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卫

作品数:87 被引量:538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6篇胆囊
  • 23篇胆管
  • 16篇手术
  • 16篇肿瘤
  • 14篇切除
  • 11篇胆管癌
  • 10篇外科
  • 10篇细胞
  • 10篇囊肿
  • 9篇预后
  • 9篇切除术
  • 9篇病理
  • 8篇胆囊癌
  • 8篇粘膜
  • 8篇结石
  • 8篇肠粘膜
  • 7篇胆囊结石
  • 7篇胆囊切除
  • 7篇胆囊肿瘤
  • 6篇诊治

机构

  • 87篇北京协和医院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积水潭医...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市和平里...
  • 1篇哈佛医学院

作者

  • 87篇刘卫
  • 59篇何小东
  • 32篇洪涛
  • 19篇李秉璐
  • 15篇武峤
  • 15篇于岚
  • 14篇曲强
  • 14篇蒋朱明
  • 14篇郑朝纪
  • 10篇舒红
  • 9篇徐协群
  • 9篇蔡磊
  • 9篇赵玉沛
  • 9篇陶连元
  • 7篇刘长征
  • 6篇李静静
  • 6篇陈松森
  • 6篇吴昕
  • 5篇刘跃武
  • 4篇张太平

传媒

  • 1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0篇中华肝胆外科...
  • 9篇中华普通外科...
  • 7篇基础医学与临...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国临床营养...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成年人血浆肉毒碱水平和日尿肉毒碱排出量测定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测定健康成年人血浆肉毒碱水平及日尿肉毒碱排出量,为研究疾病状态下肉毒碱代谢改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给予40名健康成年人(男、女各20名)标准饮食,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空腹血浆总肉毒碱(TC)、游离肉毒碱(FC)和乙酰肉毒碱(AC)水平及日尿TC、FC和AC排出量。结果血浆和尿液肉毒碱测定的变异系数在9.1%以下,偏差不超过5.6%,标准曲线的相关强度r2≥0.999。给予健康成年人标准饮食后,男性血浆TC、FC和AC水平眼(53.1±8.5)、(41.2±6.1)、(6.2±0.6)μmol/L演高于女性眼(45.4±5.6)、(35.2±4.9)、(5.7±0.7)μmol/L演(P=0.002、0.002、0.035);男性日尿TC、FC和AC排出量眼穴386.1±22.9雪、穴180.5±31.8雪、穴33.8±3.3雪μmol演高于女性眼穴240.1±35.6雪、穴112.7±22.6雪、穴29.3±4.3雪μmol演穴P<0.0005、<0.0005、<0.0005雪。空腹血浆TC、FC和AC水平及日尿TC、FC和AC排出量均与机体瘦体重有关穴r=0.501~0.856雪。男性血浆穴TC-FC雪/FC比值为0.29±0.05,女性为0.29±0.04。结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肉毒碱水平和日尿肉毒碱排出量,其重复性好,回收率高。给予健康成年人标准饮食后,空腹血浆肉毒碱水平和日尿肉毒碱排出量均与机体瘦体重呈正相关。
牛玉坚蒋朱明舒红李春风刘卫姚国相江骥李井泉Longo A
关键词:肉毒碱健康成年人
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32例分析
2023年
目的 探讨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方式和外科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32例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获得随访病人的预后不同,比较分析生存与死亡病例的临床及预后资料。结果 32例病人中,27例接受手术切除治疗,3例接受手术活检,2例接受肝穿刺活检。有4例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分级Ⅰ级和Ⅱ级各2例。所有病人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12.0±6.0)d。在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27例病人中,神经内分泌瘤5例,神经内分泌癌15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7例。截至2023年7月,31例病人获得随访,1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3(8,29)个月。31例获得随访病人的1、2和3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2.5%、53.4%和48.1%;26例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病人的1、2和3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1%、57.8%和52.0%。31例获得随访病人的1年累积无瘤生存率为40.0%。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病人中,死亡病人的Ki-67指数高于生存病人(P=0.039)。结论 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总体预后欠佳。Ki-67指数与预后可能有关。
吴昕李秉璐郑朝纪何小东刘卫洪涛
关键词:胆囊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累积生存率
109例成人型胆管囊肿的诊治经验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成人型胆管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总结胆管囊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09例成人型胆管囊肿的病例,总结病例特点。109例中男女之比为1:3.8。平均年龄32.8岁。I型78例,Ⅳa型26例,V型5例,没有Ⅱ、Ⅲ型病例。结果成人型胆管囊肿临床表现以右上腹不适或疼痛占大多数,共100例(91.7%),其次为寒战、发热等发作性胆管炎症状。30例(27.5%)有过胆道系统手术史,26例初次手术在2000年前施行。B超结合MRCP是确诊的主要手段。94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重建术,4例因肝内病变局限于左肝加做左肝外侧段切除术。4例囊肿恶变。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近期并发症有胰瘘、膈下脓肿。后期并发症主要是发作性胆管炎、吻合口狭窄和肝内胆管结石。结论成人型胆管囊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右上腹痛或不适最为多见。B超是初查的主要手段,为明确诊断、了解胆管囊肿分型和累及范围可首选MRCP。胆管囊肿理想的手术方式是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wY吻合重建术。
