/7d。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3)。(3)血清谷氨酰胺(glutamine)的变化,对照组术前为630±20mmol/L,术后为594±26mmol/L,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55)。(4)血清亚油酸(linolicacid)的变化,对照组术前为101.4±37.7ug/ml,术后116.1±11.2ug/ml,术后血清亚油酸无显著性差异(P=0.65)。研究组术前为151.9±31.2ug/ml,术后101.2±16.5ug/ml,术后有降低,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11)。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给予肠内营养爱伦多支持比传统的标准肠外营养支持有较好的代谢效应,但必需脂肪酸的补充量尚嫌不足。
蒋朱明王秀荣郑朝纪李泽坚张健希任华葛峰何桂珍杨乃发舒红张思源李德敏李珞吴蔚然
关键词: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胆管扩张症术后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胆管扩张症患者在术后近期和远期发生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10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21例胆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17.4%),女性100例(82.6%),年龄(40.5±15.3)岁(范围:18~80岁)。将术后30 d内发生的胆道感染定义为近期感染,超过30 d发生的胆道感染定义为远期感染。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胆管扩张症术后发生近期和远期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21例胆管扩张症患者中,TodaniⅠ型85例(70.2%),Ⅲ型1例(0.8%),Ⅳ型32例(26.4%),Ⅴ型3例(2.5%)。随访时间(55.2±28.6)个月(范围:1~101个月)。分别有18例和37例患者发生术后近期和远期胆道感染。18例患者发生除胆道感染外的术后并发症,其中腹水6例,胆瘘4例,胰瘘和胃排空延迟各2例,胸腔积液、腹腔感染、伤口不愈合和胰腺炎各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胆道感染病史、是否行肝门部吻合和Todani分型是近期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术后并发症是远期胆道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行肝门部吻合(OR=6.228,95%CI:1.884~20.586,P=0.003)和术前胆道感染病史(OR=3.701,95%CI:1.137~12.043,P=0.030)是近期胆道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年龄是否≥45岁(OR=2.261,95%CI:1.004~5.093,P=0.049)和术后并发症(OR=3.131,95%CI:1.094~8.958,P=0.033)是远期胆道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行肝门部吻合和术前有胆道感染病史与胆管扩张症术后发生近期胆道感染相关;年龄是否≥45岁和术后并发症与胆管扩张症术后发生远期胆道感染相关。
吴昕李秉璐郑朝纪刘卫洪涛
关键词:胆道疾病胆总管囊肿胆管扩张症胆道感染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治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治原则。方法回顾研究34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良性息肉共328例,包括胆固醇性息肉234例、单纯腺瘤74例;恶性息肉14例,包括腺癌10例、腺瘤恶变4例。有症状者247例,占72.2%。恶性息肉中年龄大于50岁者占78.6%,息肉最大径大于1cm者占91.7%,息肉为单发者占100%;而在非恶性息肉中分别为29.9%、13.2%、4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结论胆固醇性息肉、腺瘤、腺癌是3种最常见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对于有症状者应行手术治疗。年龄大于50岁、最大径大于1cm的单发息肉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对于无症状者,应综合分析、考虑手术。
李小毅郑朝纪陈杰张建希
关键词:息肉样病变胆囊
骶前肿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8例报告)被引量:18
1994年
骶前间隙肿瘤比较少见,作者医院从1980年至1991年共收治这类肿瘤28例,多数为先天性类型(上皮样囊肿,畸胎瘤和脊索瘤),9例无症状,经查体肛门指检发现。B型超声和CT对骶前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本组肿瘤完全切除者23例,部分切除者2例。作者对骶前肿瘤的诊断和外科处理进行了讨论。
郑朝纪张振寰张建希
关键词:骶前肿瘤外科手术
先天性胆管囊肿73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郑朝纪刘卫
关键词:先天性胆管囊肿病因
原发性胆囊癌69例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8
2001年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经验 ,探讨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 1986~ 1999年收治的 6 9例胆囊癌病例资料。本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Ⅰ期 4% ,Ⅱ期 7% ,Ⅲ期 15 % ,Ⅳ期 17% ,Ⅴ期 5 7%。 6 8%的病例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术前诊断率 84% ,B超和CT是提高诊断率的重要手段。手术切除率 49% ,长期存活者仍以Ⅰ、Ⅱ期病例为主 ,单纯胆囊切除术即可获得良好的存活率 ,3年为 10 0 % ,Ⅲ期病例术后的 2年存活率为 5 0 %。结论 手术是治疗Ⅰ、Ⅱ、Ⅲ期病例的首选方法 ,手术能使Ⅳ、Ⅴ期患者的短期存活率稍有延长 ,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无症状胆囊结石和隆起样病变患者 。
郑朝纪何小东肖毅张振寰张建希
关键词:胆囊肿瘤外科手术术式生存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