刘卫何小东郑朝纪李秉璐洪涛赵玉沛
关键词:胆管囊肿外科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从1983年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并经外科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的4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占同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的2.02%(48/2378),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3.03%(48/1584)。手术方式包括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31例)、患侧全切对侧大部切除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6例)、双侧全切及淋巴结清扫术(11例)。术前超声诊断阳性率为61.3%,甲状腺核素显像的诊断阳性率为62.5%;48例患者中获随访40例,时间1~2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30.5个月。随访中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病例,2例患者术后第二年出现肺、骨转移。结论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对于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隐匿癌和微小癌的临床诊断较困难,多于手术后病理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预后较好。
李秉璐郑朝纪刘卫徐协群刘跃武高维生连小兰赵玉沛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
全内脏转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被引量:7
2012年
先天性内脏转位(situsinvm、SUS,SI)在新生儿的发生率为1:20000~1:5000,因其脏器位置与正常相反,左右易位,故又称镜面人。观将2012年4月我科1例全内脏转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报道如下。
张念荣曲强何小东洪涛刘卫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内脏转位发生率新生儿
延迟发现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延迟发现的胆胰肠结合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手术治疗5例胆胰肠结合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均为延迟发现(损伤后24h)的患者,其中4例为ERCP或EST+内支架植入术后造成胆胰肠结合部损伤,1例为车祸伤致十二指肠穿孔。结果经保守治疗24~72h,腹膜炎症状未减轻,急诊行手术。3例行胃、胆管和空肠三造瘘术,1例腹痛减轻,逐渐痊愈;2例因MODS于术后5~6周死亡。2例行十二指肠完全憩室化手术,术中结扎胆总管下段和幽门,修补十二指肠置T管和胃、空肠造瘘,腹膜后冲洗引流,6~7个月后再次重建消化道,行胆肠和胃空肠Roux—en—Y吻合,效果良好。结论对于穿孔时间长、腹腔感染严重的患者,十二指肠完全憩室化是一种可考虑的选择。
张宁刘卫蔡磊何小东
关键词:胆胰肠结合部
CT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引流在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徐协群郑朝纪李秉璐洪涛刘卫何小东李晓光杨宁赵玉沛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胆囊造瘘
正常国人乳果糖和甘露醇排出率比值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利用乳果糖(Lactulose,L)和甘露醇(Mannitol,M)测定肠粘膜通透性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目前尚无正常国人乳果糖和甘露醇排出比值的资料。本研究目的为测定正常国人口服乳果糖、甘露醇后尿中的排除率比值(L/M)。方法用带脉冲电化学检测器的高压液相仪(HPLC-PED)分别测定60例健康志愿者口服以往剂量(乳果糖10g、甘露醇5g)和小剂量(乳果糖2g、甘露醇1g)测试液后,尿中的乳果糖和甘露醇浓度。计算乳果糖和甘露醇排泄率及其比值。结果在以往剂量试验中,甘露醇和乳果糖6小时尿中的排出率分别为9.40±2.3%(6%~13.1%)和0.2%±0.10(0.10~0,4%)。L/M比值为0.026±0.006(0.019~0.036)。在小剂量试验中,甘露醇和乳果糖6小时尿中的排出率分别为21.0%±4.2%(15.7%~26.5%)和0.8%±0.30(0.40~1.20)。L/M比值为0.036±0.008(0.028~0.052)。甘露醇和乳果糖的CV值分别为1.61%和3.52%。甘露醇和乳果糖的回收率分别为101.12%±3%和98.4%±3%。结论应用HPLC-PED方法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可减少乳果糖和甘露醇的用量,降低了副作用的发生率,更利于临床应用。测量乳果糖、甘露醇排除率比值反映肠粘膜通透性,是临床实用的方法。
刘卫蒋朱明舒红
关键词:乳果糖甘露醇排出率肠粘膜
克罗恩病稳定期患者肠黏膜通透性评估
目的探讨临床稳定期克罗恩病(CD)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方法随机从35例临床综合确诊的 CD 患者中,依据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结肠镜表现和 CD 活动指数(CDAI)确定临床稳定期的 CD 患者17例。每位患者口服小...
朱峰刘卫钱家鸣王秀荣蒋朱明
文献传递
IgG4相关性疾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一例被引量:3
2016年
患者男,55岁。因进食油腻食物后反复腹上区疼痛6个月于2014年12月15日收入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2014年6月,患者开始出现进食油腻食物后反复腹上区疼痛。当地医院考虑急性胰腺炎,但未发现明确诱因。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反复发作。
刘乔飞李小毅王文泽刘卫何佳凝何小东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甲状腺乳头状癌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